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04-28 00:48丁亚楠吴华杰罗建峰杨文敏崔佳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脾氨肽支气管哮喘

丁亚楠,吴华杰,刘 瑶,罗建峰, 杨文敏,李 娜,崔佳欣

支气管哮喘为小儿中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14岁以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达4.63%,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及学习,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1-2]。现临床对支气管哮喘以阶梯性针对治疗为主,其中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治疗效果已被证实,可较好控制患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近年来,有较多研究指出,免疫系统、肺功能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及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3-4]。而小儿免疫系统及呼吸系统器官、功能尚未成熟,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可同时保护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则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研究探讨了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0.8~12岁;均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入院时为急性发作期,发病时间<2 d;无药物过敏史。②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性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及心、肝、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未完整接受治疗或在纳入研究前使用过激素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者。

1.2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1(5.87±1.54)岁。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12(5.92±1.62)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包括止咳化痰、吸氧、抗感染等。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100 μg(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1)+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充分混合后,雾化吸入,每日早晚各一次,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氨肽: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浙江丰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14)1支,溶解后口服,1/d,1周后改为每2天服用1支,连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判断:治疗2周后对2组进行疗效判定[5]:治愈为患儿哮鸣音、憋喘等临床症状消失,受寒冷、运动等因素刺激也未出现上述症状;显效为患儿憋喘、哮鸣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可停用相关药物;有效为患儿哮鸣音、憋喘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需使用药物维持治疗以稳定症状;无效为治疗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未得到改善,甚至上述临床症状日益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比较2组住院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

1.4.2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2组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放置于-80℃的冰箱保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CD4+)、CD8+及CD4+/CD8+水平。

1.4.3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住院时间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见表2。

表2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

2.3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2.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4。

表4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5肺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VC、FEV、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7%。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2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为患儿受到刺激、遗传、药物、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导致气管平滑肌痉挛,刺激腺体分泌亢进而发病[6]。若小儿支气管哮喘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随着患儿的成长迁延为成人哮喘,最终发展为终生疾病,但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如何有效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现临床上关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为主[7];同时小儿支气管哮喘配合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明显减轻患儿的气道痉挛,消除其气道炎症并扩张支气管,促进了患儿通气[8-9]。布地奈德作为高效局部抗炎的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增强患儿内皮细胞的稳定性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过敏活性介质,其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得到了较多临床工作者的肯定[10-11]。但有学者研究指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使患儿出现耐药反应,不利于机体发挥免疫功能,使患儿哮喘复发概率增加,从而导致病情加重[12-13]。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采用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相关症状(喘憋、咳嗽、哮鸣音)改善指标较对照组更明显,与既往文献报道相似[14-15]。提示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既往文献报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失衡在哮喘症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6-18]。脾氨肽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在免疫信息传递、淋巴细胞活化等环节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调节CD4+及CD8+细胞水平;同时可以增加免疫系统杀伤及吞噬功能,使IgG、IgA、IgM水平升高,从而提高患儿的免疫力[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以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佳;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可提高患儿免疫力。付青青和张丙宏[21]报道,脾氨肽联合治疗可抑制过敏性物质的释放,有效防止支气管痉挛发作,有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VC、FEV1、FEV1/FVC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考虑与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起到改善功能的作用有关[22-23]。

综上所述,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其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并改善肺功能,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此外,脾氨肽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对机体炎性细胞水平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免疫干预小儿支气管哮喘提供新方向。

猜你喜欢
脾氨肽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祛白胶囊联合脾氨肽治疗对白癜风患者IL-10、IL-17、酪氨酸酶IgG的影响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脾氨肽联合阿糖腺苷对治疗儿童急性EB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脾氨肽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脾氨肽联合普米克令舒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血清CD4+、CD8+、IgE水平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