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革命历程 赓续精神血脉

2021-04-27 21:44胡文生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包身工刘和珍

胡文生

在旧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前途迷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那段历史虽然渐渐远去,但认识革命斗争的历程,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赓续革命精神的血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专门设置了“苦难与新生”内容,所选的课文均为革命历史題材经典作品。它们中,有的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有的展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中国革命的意义;有的描绘革命斗争的场景,反映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这些作品认识革命历程,理解革命文化,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赏析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与艺术魅力,增强文化底气,树立文化自信。

01不能忘却的猛士

毛泽东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有革命就会有牺牲。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职业,不管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为争国权而毅然走在游行队伍前头的年仅22岁的小姑娘,还是“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进步作品的“左联”青年作家,他们都是不能被忘却的猛士。下面我们就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一起来看看青年革命烈士们的敢作敢为和英勇付出。

课本点击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鲁 迅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其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等十六部,文艺理论著作《中国小说史略》等。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写作背景

1926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为支持奉系军阀对关内的进攻而将军舰开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然后又纠集各国驻京公使向北洋军阀政府施压,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同时以武力相胁迫。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不料段政府卫队突然对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200多人,史称“三一八”惨案。刘和珍便是在这场惨案中遇害的爱国学生。鲁迅在惨案发生两周之后,也就是4月1日,写下了这篇悼念刘和珍的文章。

全文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篇普通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通过对刘和珍生前事迹的回忆、牺牲过程的描述以及对其牺牲所产生的社会反响的思考,鲁迅愤怒控诉了军阀政府屠杀爱国学生的暴行,痛斥了无耻文人的卑劣言论;悼念并赞颂了革命青年,尤其是革命女性的英勇精神,深刻总结了惨案的经验教训,激励人们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前行。

文章一共七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主要交代写作的缘由:祭奠死者,控诉社会,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第二部分(3~5节)回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描述她遇害的经过。这一部分是“记念”的主体,表现了刘和珍和蔼温顺外表下的责任感和斗争精神,控诉段祺瑞政府的狠毒凶残与卑劣无耻。第三部分(6~7节)总结烈士牺牲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将来的意义,表达对徒手请愿的不支持态度,鼓励“真的猛士”在烈士精神的鼓舞下“更奋然而前行”。文章按照“为什么记念”“记念什么”“事件的意义”的思路展开,前后勾连,结成一体。

文章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首先,将生动的记叙、精辟的议论和真挚的抒情有机地融合。其次,善用反语、反复、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使用了反复、对比手法,“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句使用了对仗手法,既突出了猛士们英勇奋进、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又使节奏铿锵,读来朗朗上口,颇具感染力。再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运用反语将反动政府和侵略者卑劣的行为说成是“伟绩”和“武功”,讽刺辛辣,入木三分。

学习札记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从《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谈起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对人、对事、对景物等进行叙述、描写的同时,穿插表达对人物、事物、事件的评价和对生活的各种认识或感想,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其作用跟所处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叙事之前的议论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节第一段是议论文段,鲁迅对刘和珍做出了高度评价:“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后文内容记叙了自己和刘和珍相识和交往的过程,突出刘和珍敢于斗争、态度温和与富有责任感的形象,而这些恰恰是对刘和珍高度评价的事实依据。

叙事之后的议论是对上文所叙之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五节中,第二、三段以记叙为主,第三段的最后两句话则是议论。前一句用感叹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三个女子相互救助、不畏牺牲的行为和精神的高度赞扬;后一句则采用了反语的形式,辛辣地讽刺了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暴行,鞭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一褒一贬,两相对照,更加发人深省。

如果议论夹杂在叙事之中,或侧重于对上文的叙事发表议论,或侧重于引起下文,或二者兼而有之。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常常与其他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记叙中抒情、在描写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记叙中的抒情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亮出鲜明的态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当得知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被害的消息时,鲁迅说:“原来如此!……”这样一个简短的感叹句,加上一个省略号,却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反动派的卑劣凶残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的暴行让人愤怒而震惊;而且这种愤怒和震惊之烈已到了让人说不出、也说不尽的程度。这将对反动派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结合,可使思想和情感彼此相融,共同深化。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结尾一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这段文字既有富有想象力的形象描写,又有对这个世界进行批判的议论,在描写和议论当中还蕴含着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和无奈之情。

