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06 03:11张芷馨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奥氮精神病酸钠

张芷馨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躁狂发作是精神类疾病的常见类型,患者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情绪波动起伏大的情况,容易被激怒,严重时易出现紧张及幻想的精神病性症状,该种疾病发病周期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身体健康不利,使其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近年来丙戊酸钠在临床使用范围极广,相比较锂盐,丙戊酸钠的安全性更高,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患者更耐受,是心境稳定剂的代表药物。然而该种药物单用不易控制病情,使得疾病病程得以延长,增加疾病负担,往往需要辅助其他药物治疗[2]。随着临床对精神类疾病研究力度的加大,各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用于临床,不少学者将其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治疗狂躁症,以奥氮平为代表,其具有起效快的优点,能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3]。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100 例急性狂躁发作的患者,探讨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对患者起到的帮助,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急性躁狂发作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2 月—2019 年2 月,共选取100 例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实施研究,抽取到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及观察组中,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男性11 例,女性39 例;年龄22 ~48 岁,平均年龄(34.12±2.14)岁;病程4 ~60(20.34±7.03)d;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38 例;年龄21 ~50 岁,平均年龄(34.10±2.17)岁;病程4 ~58(20.67±7.06)d。以上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国药准字H20010595,规格:0.5g),初始剂量为500 mg/次,2 次/d,根据病情监测及改善情况增加剂量至第1 周末1500 mg/d,维持剂量在1000 ~2000 mg/d,直至患者病情好转。

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药物外,口服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次,1 次/d,根据血药浓度检测结果1 周后增加剂量至5 mg/次,2 次/d,直至患者好转。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通过杨氏躁狂量表(YMRS)量表评分结果判断[4],其中YMRS 评分减少75 分以上表示患者治愈;YMRS 评分减少50 ~74 分为显效;YMRS 评分减少25~49分为有效;YMRS 评分减少25 分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前3项例数之和/总例数×100%。(2)躁狂症状评分: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量表[5]进行评分,共11 条目,1、2、3、4、7、10、11 条0 ~4 级评分法,5、6、8、9 条目是0 ~8 级评分,即0 ~5 分正常,6 ~12 分轻度,13 ~19 分中度,20 ~29 分重度,极重度30 分以上,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狂躁症状越严重。(3)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如头晕、嗜睡及口干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与78.0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成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狂躁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周后狂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2 周后可见狂躁症状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狂躁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狂躁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第1 周末 第2 周末观察组 50 28.15±6.89 20.41±7.23 14.34±5.84对照组 50 27.78±7.45 21.68±7.42 17.45±6.93 t 0.258 0.867 2.427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第4 周末 第6 周末观察组 50 8.56±5.61 5.12±3.22对照组 50 11.34±5.65 7.89±3.18 t 2.469 4.328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头晕1 例、嗜睡2 例及口干1 例,不良反应率8.00%,对照组出现头晕、嗜睡及口干各1 例,不良反应率6.00%,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躁狂症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出现激惹、情感高涨及意志活动增强的情况,临床一直将心境稳定剂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其能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使得处于兴奋状态的患者保持镇静,常用的代表药物为丙戊酸钠及碳酸锂等,其中丙戊酸钠使用广泛,是一种广谱类药物,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降低神经元兴奋性[6],但疾病急性发作时,需要快速且安全的控制疾病,但心境稳定剂无法快速起效,不适用于兴奋状态的躁狂症患者,且单一使用控制效果有效,使得患者病程得以延长,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得以延长[7]。因此,临床常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多项研究证实,较单一的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更快,可减少疾病复发率[9]。

奥氮平是临床常见药物,对于患者出现的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及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均能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种,能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10],促使前额叶皮质得以释放,能更好地抑制兴奋激越症状,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抗精神病效果[11],具有快速镇静及快速加量的优点[12],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狂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可见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使用,能起到1+1大于2 的效果,同时也证实药物具备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躁狂发作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使用中需定期监测丙戊酸钠血浆药物浓度水平监测。

猜你喜欢
奥氮精神病酸钠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都有精神病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