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金瓜提梁壶”的艺术风格

2021-04-20 07:52史可凡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艺人

史可凡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1、紫砂“金瓜提梁壶”的特点

紫砂工艺与其它工艺不同,它既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又可以成为其它语言的载体,紫砂的种类有“花壶”和“素壶”,花壶的制作不仅仅是将某一植物或者动物搬上壶艺,而是制壶艺人将一物体加以提炼升华,将其转化为属于紫砂壶的语言。以“金瓜提梁壶”为例(见图1),作者是将“南瓜”作为整个紫砂壶的设计主题,按照自己的审美风格,遵循设计规律,将提梁元素加入其中,让收藏者感觉到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情,当然这种感情不是普通的摘瓜,而是提瓜,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那种感恩大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南瓜是属于蔬菜瓜果种类中比较常见的品种,形状讨喜,让人爱不释手。“金瓜提梁壶”以南瓜为壶器造型,却没有对它进行普通的写生设计,而是对其形状进行剖析,对整个壶的流线线条进行推敲与改进,不仅使原有的形体发生改变,使整体的艺术性得到升华,清新脱俗、端庄大气、飘逸灵动。

2、紫砂“金瓜提梁壶”的造型美感

“金瓜提梁壶”的壶身偏扁圆圆润,被打磨得光滑细腻;壶嘴婉转婀娜,恰到好处;尤其是壶盖微微凸起的设计,既考虑整体的画风一致,也将整体的设计风格画龙点睛,显得灵动俊秀;壶顶提梁,如果过大则会显得呆板、头重脚轻,如果太小则会显得比例失调、显得局促,此处的比例是最难以把握的,多一分呆板,少一分局促;壶钮是金瓜蒂,形态自然、设计丰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既显得壶身整体的丰满,又显得金瓜活泼的造型设计。

“提梁壶”在紫砂壶设计中是比较经典的款式之一,经典之作有“曼生提壶”、“北瓜提壶”、“扁竹提壶”等壶具,而单式提梁又是提梁壶中最为简约、大气的造型,富有流动之感,简练挺拔的提梁挺拔而起,虚实之间又极具匠心,整体的轮廓简练硬朗、节奏欢快,比例协调匀称、制作精美,别具一番风韵。在工艺、材质、匠心文化内涵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决心,既表达了壶器本身的细腻质感,又传达出着一种气势磅礴、古色古香的古韵。

“金瓜提梁壶”其泥质呈紫红色,壶的壶身圆润饱满、技法精湛、色泽深动,造型虚实相间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壶底圈足与壶盖呼应,别具韵味。南瓜的形态逼真、别有韵味,感官上并不显得突兀,反而主题鲜明,壶盖上鼓,在作品的基础上升华艺术内涵,整体上提升了壶身整体的空间感,壶钮精致小巧,不但方便提拿,还凸显出了整体的壶身气质,让收藏者爱不释手。整个壶身线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简约却富有灵性,于无声处散发着艺术魅力和文化气息,将生活中最普通但却最真实的事物展现在众人面前,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领略其中的美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抒发的正是这种怡然自得、纵情山水,置身于田园中的美好之情。

3、紫砂“金瓜提梁壶”的艺术魅力

“金瓜提梁壶”是写实的造型艺术,以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的表现,作者带领着我们探索艺术的美感,凭借写实的艺术赋予紫砂壶灵魂,表现事物本身的内涵,发挥出紫砂壶的艺术魅力,相比其它陶艺品,突破直观认知,运用设计思路,从而更加注重内在感情的表达和内在感情的真实性,利用人们对于模型本身的朦胧感这一特征,巧妙地将创作思想、观点、作品本身联系到一起,再根据造型规律重新排列组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视觉之美,存在一种写实的美感,内外兼容,方显好壶本色,制壶艺人因此才能创造出富有生机的“金瓜提梁壶”。

4、总结

综上所述,紫砂壶的发展与强盛离不开历代制壶艺人的努力和心血,他们将自身的情怀和才智都融入其中,创造出无数的紫砂精品,因此成为后人所膜拜的作品。“金瓜提梁壶”是一把具有人文情怀和审美效果的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造型深入人心,制作精巧耐人寻味,加之作者蕴含其中的涵义,更加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气息,朴素的线条语言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文思想内涵,也大大提升了这把壶的文化价值。宜兴紫砂壶日益壮大的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每一位紫砂艺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来源于艺无止境的探索与执着,这也是紫砂艺术的活力,这也是每一代紫砂艺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这就是紫砂艺术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艺人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购买紫砂壶4忌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