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2021-04-20 12:08师连珠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师连珠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会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教学资源及深刻的哲理,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够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是现代化课程发展的需要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生活化”的回归。化学是一门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选择身边的事,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自觉地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但面对更加抽象的化学知识时,仍感觉到有很大的学习困难。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原理,面对这样的问题会使逐渐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运用生活化教学则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信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學效率。

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这一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是当今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难题。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化学课堂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进而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利用化学知识与原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读与认知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生活现象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去解释和认知相应的生活现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的掌握与应用,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精神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培养。如《氮族元素》的教学过程中,可引用“雷雨发庄稼”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置“雷电、氮元、植物”等几个提示语,引导和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闪电现象,分析氮元素在闪电作用下所产生的一些化学变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氮元素在闪电作用下产生有助于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化合物的原因,进而完成了对氮元素发生化学变化的理解和认知过程。

五、挖掘生活元素拓展与化学教学内容和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与范围也不应当局限在课堂教学上,把生活元素转化为教学元素,拓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用生活化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调查实践、自主探究,挖掘分析生活素材中蕴藏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这种教学研究与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为学生走入生活、感知化学知识提供了机会。如人教版高一化学《乙醇》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白酒作为研究素材进行化学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之初,教师引导学生对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并且初步认知中国的“酒文化”,在生活中完成对乙醇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实现理论、实践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将日常的生活常识、知识和现象引入高中化学教学中来,使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