02黑暗底层的苦难

有这样一群女工,她们出生在贫困的农村或者灾区家庭,受人欺骗,来到了东洋资本家开的纱厂里,从此便与外界断绝了音信。她们生活在污秽的环境中和工头的喝骂与皮鞭之下,只要还没有断绝最后一丝气息,就必须进工廠去从事繁重的劳动,充当资本家和工头榨取丰厚剩余价值的工具。她们没有起码的做人的尊严,也没有任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她们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包身工”。下面我们就以《包身工》为例,一起来理解在旧社会底层人民遭受苦难的根本原因,并和夏衍先生一道体会什么是“灵魂的震动”。

课本点击

包身工(节选)

夏 衍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作“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

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夏衍长期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理论研究。1930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又发起组织中国戏剧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郭沫若等人创办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任总编辑。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长,1960年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曾将鲁迅的小说《祝福》、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剧本。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有剧本《心防》《法西斯细菌》《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以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写作背景

1929年末,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防止因工人反抗而耽误工厂营业,日本开始在我国大量收买没有人身自由权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工人。1932年,导演沈西苓想写一部以上海女工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好友夏衍就把自己之前了解到的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告诉了沈西苓,并帮助他一起撰写剧本。一年后,沈西苓根据夏衍等人撰写的剧本,拍摄完成了电影《女性的呐喊》,但由于对包身工真实状况体会不深以及当时的客观环境限制,影片整体表现力并不是很好。

不过,在这次搜集材料、撰写剧本的过程中,包身工的凄惨境遇让夏衍感到无比的愤怒,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1935年3月初到5月,夏衍设法到包身工的实际生活环境中做了两个多月的调查。之后,他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所得,写成了《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

全文赏析

《包身工》是夏衍在上海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实地观察,目睹了包身工们的悲惨遭遇之后所写的报告文学。其一经发表,便受到文学界关注。作家周立波在《1936年小说创作的回顾》中对《包身工》有一段非常中肯的点评:“夏衍的《包身工》是今年关于产业工人的一篇材料丰富、真情挚意的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刚刚萌芽,工人文学非常缺乏的现在,它有双重的巨大意义。”

《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11段)主要写包身工早晨起床的情景,描述她们生活条件的恶劣,其间还穿插了对包身工制度产生原因的分析。第二部分(12~22段)主要描写包身工们吃早饭的情景,并分析了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23~47段)主要写包身工们上班路上和在工厂中工作的情景。一方面,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着高强度的劳动,并随时可能受到各种非人的惩罚;另一方面,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却在她们身上攫取了巨大的剩余价值。而这一切又因为包身工生活和工作的封闭性而不为外人所知。第四部分(48~50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剥削和冷酷的本质,表达了对其必将会灭亡的信念。

《包身工》着重刻画了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表现了包身工一入包老板之手就与世隔绝的现状,反映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实现了新闻性和文学性有机的结合,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

学习札记

《包身工》: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包身工》用文学的形象性描绘真实地展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工厂中劳作的包身工们的凄惨的生活境遇,体现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完美统一的特点。

1.新闻性。新闻性要求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要叙事实,讲真相;即使要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也必须将其隐含在真实的叙写当中。

《包身工》是夏衍在1935年对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之后写成的,情况了解全面,事实依据充分,绝没有任何臆造和杜撰的成分。它翔实地记录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包括起床、吃饭、上工路上、车间劳作、非人待遇等方方面面的事实,全面地展现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和悲惨的遭遇。中间还穿插了包身工的来历,分析了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写实性地描绘了“芦柴棒”和小福子等包身工的典型遭遇。

2.文学性。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上。报告文学不仅要叙述事实,还要揭示事实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表达作者的严正立场与浓烈的情感。而这些丰富的内容又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文学手段来表现的。

《包身工》深刻地分析了包身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既因为农村贫穷、遭遇天灾,还因为带工老板的贪婪和狠毒,更因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扩张性侵略和对劳动力的疯狂掠夺。《包身工》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带工哄骗同乡的语言描写,可谓形神毕肖,“住洋房”“吃鱼肉”“坐汽车”“开眼界”“挣大钱”这些大言不惭的假话写出了带工们厚颜无耻的狡猾;“生死疾病一听天命”“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则突显了他们险恶狠毒的用心。作者对他们的褒贬态度自然也蕴含其中。

