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4 种新记录植物

2021-04-29 01:55苏艳杰徐元江兰小中
生物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景天海拔标本

苏艳杰,徐元江,3,权 红,3,兰小中

(1.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西藏特色农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林芝860000;2.西藏农牧学院西南大学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林芝860000;3.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芝860000)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西藏自治区试点工作中,西藏农牧学院普查队对位于藏北高原的索县与藏东南的米林县进行调查,发现4 种西藏新分布种植物,分别为:条叶阔蕊兰Peristylus bulleyi、毛籽景天Sedum trichospermum、光果葶苈Draba nemorosa(变种)和钝叶石莲Sinocrassula indica(变种)。在《中国植物志》[1⁃3]以及文献资料[4]上,这些物种均未有西藏地区分布的记载,现将其报道如下。

1 新记录植物

1.1 条叶阔蕊兰

Peristylus bulleyi(Rolfe)K.Y.Lang in ActaPhyto⁃tax.Sin.25(6):448.1987;Fan Mem.Inst.Biol.Bot.7:130.1936;横断山区维管植物2:2539.1994.

《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种产于四川(木里、稻城、雷波、普格、九龙)、云南(大姚、大理、剑川、鹤庆、中甸、禄劝、武定、丽江、洱源);生于海拔2 500~3 300 m 的山坡林下和缓坡草地[1],花期7—8 月份。通过检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CVH),发现该种植物标本曾采自四川、云南,所属气候带分别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西藏为首次记录,凭证标本采集地:西藏自治区 索 县热瓦乡日日村,东经93°47'35.13″,北纬31°44'07.89″,标本采集号542427130716016LY,生于海拔4 075.4 m的天然牧草地,分布较少。该种植物主要特征见表1,植物形态见图1。

表1 条叶阔蕊兰的主要识别特征Table 1 Main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Peristylus bulleyi

1.2 毛籽景天

Sedum trichospermum K.T.Fu,植物分类学报12:68.图版12:1⁃9.1974.

《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种为一年生草本,无毛,根纤维状,产于四川西部,生于海拔4 600 m路旁草地,花期8—9 月,果期9—10 月份[2]。通过检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CVH),发现该种植物标本曾采自四川,所属气候带分别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西藏为首次记录,凭证标本采集地:西藏自治区索县热瓦乡日日村,东经93°47'31.12″,北纬31°44'12.32″,标本采集号542427130716024LY,生于海拔4 091.3 m的天然牧草地,分布一般。该种植物主要特征见表2,植物形态见图1。

表2 毛籽景天的主要识别特征Table 2 Main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Sedum trichospermum

1.3 光果葶苈(变种)

Draba nemorosa L.var.leiocarpa Lindbl.in Lin⁃naea 8:33.1839;Ledeb.Fl.Ross.1:154.1842;O.E.Schulz in Engl.Pflanzenr.89(4.105):314.1927.

《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种产于东北、内蒙古等地,生于山坡草丛,所属气候带分别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中温带季风气候;模式标本曾采自欧洲北部[3]。

西藏为首次记录,凭证标本采集地:西藏自治区索县热瓦乡日日村,东经93°47'31.12″,北纬31°44'12.32″。标本采集号542427130716024LY,生于海拔4 091.3 m的天然牧草地,分布较多。该种植物主要特征见表3,植物形态见图1。

图1 植物形态照Figure 1 Plant morphology

表3 光果葶苈的主要识别特征Table 3 Main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Draba nemorosa

1.4 钝叶石莲(变种)

Sedum indicum(Decne.)Hamet var.obtusifolium Frod.InActa Hort.Gothob.6.Append.:21.pl.5:3.f.135⁃141.1931.钝叶石莲(变种)Sinocrassula indica(Dec⁃ne.)Berger var.obtusifolia(Frod.)S.H.Fu,植物分类学报增刊1:113.1965.

《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种产于云南丽江县以东金沙江岸,生于海拔2 300 m 处[2],对生境未进行描述,所属气候带分别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西藏为首次记录,凭证标本采集地:西藏自治区米林县缢当沟,东经93°49'36.81″,北纬29°08'36.26″,标本采集号542623150819646LY,生于海拔2 990 m的针叶林,分布一般。该种植物主要特征见表4,植物形态见图1。

表4 钝叶石莲的主要识别特征Table 4 Main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Sedum indicum

2 讨论与结论

那曲市索县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处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多数高山峡谷,较少高山草原于西部比邻,国道317 线贯穿东西[5],属高原亚寒带季风气候。林芝市米林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素有“药洲”之称[6],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该地区植物资源多样性。同时,原记录与此次报道中生境的差异反映了该物种更广的生态幅,不同的气候带则反映了该物种更广的分布区系。

条叶阔蕊兰为兰科阔蕊兰属,该属中的小花阔蕊兰,凸孔阔蕊兰,狭穗阔蕊兰,一掌参,绿花阔蕊兰的药用价值已被报道,其中凸孔阔蕊兰(海拔2 000~3 900 m),药用部位块茎,补肾壮阳,润肺抗痨,也可外用于止血;一掌参(海拔1 200~3 400 m),药用部位块茎,滋阴益肾[7]。随着现代分离鉴定技术发展与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该属部分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不断被报道,故推测条叶阔蕊兰也具有一定的潜在药用价值。

景天科植物多报道有用于各种出血、多种炎症、疮痈疔毒、烧烫伤等的治疗[8],在药物开发方面,已研究产品有养心片、景天三七糖浆、垂盆草护肝胶囊等[9]。因此,推测作为景天属的毛籽景天具有一定的潜在药用价值。此外,毛籽景天等景天科植物有望成为一类非常适宜于屋顶绿化的环保材料[9],能够抵抗多变的屋顶气候环境,如极端气温、大风、空气污染及基质干旱等[10⁃13]。

光果葶苈为十字花科葶苈属,俗称猫耳朵菜,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习惯食用其幼苗。已报道其幼苗期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相对丰富的硫苷[14],具有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功能[15]。其在新蔬菜品种研发方面具有一定潜能。

钝叶石莲为景天科石莲属石莲科石莲的钝叶变种,其原种石莲别名“落地生”,民间习称“八宝、石莲、打不死”。新鲜全草可入药,外用治疗创伤、晒伤(日光)、烫伤(水火),内服可降血糖[16]。随着其化学成分含量鉴定不断报道,发现其在防晒类护肤品及烫伤药与降血糖药物开发上具一定潜力[17]。

以上4 种新记录种分布生境与记载基本相同,生境地土质微生物、水分含量和阳光等可能是影响其分布的关键因子。此外,居群分布海拔与记载有偏差,其中,条叶阔蕊兰群居海拔高出《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海拔800 m,毛籽景天群居海拔较《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海拔低600 m,光果葶苈群居海拔高出《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海拔近2 000 m,钝叶石莲群居海拔高出《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海拔700 m 左右,推测其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更宽的分布生态幅,可能是在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对高原环境有进一步的适应。本研究丰富了西藏地区植物多样性。

猜你喜欢
景天海拔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高海拔的甘南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5种景天属植物耐受重金属锌胁迫差异性研究
景天属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八宝景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海拔地区电子设备散热分析
仙剑3-景天-草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