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榕”壶看紫砂壶的自然美学思想

2021-04-20 07:5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榕树

沈 群

紫砂壶的发展史从古至今他所遇到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便是明代,当时的手工业发展迅速,明代皇帝注重商业发展,并且当时的海运发达,郑和下西洋,中国的商船最远亦可以到达印度洋,各类手工艺产品,例如丝绸、瓷器,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紫砂壶。这个从考古队发掘的深海沉船中便可以证明。紫砂壶作为一件结合了艺术和实用两种特征并存的器皿,也融合了不同的积极层面的思想,它的实用性使他能够更好地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在使用他的时候慢慢根据自己的饮茶习惯对其形态进行改变,这样也就间接地促进了紫砂艺术造型的发展,也为紫砂壶的造型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源头。

眼前我们所要讲的这件“榕”壶便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传统的“树桩”壶都是模仿树木表面的树瘤,因为书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且树皮也是带有纹理的。这件“榕”壶的造型逼真自然,在塑造表面的肌理的时候处理得更加的真实,使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把壶所要描绘的形态特征。然后通过对壶钮、壶把、壶嘴的细节上的夸张变化的表现,让整把壶的形态更加地贴近自然,使它的造型更加的合情合理。

一、“榕壶”的艺术形式

这把紫砂壶从它的造型上来看,他所描绘的主要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榕树的枝干,这种事物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将其融合在一把带有实用性的紫砂壶上,经过老师的不断地去修改变化之后,它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变成了一幅美好的景色,使我们惊讶不已。

作品“榕壶”的壶流为暗接三弯嘴,壶嘴较长,自壶身蜿蜒而出,如同一根新生的枝丫,由树干蜿蜒而出,表现了植物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壶身表面润泽,在壶嘴上模仿了树瘤的肌理,在其表面进行了表现。壶把和壶身的衔接也是浑然一体的,两者都如同从树干长出来的枝干一般。

壶盖是采用嵌盖的制作方式,整体隐藏在壶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熟练的基本功,壶盖与壶身的盖缝处理得相当的紧密。壶盖上面的纹理与壶身的纹理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使之相吻合,盖钮制作的形态像是一个新生的嫩芽,仿佛看到了他强大的生命力一般蜿蜒向上,感觉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它便可以一飞冲天般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一样。但转眼看来这颗小小枝丫实际却是刚刚的冒出,他与正鹅湖身上布袋绿叶一般的沧桑和萧瑟相对比之下,它所代表的便是希望,是生命生长的希望,正是这颗小小的嫩芽或许最后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样的设计和搭配确实也恰到好处。

壶底做了三个足,支撑起整个壶身,这一造型上的设计不仅让我们感叹作者的用心和对作品表现的细致入微,我们观察榕树便能看出,榕树的树根会长到土壤上面,裸露在土壤的表面的树根将树的枝干高高地撑起,而这三个足便是表达的这个。

二、自然的衍生

自然万物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景观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是现代艺术学习的基础。自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自认规律,所谓自然界中等师法自然,实际可以理解为遵循了自然万物的规律,让自己的创作灵感随着自然而生。这件紫砂壶“榕”壶便是自然而生,他在造型上的变化使人们在日常饮茶泡茶中使之自然顺手,符合自然界的生活理趣,也符合我们的审美观念。

结语:自从紫砂壶出现至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已有的仿生自然造型已经不胜枚举,他们都是被称为紫砂壶中的花货。紫砂壶形态的变化多样,种类繁多,其根本便来源于人们思想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但是最终对紫砂壶进行设计时,他们都是需要去符合自然界万物的生长的自然规律的,这样才能使作品不至于不切实际,没有生命力。只有遵循了其自然规律,才能让人们注入情感之中触景生情而又更加喜欢。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榕树
伪造的情书
榕树街121号
榕树的美髯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榕树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榕树军团来了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