《包身工》使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如将包身工比作“罐装了的劳动力”,将大门比作“红砖罐头的盖子”,这都表现了包身工生活的封闭性和所受到的压榨的隐秘性。如文末将“饲养小姑娘营利”和“养墨鸭捕鱼”进行类比和对比,更是突出了残酷剥削之外的冷酷无情。而以“芦柴棒”、小福子、无名女工为典型人物,又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可谓颇具匠心。

03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革命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无论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还是“山药蛋派”开创者赵树理,抑或是战地记者、军旅作家王愿坚,他们都通过小说,用不同的方式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我们就以孙犁的《荷花淀》为例,一起来看看在革命斗争年代人们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以及为追求美好生活付出了哪些努力和牺牲。

课本点击

荷花淀(节选)

孙 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鮮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等,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孙犁的早期作品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解放区百姓的淳朴、善良为主。这些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佐以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文字清新明丽,呈现出一种“美的极致”。而这种“美的极致”则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女性人物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身上——她们既有纯洁、优美、俊俏的外在美,更有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采的内心美。《荷花淀》就是集中表现这一特色的小说,受此影响,在当时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称为“荷花淀派”。

写作背景

1936年到1937年,孙犁在白洋淀附近教了一年的小学,对那里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了解那里的人民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卢沟桥事变”之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间抗日队伍,与敌人展开灵活的斗争。抗战时在平汉路(指北平至汉口之间的铁路)西的山里工作的孙犁听到冀中来的同志讲关于水淀斗争的故事,这勾起了他对白洋淀的深厚情感。1945年春,孙犁在延安动笔写下短篇小说《荷花淀》,并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

全文赏析

孙犁的《荷花淀》是根据冀中白洋淀一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事迹所写成的短篇小说。其通过水生嫂等一群妇女在寻夫途中助夫杀敌的故事,表现了冀中妇女关爱丈夫、英勇斗争、不断进步的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抗战中冀中英雄儿女的赞美之情。

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1段)写短聚之后的分别,是小说的开端部分。水生嫂月下织席表现了冀中农民生活的美好,蕴含了对破坏美好生活的日寇的憎恨;夫妻相聚突显了夫妻情深,营造了一种轻松而温馨的氛围;水生参军,使气氛骤然紧张,又为后文寻夫和伏击敌人做了铺垫。第二部分(32~61段)写探夫未遇,淀中遇敌,是情节的发展部分。船上赞夫,明贬实褒,轻松机趣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意外遇敌,表现她们的沉着和机敏,又使节奏由舒缓陡然转为紧张,制造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第三部分(62~85段)写助夫杀敌,成立队伍,是情节的高潮部分。妇女们驾小船将敌人引进了她们丈夫参加的地区队的包围圈,让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也使这些妇女们经历了战斗的洗礼,情节上由紧张转为轻松;回家途中她们商量要拉起自己的队伍,表现了她们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展示了冀中妇女在抗战中的成长历程。

《荷花淀》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情画意的写意手法,掩盖了战斗的残酷,突现了生活之美和精神的乐观;朴素的人物对话,展示了细腻而丰富的人物心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蕴含着说不尽的深情厚意。

学习札记

细节塑造与情感表达

细节是指所要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在文学作品中,细节塑造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作者将丰富的情感蕴含在细节当中,再通过特殊的手段进行精巧地描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读文学作品时,大家要着重关注哪些细节呢?

1.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详细描写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蕴含丰富的情感。如在《荷花淀》中,水生嫂听说水生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后,作者构思了两个精巧的动作细节:一是“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二是“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两个动作描写看似多余,实则包含着两次心理过程。终于盼回了外出一天的丈夫,这对于水生嫂来说,代表着农活有了依靠,老小有了依靠,自己的感情也有了依靠。可突然听说丈夫明天就要离开,刚刚有了的依靠感一下子烟消云散,手指的“震动”实际上表现的是心灵的波澜,是情感一下子由温馨变得冷清的外在显现。但夫妻之情再深也是小事,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才是大义,一个吮手指的细小动作表现的却是情感的重大转变,是家国情对夫妻情的快速超越。像这样的经典例子还有很多,如在王愿坚的小说《党费》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这里的两处“瞅”和“忙伸手”三个细节蕴含着人物怎样的复杂感情,同学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2.对某一事物或景物的精致描绘

