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清泉竹影》的淡然壶韵

2021-04-20 07:52陆界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竹影泥料竹节

陆界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艺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本身更是高雅艺术范畴的优秀代表,历来深受人们的追捧。很多人评价紫砂壶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工艺品,在实用性能上,它是煮茶的器皿,供人们喝茶解渴,经久耐用,使用方便。从艺术性能上来看,紫砂壶有着独特的材质、一流的工艺、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装饰、深厚的文化,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感官上的愉悦,可谓当之无愧的茶具精品。无论是功能角度还是欣赏角度,紫砂壶都通过造型和装饰流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一本隽永的书本,让人受益匪浅。

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紫砂壶是相当接地气的,这和它的材料有着莫大的关系。宜兴紫砂壶中外闻名,也是因为它的泥料特殊,导致紫砂壶泡茶没有熟汤气,反而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茶的色香味,而且长期用紫砂壶泡茶对人身体有着很多益处。同时紫砂壶的艺术性也都是建立在紫砂泥料色泽鲜艳、可塑性强、包容性强的基础上的。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不同器皿,这是因为不同的泥料在烧制后呈现的颜色都不相同,甚至相同的泥料在不同温度下烧制后颜色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正是紫砂泥料的这种特殊性导致紫砂壶不需要上釉,仅仅依靠自身的天然泥色就已经很美观了。紫砂壶的可塑性使得它的造型千姿百态、装饰精妙绝伦,紫砂艺人将练制后的砂泥和水调配后,利用泥的黏性和砂的颗粒感塑造成设计好的结构器型,并在干燥后的坯体上进行相关的装饰。紫砂壶的包容性使得紫砂壶艺呈现出了蔚然壮观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精妙的艺术体,还是优秀的文化载体,我们民族丰富渊源的传统文化、现代陶艺的先进设计理念都可以融进紫砂壶艺中,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美观,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趣味。

为了突显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价值,紫砂艺人常常赋予紫砂壶艺拟人化的形象设计,使得作品的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而竹子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一种四季常青植物,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文化,常常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是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可以给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

《清泉竹影》正是以“竹子”为作品写意抒情的主角,通过造型结构的精巧设计,抒发紫韵竹味之气息,从挺拔的竹竿中窥见整片竹林的风貌,从翩跹的竹叶中预见其蕴含千年的文人风骨,从清晰分明的竹节中汲取民族宁折不弯、永远笔直的脊梁。

此壶整体以“圆”为主体造型,形制饱满,气度非凡,壶嘴、壶把等部位都是仿生设计,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作品采用朱泥制作,色泽红润明亮,养成之后包浆更是温润美丽,犹如一位温婉的江南美人,又如一位如蹉如磨的翩翩君子。壶嘴是一弯流设计,短小挺翘,根部比较粗大,出水相当有力,竹叶从壶嘴处延伸开来,贴塑在壶身一侧,无论是竹节的捏塑还是竹叶的逼真传神都展现了作者精湛的高超手艺。壶把也是竹节造型,经过紫砂艺人的精心打磨,壶把的线条光滑流畅,拿捏趁手。壶口是大圆口造型,压盖设计,盖面隆起,盖与口合起来,上下匀称,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空隙。盖面上竹节自然胥出,组成一个桥型的壶钮,自然又流畅,仿生性极强。作品的整体造型美观又形象,经过作者的精密设计、精心构造、精巧装饰,展现出了一款形神兼备的优美茶壶。此壶最为巧妙的就是关于竹节恰到好处的逼真设计,满足了人们对于清泉竹影这幅自然画卷的所有美好想象。并且作品于成型中体现出紫砂壶的线韵之美、壶韵之雅,每一条线都流畅自然、浑然天成,使工艺之美与艺术之美完美相融,可谓是一把包含了泥味和壶味的佳品。

《清泉竹影》从自然界挺拔修长的竹子里获得灵感,因此作品中充满了竹子的自然趣味和淡淡的竹香,这种竹香通过壶中的竹子形象、弯曲的竹节、翩跹的竹叶予以呈现。而且竹子的融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营造了宁静、恬淡的自然意境。驻留《清泉竹影》的自然意境中,壶为茶生,品茗茶味犹如体百味人生,个中滋味,需静静品茗沉思。

在这把紫砂壶《清泉竹影》中,作品用一幅别开生面的山水画塑造一把颇有意境的茶壶,我们仿佛能在壶中感受到清新秀丽、恬静优美的画面:山雨出霁,空气清新,皎皎的明月从竹林的空隙中洒下清光,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倒映着竹林随风摇晃的朦胧影子,这样的画面意蕴丰富,意境幽远,让人留恋往返,陶醉不已。同时,艺人也是通过塑造壶来寄托言志,将紫砂壶的意蕴引申到人生哲理上。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不会久居低谷,只要有一颗豁达的心,泉水叮咚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从容与宽广,云卷云舒中我们可以随性而为。人世间最欢快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清泉竹影》之所以能够焕发出独特的艺术和文化品位,是因为作者巧妙地将泥料、造型、文化三者融为一体,互相搭配,形成了独特的壶韵语言。壶韵在氤氲的意境中袅袅,心灵在恬静的氛围中沉淀,而这一切都是紫砂壶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壶味特征体现。作品的主题就是“竹”,所以整壶以竹为媒,以竹共勉,升华了艺术品的人文内涵,倾心表达着对紫砂艺术创作的真我情感。

猜你喜欢
竹影泥料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月夜情思
偶感
“竹节人”中说“趣味”
竹影垂帘
铜铃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