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扶贫的贵州实践

2021-05-06 08:57王红霞
新西部 2021年3期
关键词:贵州融合旅游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实施文化旅游扶贫是贵州产业扶贫重要抓手之一。“十三五”时期,贵州通过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些地方经验与模式。“十四五”期间,在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要求下,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深度融合、强化各要素产业链发展,必将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根本、最有力、最长远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贵州风景名胜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既为贵州文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对贵州文化旅游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贵州着力文化旅游扶贫,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力促进了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贵州文化旅游扶贫主要举措

(一)文旅融合成为产业扶贫主抓手

2018年是文旅融合元年,随着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陆续完成,标志着在政府层面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为文旅融合一体化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文旅融合迎来新发展机遇,将进一步蓄积和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贵州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统领,着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提高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产生叠加放大效应,通过提质增效助推游客人数持续“井喷”。“十三五”期间,贵州旅游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处于增速最快的时期,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奠定了从文化和旅游大省迈向文化和旅游强省的坚实基础。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强劲,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旅游业主要指标均实现30%以上的“井喷式”增长。2016年以来,文旅扶贫助推1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成功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扶贫成果展,20个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村、黔东南州雷山县等10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在全国书写了旅游扶贫的“贵州样本”。

(二)乡村旅游是产业兴旺的切入点

随着贵州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整体提升,推动农业、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等与旅游深度融合,涌现出“文化旅游+农业+体育”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在营造美好旅游新环境、打造醉美多彩贵州旅游新空间的同时,直接或间接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村容村貌、整体环境的改善,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取得成效,7个县(区)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乡村旅游三个省级标准,38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潜力巨大。

(三)文化扶贫着力提升“智志双扶”

充分发挥文化扶贫扶智扶志作用,贵州先后出台《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从“壮大县域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角度出发,以项目扶持的方式,依托贫困县、极贫乡镇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山地文化等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文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帮助贫困群众成为投入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共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45个,新时代文明活动中心775个;开展感恩教育6074场次,组建民间文艺团队863个,培育文化志愿队伍802支;实施贫困地区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为近8000个贫困村配置文化设备;实施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配置公共数字文化设备。

(四)非遗扶贫着力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全省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省级名录6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为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非遗扶贫,雷山县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探索“培训+订单+企业”合作模式,连续多年举办多彩贵州非遗购物节暨“非遗周末聚”,推动非遗产品销售,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传统民族手工艺项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培育民族传统手工业,实施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培训各类传承人7万余人次。

(五)文化产业扶贫聚焦重点区域

一是着力从制度保障壮大县域文化旅游产业。2016年制定《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实施方案》,按照“省统筹、市(州)推动、县(市区)实施”的工作机制,每年从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二是项目扶持带动贫困户增收。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对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开展文化产业扶贫,近几年累计扶持建成60多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引导扶持建设了一批非遗体验、山地运动、农耕体验、手工艺品、农文体旅田园综合体等项目,这些项目扶持不断增强当地市场主体带动能力,切实促进贫困户增收。三是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采取“股份投、贴息帮、无偿补”等方式,支持各地各单位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挖掘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四是创新文化产业扶贫帮扶方式,积极开发文化扶贫贷款产品。为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贵州省“文扶贷”风险补偿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切实推动文化扶贫贷款项目落地。

貴州文化旅游扶贫主要经验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只有形成产业才能真正彰显魅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树立选准文化元素的理念。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如何将文化成功地与旅游嫁接,选准文化元素极其关键。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将文化与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又可以体验神奇的自然风光。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景区的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征地拆迁、招聘工人、设置公益岗位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发和建设,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设置公益岗位,解决精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拔掉穷根,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乡村产业振兴。

(二)机制创新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

一是管理体制创新。实行“跨区域组合”的管理体制,探索实践“管景区与管社会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区域进行统一的开发保护,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实践探索。二是管理模式创新。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成立旅游开发投资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等公司,做好实体化建设;组建旅游集团公司,以国有集团公司“市场化”运行逐步领衔支撑一定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三)业态创新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引擎

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依托优势资源形成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一是依托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探索“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二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三是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名片,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四是依托山地气候资源、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总之,树立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四)以政策保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结合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在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和文旅扶贫转型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创新制定一系列政策体系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制定政策培育发展壮大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为贵州省乡村振兴开好局发挥引擎作用。

