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龙凤呈祥》中的壶之道

2021-04-20 07:5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人雅士壶嘴泡茶

蒋 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喝茶本是一件自得其乐、无关雅俗的平凡事。村里百姓每日忙忙碌碌,烂煮牛饮才酣畅淋漓;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忧虑多思,慢烹细嚼才不负山水。但若非要细细斟酌,品尝纯正自然的滋味,体会禅茶一味的风骨,从用水到品尝倒也是值得讲究的功课。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虽是日常琐事,却能从诗意盎然的煎茶意境中感受到煎茶时的惬意浪漫、舒适恬淡。

目前人们泡茶首选的茶具是紫砂壶,这是一种集实用与欣赏、功能齐全、极具艺术性的泡茶器皿。用紫砂壶泡茶最能展现茶的优势、香气、滋味、口感等,可以带给人们最纯正、最舒适的品饮体验。紫砂壶以宜兴紫砂最为正宗,这里的茶壶都是以丁蜀镇的原矿紫砂泥制作,有着与生俱来的材质优势,这是其他地方的陶泥都无法比拟的。宜兴紫砂壶的泥料中含有石英、粘土、氧化铁等成分,石英颗粒大,使得紫砂壶烧制后有较高的气孔密度,可以吸附茶香;粘土使得紫砂泥可塑性强,艺人可以在壶器上稳定地进行艺术创作;氧化铁成分烧制后使得紫砂壶的颜色丰富多彩,极具艺术性……总之,紫砂壶的泥料非常特殊,它带来的好处和优势也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尽。但是紫砂壶泡茶,茶香壶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因此爱茶之人、爱壶之人对紫砂壶都是趋之若鹜、爱不释手。

壶为茶服务,一把好壶懂得茶的工序和品目,懂得如何发挥茶的优势。同样,壶也在慢慢地懂人,懂得怎么展现自己可以让人赏心悦目,懂得如何去丰富人们的心灵。一把壶从注入沸水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律动,茶叶在这律动中释放茶香和茶甘。而茶壶泡出的茶汤则滋养着你和我,我们从壶中汲甘泉,瀹芳铭,从沉稳的壶体中。从沉浮的茶叶中体会到饮茶品壶的乐趣。

古今中外,文人雅士也酷爱饮茶品茗,不过他们喝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解闷。在彻夜苦读和百思不得其解、迷惑困顿之时,品茶可以使人神清气爽、振奋精身。此时,茶温暖的不仅是口腹还有心灵。于是文人们在品茶之余又多了一项爱好——赏壶。

第一个做紫砂壶的文人要数大文豪东坡居士了。相传他在外放途中经过蜀山脚下,过着“采菊东篱下”的舒适日子,每日吃茶、研究美食,乐哉乐哉。但是当时的煮茶器皿还比较粗糙,于是苏轼自己制作了一把紫砂壶专门用来煮茶,这就是历史上的东坡提梁。之后在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上,很多文人都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制作与创新中,为后人留下了无数传承的经典。紫砂壶也因为有文人雅士的参与而多了几分文人属性,这也为后来紫砂壶加入艺术品行列做了厚实的铺垫。

现代紫砂壶,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优良的使用功能和一定的文化价值。以《龙凤呈祥》为例,作为紫砂壶中的精品,凭借自身的造型语言以及深刻的龙凤吉祥文化,直接抒发了作品的艺术性,我们通过作品的外观造型,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紫砂壶的使用属性,以及文化属性。首先《龙凤呈祥》作品中壶的各个部位包括壶嘴、提梁、壶盖、壶钮都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高度统一。壶嘴的出水流畅、提梁的执握趁手、壶盖的周转不滞、壶钮的便于拿捏等都是一把优秀的紫砂壶必须具备的元素。在欣赏这把紫砂壶时 ,我们还能直观地欣赏到壶中引入的“龙凤呈祥”概念。无论是龙首做成的壶嘴,还是凤首做成的壶钮,还是壶身上精美的陶刻,作者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吉祥的氛围和美好的祝福。紫砂壶的文化价值也随之体现了出来。

壶之道,就在于它在小小的方寸之地上尽情展现着自己的“道”。作为功能齐全的泡茶用具,紫砂壶兢兢业业地恪守着自己的茶具之道,以壶润茶,以茶润人,让人可以品茗到甘美的香茶。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艺术品,紫砂壶以自身为“器”,传递着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一把紫砂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明白我们的传承之伟大。紫砂壶在不经意间,践行着自己的功能作用,就如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在努力奋斗着一样。他们看似不起眼,却撑起了我们头顶的蓝天白云。

猜你喜欢
文人雅士壶嘴泡茶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知“竹”常乐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