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全手工“提梁南瓜”壶的创作过程与蕴涵

2021-04-20 07:5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花器匠人紫砂壶

张 凯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其中花器最具特色,花器也称之为花货,一般都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生物形态作为灵感创作壶型,然后在外观造型上加以雕刻装饰,花器与光器还有筋纹器被称作是紫砂壶的三大主流造型,从古至今都深受爱壶人士的喜爱和青睐,经过5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与变化,花器依旧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紫砂艺术的发展是紫砂技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沉淀。花器类的紫砂壶一般都是用自然界的动植物来作为元素。这把提梁南瓜顾名思义就是用了南瓜为设计元素,把壶体做成南瓜的样式,在筋纹装饰的基础上再加以捏塑装饰,画面塑造得灵动有趣,加上提梁握把,整器沉稳大气。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整体壶型造型是一个扁圆瓜形,一捺底,壶体线条、块面转折过渡流畅,从壶盖到壶底被筋纹线分成了八等分的八个筋囊块面,这是为了更加突出南瓜的成熟与饱满的状态;壶钮是南瓜蒂样式,盖面的筋纹通体贯穿,随意调换角度盖入都可以严丝合缝,口盖之间紧密相连,气密性极佳;提梁造型别致,一前一后粗细不规则的圆形藤茎,造型别致,舒展中又显绵柔,刚柔并济,提梁前藤茎蔓延到壶面前肩,活灵活现的南瓜藤叶包裹住壶嘴,壶嘴与提梁也互相呼应,点明主题,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壶在提梁的设计上比例设计恰到好处,端握舒适、形意相融,继承传统经典的技法又结合自己的想法把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壶以形式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紫砂南瓜壶这一造型最一开始是出现于明朝,传说是陈子跬创作出来的,再由他的儿子陈鸣远将这一壶形发挥到了创作的极致,正所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新了新的紫砂工艺的风格,把紫砂仿生器和雕塑器的优良之处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外观生动形象,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修养也极具意味。南瓜壶是比较难的壶形,一般都要有很扎实的传统技艺的民间高手全手工制作而成,提梁南瓜更是极难制作的壶形,壶面的南瓜叶装饰得惟妙惟肖,仿佛身临其境,塑造的细节部分也是可圈可点。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壶的壶身是由南瓜的茎、叶、藤还有果实组合而成的,每个部分雕刻细致,环环相扣,极其繁琐,整体壶面表现得自然灵动,极富有创意,在复杂中又见条理。紫砂花器一般都是艺术价值大于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的,但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不相上下,可见紫砂匠人在制作这把壶时付出的经历与心血。

紫砂花器类的紫砂作品都是历代紫砂匠人们薪火相传、承前启后孕育出来的结晶。在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社会和谐、科技发达,生活美好,紫砂匠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与心情,能创造出更多适应当代人们所需要的紫砂工艺品,相同造型的作品下,不同的匠人制作出来的作品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和不同的风格特征,虽然在造型上可以做到相似,但是一把壶的“形、神、气、态”要做到完全相同就不可能了,不同的紫砂匠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生活,善于发现和创造才是新时代的艺术形式。这把全手工“提梁南瓜”尽显了田园情趣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是一种具像的艺术效果和意象的美学韵律。同时也借南瓜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希望有好运发生,为生活更添精彩和情趣。

在当代时代社会下不仅要学习临摹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还要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情感的紫砂作品,把紫砂艺术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让每一件紫砂作品都能拥有自己的艺术灵魂。

猜你喜欢
花器匠人紫砂壶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青年匠人
汽车匠人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