王国维说:“一切景(物)语皆情语。”在文学作品中,精致描绘的事物或景物,往往象征或者烘托出作者某种特定的情感。如《荷花淀》写妇女们捞起菱角再丢到水里之后,有一个对菱角的细节描写:“那颗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这颗菱角有两个特点:一是嫩小乳白,二是在被丢之后又能安稳地生长。作者为什么选择并突出了菱角的这两个特点?细细思考就会发现,作者写菱角正是在赞美这些妇女:她们现在虽然弱小,却能很好地适应抗战的环境变化,她们必将会很快地成长为抗战的坚强力量。

04技法延伸

如何在写作中体现时代与“我”

一篇文章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往往是由于它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突显了深刻思考着的“我”。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聚焦社会现实事件,鲁迅把对牺牲者的悼念和对反动派的憎恨两方面联结起来写,思考“健忘”的民族劣根性;《包身工》是夏衍紧密配合黨领导的工人运动,关注并同情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底层女工,表达了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孙犁的《荷花淀》反映残酷的抗战生活,歌颂白洋淀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和美好情感,表现了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乐观情绪和坚定信念。一言以蔽之,好的文章就是作者用自己深刻的思想去挑动时代敏感的神经,进而引发读者的共鸣。那么,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如何在写作中体现时代与“我”呢?

1.写作中要有“我”:用“我”的视角去观察现实,用“我”的心灵去思考社会

这里的“我”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个人的“小我”,一个是时代的“大我”。个人的“小我”,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我”这个单一个体,“我”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认识、研究现实,并根据时代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准备着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社会。时代的“大我”,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作为学生群体的“我们”,“我们”适应时代的需要,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每一个人都是“小我”和“大我”的统一,要将个人的力量同集体的力量融汇在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在写作中就要突显“我”的存在,要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用现代理论武装起来的“我”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然后站在时代“大我”的立场上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要避免“无我式”的讲空话、说假话,照搬别人说过的话。如: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应当发挥“螺丝钉”的精神,谨记《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导,提升自我修养,为社会进步发光、发热。同学们,将来的我们可能是通讯公司业务员、交通工程师,也可能是站在田埂、扎根乡土的干部。我们不仅是个体,而且是和乡亲们共同奋斗的战友,是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员。请不要忘记将个体命运与群体命运紧紧相连,我们坚信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一个个群相融、命运与共的美好未来很快就会到来。

——摘自优秀习作《个群相融,命运与共——在高中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这个文段的分论点就是个人和群体相融,共同承担时代使命。作者先写个人素养的提升,然后由个人扩展到群体,指出只有形成群体的战斗力,才有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从而实现了“我”和“我们”的统一。文章具有鲜明的“我”的意识,也正是由于“我”的意识的存在,才使文章观点鲜明、不落俗套。

2.写作中要有“时代”:聚焦社会热点,着眼时代需求

社会热点就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它往往牵涉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吸引广大民众的眼光,拨动着人们共同的情感之弦。在写作中,关注社会热点,能引发我们对于当下人们关心的问题的思考,触摸社会脉搏,明确时代要求,从而更好地确定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如:

致敬每一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娘子军”。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她们也为人母,为人妻女,但是她们却如同一朵朵铿锵的玫瑰。除夕当夜,湘雅三医院急诊科护士毛青青一岁的孩子高烧至41℃,她却只能流着泪跟丈夫说一些处理退烧的措施,然后在岗位上继续战斗。可想而知,那一刻,她承载了多少使命和担当。“战疫”打响以来,奋战在前线的“娘子军”们,顾不上自己的容颜,顾不上年幼的孩子,这样的付出又怎能不令人感动?

——摘自优秀习作《致敬,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近两年最大的时代热点之一就是抗击新冠疫情,最让人感动的人便是冲向疫区的白衣天使们,他们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捐躯赴国难”的伟大奉献和牺牲精神。作者选择白衣执甲的女性医护人员作为写作对象,细腻描摹她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让读者深受触动,从而能够在心理上理解她们,在精神上支持她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她们。可见,写作时代热点题材,可以有力地弘扬社会主旋律,奏响时代最强音。

3.写作要寻找“大我”在当下的共鸣:激发思想共振,凝聚精神力量

将所处时代提出的问题作为写作话题,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不断强化认识,由现象深入本质,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所提的观点开始有疏漏,也可以在跟别人的“辩论”中逐步地走向成熟,当达成共识的时候,就实现了思想的共振。如:

