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作品“阳春三月”的创作及评析

2021-04-20 07:5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阳春茶壶紫砂壶

李 利

宜兴紫砂壶的历史传承了数百年,明清两代是紫砂壶发展的高峰,凭借独特的材质,上乘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容,逐步成长为中国陶瓷艺术乃至是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紫砂壶一贯给人的外观感受是古朴、简洁、流畅及雅致,与低调的外观相匹配的是其制作工艺的严谨、细致和精湛。紫砂壶有着系统化的工艺流程,在当下已然发展成一整套从原料获取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上下游分工明确,如同一条生生不息的流水线,不过与工厂流水线所不同的是,紫砂壶并非是那种一成不变的产品,创新是紫砂壶艺术生生不息的源头,正是由于有着不断的创新,整个紫砂行业才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滚滚向前。

严格意义上来说,单纯的形体变化并不能说是创新,在紫砂壶诞生以后的历史时光中,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创作的尝试,很多想法,念头,题材,经过一代代的揣摩衍变,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说熟知的紫砂壶形态,从中可以发现,紫砂壶的创新并不是 一蹴而就的,不是说诞生了一把过去没有出现过的茶壶就叫创新,它需要获得时间的承认,只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作品才具有推动整个紫砂行业前进的能力,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双手制作的技艺,更多的是需要文化与技艺的整合。

紫砂作品“阳春三月”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尝试一样,是一次全新的整合。这把壶以时令季节作为创作的主题,用泥绘的形式描绘了一幅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象,其中最为巧妙的设计在于其情景的色彩与茶壶本身的造型结构装饰结合在了一起,用尽可能少的装饰手法,完整的塑造出主题所需要的具象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泥绘技法本身的装饰表现,呈现出一幅生动,活泼,引人遐想的美妙画卷。

在具体的制作中,这把壶充分考虑到“阳春三月”所处时间的种种特点,在配色上采用了自然相交的黄色,这是植物枯黄的色彩,是自然生灭凋零中必不可少的颜色,同时这也是焕发新生的色彩,是新绿诞生前的外衣,这样的配色非常符合对应的创作主题。同时,简洁顺畅的壶体制作维持了紫砂壶一贯给人的印象,圆柱形的壶身带着几分拙朴,上下线条的圆润把握使其少了几分僵硬,多了顺畅,嵌盖无肩的形体设计直接将壶钮与壶身连缀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壶钮上的明黄装饰与壶身整体产生了联系,斜削的钮尖,如同一截树身,搭配绕身的不规则黄色饰泥又如同远山的背景,这样的装饰手法还同时存在于壶流和壶把的根部,形成一种仿佛是剥落树皮形象效果,而在壶面上,从壶流根部延伸出来的贴塑构成了杨柳的枝杈,在这枝杈梢头一根根的柳絮向下垂落,不远处翩飞的雨燕欢快而迅捷,整个画面仿佛定格在这一瞬间,又仿佛即将一闪而过,装饰的生动性在这件作品上体现的十分强烈。

紫砂作品“阳春三月”跟单纯模仿自然的作品不同,它将自身整体融合成为了所要塑造情景的一部分,以壶面的贴塑装饰为核心,茶壶的结构逐渐向外展开,紫泥烧制以后形成的较深的壶色在明黄的搭配下虚化成为了一抹深沉的背景,在阳春三月的季节里,代表了还不那么强烈的阳光,代表了即将充满复苏气息的大地、湖水与天空,在这把壶上装饰的塑造非常的简洁,几乎没有交代过多的背景元素,仅仅是营造了杨柳与雨燕这两对生灵之间的互动,而恰恰是如此的简便,给予了人后续众多的想象空间,春雨时节每一年都会到来,但每个人心中又有着各自独属于自己的阳春三月,在紫砂作品“阳春三月”中,创新与传承,精神与现实,就这样完美的相互交融。

结语:近些年来,随着紫砂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传统紫砂工艺的研究也越发的深入,技艺打磨也更为精细,只是过于追求细节的紫砂工艺往往会落入舍本琢末的歧途,传统紫砂艺术的传承并不仅仅是工艺的极致,更多的是在有限的工艺条件下做到文化艺术表现的极致。我们需要不拘一格,跳出单纯追求工艺美的束缚,用更新的思想融合技法、装饰等等的内容,创作出全新且别具一格的紫砂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阳春茶壶紫砂壶
夏日阳春红艳艳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阳春画面石欣赏
朱梅朵朵,妆点寿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