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2021-04-22 07:19鲁创儿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失血性补液脏器

鲁创儿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遭受暴力作用后,重要脏器及四肢躯体受损,出现严重出血、剧烈疼痛、昏迷等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失血为创伤性休克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1]。患者出现创伤性休克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引起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加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护理,优化救治效果,纠正休克症状,挽救患者生命,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的重点[2]。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常规组两组,每组3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16~72岁。创伤原因:交通伤15例,挤压伤10例,锐器伤13例,高空坠落伤18例,其他14例。受伤至复苏时间8 min~4 h。受伤部位:腹部18例,四肢29例,骨盆11例,颅脑10例,其他2例。失血量200~500 mL。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入院时已死亡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排除入院前曾服用过影响凝血的药物者。两组患者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病情,为其建立静脉通路,清除口腔异物,实施止血处理,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实施复苏抢救,维持血压稳定,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2.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与家属沟通,了解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既往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等信息,建立病历档案。医生通过“一看二摸三测压四尿量”评估患者病情危急程度,并根据创伤面积、出血状态及休克程度,及时开展救治护理。

(2)体位护理。医生应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确保呼吸道畅通,改善缺氧症状:对重度休克患者,去枕平卧;对合并存在颅脑损伤者,体位以头低脚高位为宜,以减轻颅内出血,降低颅压,促进静脉回流,提高心排量。确定体位后,患者的挪动次数应尽量减少。

(3)呼吸道护理。护士需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异物,对既往安装义齿者,取出其义齿;对重度休克患者,遵医嘱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心脏骤停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给予低流量持续氧气输入,维持氧流量为5~8 L/min。

(4)补液护理。医生应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快速补液,控制补液速度,监测血压水平。收缩压(SBP)以70~90 mmHg为宜。补液所需液体由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及平衡盐水构成,所添加的晶体溶液包括血定安、右旋糖酐、人造血蛋白等。晶液比应控制在2∶1。

(5)止血护理。医生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止血方式:对开放出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止血;有骨折者,给予伤肢外固定;骨盆严重骨折出血者,急诊行手法整复固定,并应用抗休克裤;四肢大动脉创伤患者,给予止血绷带止血,间隔0.5~1 h解开止血绷带放松,4~5 min后再次实施绷带止血,放松期间可给予临时指压止血;对四肢骨折、断伤患者,可给予加压包扎止血,保存好断离肢体,便于断肢再植。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清创要求,实施创面清创,降低感染风险。

(6)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动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皮肤颜色、尿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监测,如发现出现心肺等脏器功能衰竭、血压、心率下降、体温急速降低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实施抢救。尿量为肾血流灌流的常用监测指标。若患者每小时尿量低于25 mL,则提示血容量不足,医护人员应立即予以输血。

(7)基础护理。护士需做好患者的保暖护理,调节室内温度,以26 ℃~28 ℃为宜。对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医生应立即安排手术,做好患者血液标本采集,术前开展皮试及药物过敏试验;坚持转运患者的持续性抢救,提高救治成功率;对躁动不安患者给予制动处理,加装床旁防护栏,避免跌倒。

(三)评价指标

1.救治效果。好转——患者出血控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恢复;稳定——出血控制,休克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死亡——休克程度加重,救治无效,死亡。

2.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等。

(四)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

如表1所示,干预后,综合组的好转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其死亡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 单位:例(%)

χ2 8.013 4.557 P 0.012 0.033

(二)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

如表2所示,综合组发生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几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 单位:例(%)

三、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多因交通事故、机器损伤、坠落等因素引起。休克早期,脑组织缺氧尚轻,患者表现出兴奋、烦躁、焦虑等症状。随着脑部血氧供应量下降,患者表现出意识模糊、皮肤青紫、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医生临床应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以及时止血,并给予输血、扩容、升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手段[3]。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实施抢救,以挽救患者生命。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是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实施的一种科学、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医生工作量,优化救治效果,提升护理质量[4]。本次研究表明,对入院患者开展病情评估、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补液护理、止血护理等护理干预,有助于医护人员准确判定疾病危急程度,立即给予针对性救治措施,以控制出血量,纠正休克症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避免休克进展,发生晕厥、继发休克、脏器受损等并发症[5]。

研究显示,干预后,综合组的好转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高,其死亡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低;综合组发生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几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低。这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休克状态,稳定其生命体征,降低因休克带来的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优化救治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失血性补液脏器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多脏器功能衰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在达古雪山巅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