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难点 反映群众诉求
——广东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综述

2021-04-21 13:01曾素红
人民之声 2021年3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建议

文 曾素红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团代表立足广东、胸怀全国、面向世界,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为推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议案建议的“三高三实”

广东团代表共提出议案30件,领衔代表14名,联名代表 1 058人次,议案数量比去年增加两件;提出建议577件,较去年增加51件,领衔代表125名,联名附议代表2 057人次,数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呈现出“高”和“实”的特点:一是政治站位高,落点实。代表所提议案建议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与民意息息相通。二是履职热情高,作风实。代表积极参加闭会期间各项活动,结合自身专业、职业特点,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坚持“做熟不做生”。三是履职能力高,措施实。经过四年任期的履职历炼,代表履职愈发成熟,大部分议案建议格式规范、情况具体、分析深刻、措施可行。

代表所提建议涵盖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诉求。代表们突出关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热点、前沿问题,反映了广东人民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其中财经、教科文卫方面的建议占比较大,分别有198件、130件,占建议总数的34.3%、22.5%。

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相关建议有94件,主要有: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离岸创新实验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核能研发科技创新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国家医学中心、组建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中心;加快立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创新中心;推进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谋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物流枢纽建设;支持湛江建设国家重大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推动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进程;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群(都市圈)立法与规划实施;以“湾区标准”推动“湾区通”,以高标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标准体系;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准入一体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行政执法合作;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内地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相关建议有48件,主要有:从国家层面支持推进省际联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广东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加强产业引领,坚定走自主可控、创新研发之路,推进制造业发展;加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建设;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并在先行示范区进行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抢占全球产业发展高地;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加快立项建设“微生物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通信试验区试点建设;支持广东建立种业创新平台,打造“种业硅谷”;加强农业微生物种业创新;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机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兴科学领域博士培养;全方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相关建议有25件,主要有:强基层建机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预防和处置能力;提升医防融合质量,增强后疫情时期基层服务能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强化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全面落实生物安全法,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防控、救治等任务的医疗机构的基本运营和人员待遇等补助经费纳入中央财政保障;增强我国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能力建设及规划管理;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发挥特色优势,完善国家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打造5G智慧型整合医疗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加大核酸检测应用范围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关建议有58件,主要有:后疫情时代加速布局“新基建”,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支持厦门至昆明高铁规划建设;尽快建设广州经清远至永州高铁;将茂名至岑溪高铁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支持规划建设玉湛城际铁路;支持瑞梅铁路(广东段)在2021年下半年动工建设;畅通和建设粤赣运河联结连通珠江和长江水域;充分发挥北部湾港口群整体协同作用,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革命苏区出海大通道(梅州大埔至潮州港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对广东苏区老区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支持汕尾革命老区重大产业建设;加快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华侨农场健康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激励高层次人才到三四线城市服务和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关建议有55件,主要有: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乡村能源体系,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深海养殖产业;全面发展现代种业,提升装备支撑,建设智慧农业;完善农村公共金融体系,用活点状用地政策,深入盘活处理城镇低效用地,加大农业院校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多措并举留住农村人才,促进山区县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大力支持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加大对山区农村教学点和寄宿学校扶持政策,振兴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建强乡村治理组织;加强技能人才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山区镇街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范畴;推进乡村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村改社区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建议33件,主要有:加快发展和完善碳市场,助推我国实现30·60目标;围绕新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范畴进而加快海上风电发展助推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以碳排放总量控制来取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全面从严管控企业碳排放;加快完善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规范碳交易市场,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顶层设计的建议;推动“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海上牧场+海上风电”建设;支持汕尾规划建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立法工作和管理制度;加快海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加快大件家用产品旧件回收体系建设、切实促进消费内循环;建立与完善塑料全价值链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十四五”期间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国推行“山长制”,完善网格化山体保护管理体系支持;广东省加快创建南岭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打造广东水生态名片。

着力推动增进民生福祉

相关建议102件,主要有:加快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助力稳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支持力度;全面放开生育;发展普惠托育教育,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对欠发达地区市辖区实行与所辖县同等义务教育经费补贴政策;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加强青少年精神卫生研究,在村(社区)设立青少年关爱保护服务站,多措并举把“网瘾”转化为理性求知欲,净化网络和手机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青少年网络消费借贷预防及帮扶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机器人;推进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立法;加快社会治理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筑牢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基础;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打通基层消防工作“最后一公里”;对共享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鼓励其健康发展;严厉打击骗取医保基金、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创新食品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建议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