青年人要敢于做先锋,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青年。

红日昭昭,东方的号角已吹响,中国已脱下桎梏,啼破长夜,迸发生机,中国的未来由我们谱写,吾辈当许党报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摘自优秀习作《光照春秋,招引未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这是一段慷慨激昂的文字,作者以“小我”身份向青年集体“大我”发出号召,要许党报国,勇担时代使命。情理交融的文字颇能激发一代人的共同情感,有利于达成一致的认识,从而统一人们的思想,契合时代的召唤。

4.写作要追求时代与“我”的统一: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以辩证的思维观现实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仅传统在变化,现实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写作时,大家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的这些变化,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据矛盾的变化和转移,及时调整自己的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从而实现时代与“我”的统一。如:

古人云:“天行有常,不為尧存,不为桀亡。”《道德经》中亦有“道法自然”的思想。改革开放几十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闯出自己的路子,无数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中国梦的实现终究绕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一味追求建设的高速度,甚至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那便是坏了根基,舍了本钱,若终不晓悔改,便会积微成著,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勤劳的中华儿女在为中国梦奋斗之时,终不忘青山绿水,亦不忘为子子孙孙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更是告诫炎黄子孙:勿忘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道,方为良策。——摘自优秀习作《奋发有为共创中国梦》

这个文段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把发展经济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甚至不惜因此牺牲环境。但时过境迁,在当前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过去的措施只适用于那个时期,条件变化了之后,就要根据需要,采取新的措施,这就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时代的需要与我们认识的辩证统一。

05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催人奋进,“小二黑”们反抗封建婚姻的斗争令人欣喜,“芦柴棒”们悲惨的生活引人同情……本单元的作品展现了革命斗争的不同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走向新生的伟大历程。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结合具体内容,思考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所选的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作品。设置这一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革命传统进行深入思考和认识,将对传统的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因此,写作时应注意和本单元课文的结合。省略号前的三句话,可视为题目给出的提示,即可从《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荷花淀》《党费》中感受“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从《小二黑结婚(节选)》中感受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取得胜利的欣喜,从《包身工》中感受底层民众的悲惨生活,等等。在分角度梳理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然后联系现实,提出核心问题。

此外,在审题立意时要特别关注“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这个主题:“新时代的青年”是对写作主体身份的定位;“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是文章议论的对象;“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是写作者思考的方向与需要解答的具体问题,也就是文章内容的重点所在。而由文章主题可以看出,写作的文体最好为议论文。

佳作示例

悟精神·强修养·立方向

——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文/胡依凡

年仅22岁的刘和珍为争国权,冲在游行队伍的前端,牺牲在反动卫队的枪口下;“左联”五作家,为宣传革命而写作,被国民党逮捕后惨遭暗杀;夏衍为配合工人运动,深入戒备森严的东洋纱厂进行实地调查,终将包身工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正是一代代革命者前赴后继的斗争,才造就了光辉灿烂的革命传统,赢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新时期的青年应该继承革命传统,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将其发扬光大。

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必须熟知革命斗争的历程,领悟革命者的精神品质。

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到南昌起义的枪声,从万里长征的泥泞草地到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从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到天安门广场的红旗飘扬……在革命斗争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汇聚成了不忘初心、不怕牺牲、心怀人民、浴血奋战的伟大革命传统。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今天的青年一代应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继承这些优秀传统,让它们指引我们去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必须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

从星火燎原的远见到遵义会议的决策,从论持久战的眼光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峥嵘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指点江山,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不仅仅是干劲儿、拼劲儿,还有超人的智慧和干事创业的才能,以及由此形成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先辈未尽之事业,完成好历史交给我们的重任,就必须发扬优良传统,拥有高超的智慧,练就过硬的本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更要坚定信念,不怕吃苦,把自己鑄造成掌握科学知识、拥有高精尖技能的人才。

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共产党人之所以战无不胜,就在于他们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原则,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荣传统。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不论得失,不怕牺牲,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一个洋溢活力、充满希望的群体。我们要熟知并践行革命传统,扩大其影响,将其发扬光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用青春的力量去攻坚克难,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点评:文章始终围绕着“新时代的青年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这一核心立意展开论述,主题明确,立场鲜明。文章从领悟革命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坚定奋斗方向三个方面提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具体措施,层层递进,浑然一体。在写法上,主副标题及领起段的使用,使文章层次分明;整散句结合,又为文章在严整的议论中增添了文学色彩。

猜你喜欢
包身工刘和珍
由《记念刘和珍君》看鲁迅先生眼中的刘和珍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包身工》教学设计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包身工》水中水外两面观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自由与权利
一群沉默的羔羊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