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1、NO及醛固酮水平及与肾功能、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2021-04-28 00:48张亚男姚丽娜牛文明来子曼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肾性肾功能原发性

张亚男,邢 岩,姚丽娜,牛文明,来子曼

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肾实质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可并发高血压,进而加重肾脏损伤程度,且与肾脏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而引起水钠滞留,并导致肾分泌的抗高血压物质降低[2]。因此,生物学指标水平在肾性高血压中的表达情况逐渐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视。

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 ET-1)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及机体各组织及细胞中,起到维持血管张力、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可不断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以维持血管舒张度及血管张力[3]。醛固酮(aldosterone, ALD)属于盐皮质激素家族,对调节机体水盐代谢、血压、激素等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旨在探讨ET-1、NO及ALD在肾性高血压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血压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①纳入标准:均符合第2届中华肾脏病学术会议(1985年)修订的临床分型标准,确诊为原发性慢性肾炎[5];均合并肾性高血压;临床资料无缺失;年龄18~80岁。②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前服用过影响ET-1、NO及ALD的降压药、避孕药等相关药物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治疗依从性不佳者,对本研究配合度不高者;由妊娠期或脓毒症引起的高血压。按照以上标准最终纳入肾性高血压60例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0~72(63.51±3.5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4~29(25.14±1.05)kg/m2。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2~74(63.58±3.62)岁;BMI为23~29(25.09±1.01)kg/m2。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44~75(63.61±3.65)岁;BMI为23~27(24.88±0.98)kg/m2。3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组患者均平躺或静卧3 h以上,然后站立位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持续5 min,分离血清及血浆,样本置于-20℃下保存待检。分别检测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creatinine, Cr)、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尿酸(uric acid, UA)水平。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ET-1、ALD水平,仪器及配套试剂盒为郑州安图公司提供的AutO2000。NO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仪器均经过校标和质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相关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正常范围如下:ET-1为43~70 pg/L[6],NO为0.024~0.045 μmol/ml[7],ALD 为151~170 pg/ml[8]。

1.3观察指标 对比3组ET-1、NO及ALD水平,并分析这三项指标与肾功能、血压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ET-1、NO及ALD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发生肾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2 结果

2.1ET-1、NO及ALD水平 观察组ET-1、NO及ALD水平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对照组,且原发性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纳入者ET-1、NO及ALD水平比较

2.2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 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BUN、Cr、Cys-C、β2-MG、UA)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

2.3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相关性 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相关性

2.4ET-1、NO、ALD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肾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ET-1、NO、ALD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854、0.843、0.860、0.993,各指标AUC以联合检测最大。见表4、图1。

表4 ET-1、NO、ALD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肾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图1 ET-1、NO、ALD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肾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ET-1为内皮素-1,NO为一氧化氮,ALD为醛固酮

3 讨论

肾性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疾病发展还可能会发展成恶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差,严重威胁了患者生命健康;由于该病为肾脏系统疾病引起,有学者研究指出,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肾内灌注压降低和肾实质疾病等因素使球旁细胞释放大量肾素,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活动水平[9-11]。近年来,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原发病已成为临床控制、根治高血压的主要目标;同时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保护肾功能。

ALD作为检测心血管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逐渐受到重视;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指出ALD参与了高血压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12-14]。本研究对比了肾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中的ET-1、NO及ALD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ET-1、NO及ALD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对照组,且原发性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与Kunutsor等[15]报道结果一致。NO是一类血管活性物质,分布于肾小球、集合管等部位,是临床公认的血管调节因子,虽然NO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水平相关研究鲜有报道,但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中均呈高表达状态[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ET-1、NO及ALD水平与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BUN、Cr、Cys-C、β2-MG、UA)及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可见ET-1、NO及ALD水平的提高也会引发BUN、Cr、Cys-C、β2-MG、UA及血压水平的升高,进一步证实ET-1、NO及ALD水平参与了肾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分析其原因为肾病显著提高了患者机体内血压水平,进一步加重了肾脏损害,这三项指标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血压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18-19]。ALD的大量分泌可使钠水滞留,不利于血压、细胞外液正常循环从而增加外周阻力,加重了肾脏负担[20]。有学者对比了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ET-1水平,发现肾性高血压患者ET-1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ET-1半衰期较短,仅在1 min之内,因此ET-1的作用有限。但既往研究表明,较高浓度的ET-1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1-22]。

Lee等[23]指出,肾病发展为终末期主要以肾性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为主要诱因;若对肾性高血压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可延缓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ROC曲线分析ET-1、NO、ALD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肾性高血压的预测,发现联合检测的AUC最大,可见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相对较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时间较短且样本量较少,且未对肾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未了解其预后情况;ET-1、NO及ALD水平变化对肾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后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丰富实验方法,并了解这三项指标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以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1、NO及ALD水平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且血浆ET-1、NO及ALD水平越高,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越差、血压越高。提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加强高血压人群联合ET-1、NO及ALD检测,尽早制定诊断及治疗方案,使疾病进展延缓,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肾性肾功能原发性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