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自觉唤醒的教育干预

2021-04-22 17:49杨怡珺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2期
关键词:集体活动内驱力学习方法

【摘 要】激发内驱力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外部的教育干预和刺激,从外部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将外部力量内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内驱力;多样化评价;集体活动;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5-0057-02

【作者简介】杨怡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南京,210000)教师,二级教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为,“知之者”是在学习大环境中被动学习的群体,“好之者”是对学习充满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的人,而“乐之者”则是指学习内驱力充足,能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的人。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引导学生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

一、初中生学习内驱力激发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奖励和惩罚是教师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心理上开始出现成熟期的特点,特别明显地表现为由对成人的依赖性转为相对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且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学会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外部刺激的边界效应会越来越弱化。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激发其本身的内驱力尤为重要。内驱力是基于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和心理状态趋于成熟的前提下,促进其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拥有内驱力的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自主的目标、计划和行动,有更强的学习力、更饱满的创造力、更持续的毅力,能更有效地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当然,内驱力驱动下的学习虽然更为持久和稳定,但客观地说,因为个体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激发的方式也不能完全统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大多是后天习得和培养的,是一种内化的过程。作为教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内驱力,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外部教育干预和刺激来促使其将外部力量内化。

二、初中生学习内驱力激发的干预策略

1.以教育评价激发。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曾经编制过一个量表,测量个体的内驱力,问卷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基于自己的快乐而从事学术活动的情况越来越少,他们越来越能更好地判断他们的成绩的性质。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外在奖赏(例如高分)所代替,同时,教师和学校对分数的强调,使学生的状态发生变化。因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狭隘,多关注于考试和分数,导致学生的成就感越来越低。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注意用更全面的评价体系、更多样化的欣赏角度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可。如对待班级中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教师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认同其努力的态度;对待在集体中无私奉献的学生,教师可大力表扬其无私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为集体树立精神榜样;对待体育、文艺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可提供平台(如运动会、班级展示墙)给他们展示自我,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2.以主题活动激发。

学校是集体活动的场所,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各类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和友善进取的集体环境来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如“每周之星”的评比活动,教师将班集体中的各类事件分门别类,为每一个类别的事情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将每一个学生每天在校的表现记录在册,每一周做一次总结,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其他学生的内驱力。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认同感主要来自同伴,同伴关系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以主题活动引导同伴互助,能很好地激發学生的内驱力。如教师可以设立“学习帮帮团”,为学习落后的学生寻找学伴,或者让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成为学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以教学方式激发。

学生没有学习内驱力,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于容峻老师曾说:“认知冲突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认知不平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认知冲突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当学习者发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或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时,此时学习者处于认知不平衡的状态,认知冲突就产生了。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认知不平衡进行教学,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内驱力。以语文学科为例,笔者在教学李清照的古诗词时,通过提问来诱发认识冲突,如提出问题:“请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李清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原有认知体系中的概念都被激活,他们也由此认识到自己认知体系上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搜集更多的词作来了解更为全面的词人,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内驱力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营造氛围,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将外部的认同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激发其自主探究的需求,最终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知之”到“好之”,再由“好之”到“乐之”。

猜你喜欢
集体活动内驱力学习方法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教师言语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