论紫砂壶“行云戏水”的工艺技巧和文化蕴涵

2021-04-20 07:52罗龙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行云水壶宜兴

罗龙梅

中国陶都,陶醉天下。宜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置,天目山余脉从南部穿越而过,东面濒临浩瀚的太湖水域,正是这样的山水相依,孕育了得天独厚的紫砂原矿。关于发现紫砂的故事,还有着“始陶异僧”的传奇,直到今天依然被广为传颂,故事的大概内容其实就是讲述了一位外地来的僧人带领大家找到了紫砂原矿之后原地消失,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如今的大水潭塑造雕塑以纪念,也让我们铭记了“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教诲。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珍惜这比珠宝玉石还要珍贵的紫砂泥料,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把其貌不扬、灰头土脸的紫砂演绎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精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行云戏水壶》是一把设计非常巧妙,做工非常精良的实用器,在我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把古代龙的形态和纹饰的装饰运用其中,希望可以呈现一种龙行天下的美好寓意,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体验。此壶壶身如同古代的青铜制器一样,饱满圆润,壶底置三足,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衬托出比较丰富的层次感。壶嘴自然胥出,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线条流畅,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壶钮的设计参考了古代玉龙的形态特征,盘旋于壶顶,栩栩如生,非常的灵动自然,与此同时,壶身的卷草纹装饰,可以看作是水浪的波纹,也可以看作是祥云的纹饰,和龙的形态搭配得相得益彰。众所周知,紫砂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塑性非常的强,可以充分地发挥出作者想要表现的艺术设计和思想情感,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行云戏水壶》的设计创意,就是通过壶钮龙形的设计和壶身抽象的水纹、祥云纹饰,把龙或者在天空飞翔、或者在水中潜行的姿态展示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龙,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元素和辨识度的图腾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注释。从远古时代开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许多现象诸如风雨、雷电、山火、洪水等等自然现象和灾害无法解释,总觉得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于是他们就在脑海之中结合了动物的形态和超能力的力量之后,衍生出来龙的形象,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龙被赋予了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和可以变幻莫测、行云布雨等等本领的神物,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再后来皇帝也自称“真龙天子”,我们国人也用“龙的传人”来自称,由此可见龙在我们心目之中的重要地位。唐代诗人阎朝隐在《奉和登骊山应制》中写道:“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把我们对于龙的印象抽象地概括出来,在后来的艺术作品之中,以龙为题材的书画、绘画作品也非常之多,在紫砂的造型艺术之中,也有诸如“鱼化龙”等非常经典的作品,迄今依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更不用说陶刻装饰中龙的题材的多样化和广泛性。我的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行云戏水壶》就是在全力保留紫砂壶冲泡茶叶的实用性的同时,把龙抑或仰观、抑或俯察等待时机的那种姿态和我们对于龙的理解和期待注入壶中,在把玩欣赏之间,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文化蕴涵。

结语:在紫砂艺术的发展历史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的艺术形式,都与紫砂这种非常稀有的材质统和起来,创造出非同一般、惊艳世人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宜兴的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兼容并包地吸纳了许多外地来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陶刻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使得紫砂的品类越来越丰富,装饰手法越来越全面,形成了今天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并且永远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行云水壶宜兴
行云曲
宜兴釉陶
借水壶
庄向星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语句转换
变成洒水壶的男孩
校园四格漫面第三弹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