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策略浅析

2021-05-01 21:55邹金珠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策略

邹金珠

摘 要:文章以福建省将乐县具体实践为例,探究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策略和可行性路径,为推动老区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老区苏区 乡村振兴 经济 高质量发展 策略

中圖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143-02

老区苏区的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学术课题[1],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4月23日至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在福建省三明市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会后的典型经验主要展示了福建、赣南、广东、河北等全国重点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全面振兴促发展的成功做法和重要举措[2—4]。本文以福建省将乐县的具体实践为例,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将乐老区苏区发展现实困境、推动乡村振兴的显著优势及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等方面予以简要探析,仅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一)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的具体体现,是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具体实践[5]。这一科学论断为包括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等在内的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理论指导,成为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5]。

(二)实施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原则性,体现党管农村工作、农村发展优先等重要原则;二是基础性,乡村是我国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三是紧迫性,新时期我国人民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6];四是战略性,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7]。

(三)基本逻辑

老区苏区乡村振兴,既需要深入挖掘老区苏区的区域优势,也需要准确充分继承和发扬老区苏区的“红色”基因,以及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差异化优势。因此,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是,充分把握和发挥好以上三大优势,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才能加快实现,全面完成。

二、将乐老区苏区发展的现实困境

将乐县史称镛州,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西北部,国土面积2241.1平方公里,人口18.73万,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历史地理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和制约,乡村振兴面临诸多发展困境[5]。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不够兴旺,存在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存在县域经济内源性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和资源承接能力有限等问题[8];三是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面临生态治理成本较高、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薄弱,生态环境治理面临较大风险和压力等“生态贫困陷阱”[9];四是新时期农民生活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瓶颈。

三、将乐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显著优势

(一)三国古县、纯客家县的历史底蕴优势

将乐是千年古县。1958年、1988年、2007—2012年的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县共发现商周时期遗址59处,将乐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也可以上溯到西汉初年至元鼎间。县内154个姓氏中,祖地在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的就有145个,占全县姓氏的94%,是真正的纯“客家县”。客家先人与当地土著人的融合中逐渐形成的善于吃苦、勇于开拓等客家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将乐人民。客家文化、祠堂文化、宗族文化等独特文化形态,为将乐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现基础。

(二)龟山故里、闽学之源的人文优势

将乐,是与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号称“程门四先生”、留下“程门立雪”佳话的宋代杨时故里;杨时是我国传统儒学向宋明理学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将乐人民深受其影响,将乐人爱国爱乡、淡泊名利、尊师重教、勤劳诚信,“此将乐风俗之美也”。

将乐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被载入《中国名人大词典》的就有25人,有6位学子考中进士,仅宋代就有4人担任过尚书,他们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将乐文学底蕴深厚,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南词表演之乡”,“将乐三绝”等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都出自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将乐老区苏区精神水乳交融,为将乐老区苏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人文给养。

(三)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

将乐苏区是重要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范围内的一个行政县,也是闽中苏区的首府和行政政治中心,是闽北红军独立师开辟的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核心区域。1984年,经福建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确定,按行政区域划定将乐县老区乡(镇、场)12个、部分老区乡2个、老区村(街)95个;2008年2月18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将乐县为“中央苏区县”[10]。

将乐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42种,大小矿点238处。县内气候四季分明,植被资源丰富,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5.2%,每亩林地木材蓄积量和年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将乐县坚持走生态路、科技路、转型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并重点打造轻合金、精细化工及体育旅游三大产业,县域经济强劲有力。

(四)“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的生态优势

将乐山清水秀,洞美石奇,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是海峡西岸大武夷旅游区的核心景区。自古以来,无数将乐有识之士为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境内森林植被、森林生态系统至今仍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85.2%;解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植树造林,治水改河,种果养竹,治理环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近几年来,将乐县以“深绿一派、清新满邑”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首,并获“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极高美誉。

四、将乐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策略及可行性路径

为加快实现将乐乡村振兴,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产业转型升级方面

一是培育新兴产业。紧紧围绕轻合金、精细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将乐轻合金产业园、旭牧联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半固态技术研究所、轻合金成型先进制造产业孵化园等研究平台建设,形成将乐百亿轻合金产业集群、百亿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百亿高装备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快企业转型。支持将乐金牛水泥、长兴电子等一批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矿产品深加工传统产业企业进行工艺、功能、产品升级改造,引导企业“机器换工”。三是鼓励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和拓展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2年底,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以上。四是加快开发区建设。继续破除无效供给,积极盘活开发区存量土地、厂房设备,着力推进“腾笼换鸟”,积极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有效处置破产倒闭企业闲置厂房,促进园区资源深度开发,创新资源整体招商新模式,促进将乐产业集聚、要素集中、资源集约、壮大经济总量。

(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一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重点围绕将乐轻合金、精细化工等产业,以智能化、信息化等为重点,打造一批合作共赢的示范项目。加快承接一批沿海地区转移产业,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同时,加大与福州为龙头的闽东北都市群、长三角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二是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凸显“以金溪为脉、以绿色为韵”的生态城市风貌,按照“闽江上游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统筹推进片区发展、路网建设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壮大金森集团、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力争到2022年将农林产业打造形成百亿产业集群。

(三)绿色发展方面

一是创造旅游经济效益。要用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品牌,充分发挥玉华洞、龙栖山、百里金溪等资源优势,打造以玉华洞为主体的“观光游”,构建以生态为支撑的“康养游”,发展以人文历史为魂的“文化游”三大板块全域旅游格局。二是创造综合治理经济效益。要用好长期的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综合治理的工作成果,通过强招商、大招商、招好商,大力引进高成长的优质企业,依托现有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创造生态经济效益。2021年5月19日,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领到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空气”变“真金白银”。要用好将乐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空气清新等优质生态禀赋,通过探索企业用能权、碳排权、排污权交易,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本通道,积极探索林票、碳票和碳金融等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老区苏区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庞杂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将乐老区苏区的本地化实践经验,探索了一条初见成效却尚需不断探索、创新的新路,今后还要继续弘扬老区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革命斗志,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拼搏实干、砥砺奋进,按照“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为实现将乐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子晖.不忘初心,习近平的“老区情怀”[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05/31/c_1124569472.htm.

[2] 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典型经验介绍之一福建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J].中国经贸导刊,2021(12):4-5.

[3] 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典型经验介绍之二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J].中国经贸导刊,2021(12):5-7.

[4] 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典型经验介绍之三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广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21(12):7-9.

[5] 萧子扬.革命老区何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治理”——以赣南苏区为考察中心[J].地方治理研究,2020(02):62-77+80.

[6] 崔日明,韩渊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No.385(05):8-9

[7] 马翠,姜海燕.乡村振兴视角下承德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所遇难题与解决路径[J].区域治理,2019(41).

[8] 郑瑞强,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策略优化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6):762-772.

[9] 于开红,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两山困境”与乡村振兴[J].农村经济,2018,(9):16-21.

[10] 张自永.中央苏区研究的学术生长与实践指向[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19(003):108-112.

(作者单位:中共将乐县委党校(行政学院) 福建将乐 3533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