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园地里“畅”响教学新歌

2021-04-20 12:08章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7期

章倩

摘要: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说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学生讲的多少,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好坏。在新教改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稳固数学知识的理解,推动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技能素养的提高。本文借助多媒体声、文、图并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着重探讨的是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说:说规律,提高概括能力;说算法,提高学习兴趣;说思路,拓展思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说是是教学的助推器。

关键词:说规律  说算法  说思路

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协同活动。数学课堂教学除担负着使学生主动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以外,更应注重学生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技能素养的提高。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一教学要求呢?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师生双方的数学素养。

然而,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因此,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说话的问题。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这样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不仅在课堂里做练习,放学后还得参加“基础班”“补课班”或“智力班”等,无非也是完成各种练习。毕业班可能还要加码。像这种不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却“堤内损失,堤外补”,进行“题海战术”,造成学生对数学课只能望而生畏!

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从学校内部来说,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10课程教材改革正在进行,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实验动手等手段外,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因为“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通过老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说,从而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找准教学的起点,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参与新知的探究,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说算法——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10以内、20以内及后面的100以內(整数)加减法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列竖式计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也有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机会让学生说口算方法。

二、说思路——拓展思维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同时对全班学生的思维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为学生充分合作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三、说规律——提高概括能力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教学中,教师在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死记硬背,但并不是说不记不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自用。再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有效地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生踊跃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规律,在说的过程中清楚理解了这种规律,最后会用几个约数来概括这种规律,既简洁,又清晰。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概念,为更好地应用奠定了基础。

可见,说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把“说的训练”看作是一项教学任务,认真去完成。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将会更丰富,更系统。如果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决心大,持之以恒,定会在数学教学园地里,长出一棵新苗,并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郑俊选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3)《小学数学教育》2006年第3、7期

(4)《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认识与实践研究》丁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