贵州文化旅游虽然已经具有相对规模,旅游景区(景点)总量达到1200多家,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有近4000个,形成了一些文化旅游扶贫可值得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但同时也看到,在规模增长的背后,仍存在文化旅游结构不优、文化旅游层次低、体验性产品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将严重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发展。对此,在“十四五”期间,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作为突破口,强化各要素产业链发展,必将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产业链,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效率

一是创新理念、加速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两者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产业增加值、延伸产业链、融生新的业态,产生叠加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这是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国内外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成功做法。增强融合就是互促共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着具体而特别的内涵,不单单是文化内容向旅游产业的植入,也不单单是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的空间拓展,而是两大产业全方位、各方面、广角度的合作共赢。文化和旅游都是带动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要善于推动两个产业向各自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有机结合,实现两个产业基础资源、生产要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融合,实现理念、载体、市场的共享融通。

二是资源利用,加强融合深度。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两个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原料和内容,也是提高产业融合度和持久发展力的重要基础。在资源融合方面要着力进行系统梳理,根据资源的现状、性质,有的放矢,分门别类地保护、发掘、充实和利用。统筹好尚未开发利用的资源,协调推进,实现资源共生共享。高效利用已经开发的资源。一方面,对于已经产生融合的资源,要推进深度融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既有物理性的融合,又有化学性的融合。另一方面,对还没有产生融合的资源,要找准切入点,加快推动融合发展。着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文化赋予旅游产业以鲜活的生命,大力推动青岩古镇、贵阳孔学堂、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习水土城、都匀秦汉影视城、多彩贵州文创园风景眼等一大批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创新发展。

(二)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文化旅游产业必然要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发展就是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功能定位,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资源,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一个素有“公园省”“文化千岛”等美称的多彩贵州民族文化。贵州民族文化以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民族特色村寨为主要内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都保存完好,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生态博物馆”。

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贵州历史文化厚重,具有独特的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街区,着力快速发展镇远、织金、石阡、福泉等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推动贵阳青岩、安顺旧州、平坝天龙、赤水丙安、大同、习水土城、黄平旧州历史文化名镇,着力将历史文化名村、古镇观光向历史文化体验旅游转变,并与其他新兴业态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把準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洗礼。”要以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为抓手,将发展红色旅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老区脱贫致富相结合,以遵义红色旅游名城为核心,以长征主要行进线路为纽带,串联辐射长征遗址、会址的重要节点,全方位提升和凸显“伟人足迹”“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三大红色旅游主题产品。强化长征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带,探索红色旅游富民的新路径。

(三)着力非遗传承创新,切实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结合贵州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际,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文化传承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积极创建一批保持传统技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保护性生产基地,建设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区,大力发展民族服饰、民族美食、民族医药、手工制品、纪念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鼓励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时尚创意相结合。推动自然遗迹、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渠道。推动民族地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民族地区群众创业就业,以及充分发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助力农民群众稳定增收。

积极鼓励贫困地区人口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计划推动贫困群众致富,培养传统手工艺骨干传承人、手工艺品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广泛动员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艺培训。壮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工艺传承人队伍,优化传承人年龄结构,鼓励开办传承机构、开展传承活动,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文化产业专家对贫困人口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实施培训精准到人,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自信和产业技能。切实加大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大力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引进成熟、知名企业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创意研发和销售,帮助拓展销售市场,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农户稳定增收实现“双赢”。

(四)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茶产业、食用菌产业、蔬菜产业、生态畜牧业、石斛产业、水果产业、竹产业、中药材产业、刺梨产业、生态渔业产业、油茶产业、辣椒产业等12个贵州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做好“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依托本地核心景区景点、以旅游景区“大集市、小货摊”植入为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提升工程,扩大本地名优土特产品的品牌价值,带动生产与销售。

(五)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通过催生新型业态、提升产业价值链、创新商业运营模式,以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达到全面转型升级的目的。“互联网+”是当今各种产业发展的趋势,贵州作为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更要着力文化旅游数字化发展。一是加强与各大电商对接和合作,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文化旅游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统一,形成农文旅商等多位一体融合發展格局。二要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挖掘文化旅游数据资源 ,推进特色文化旅游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 ,激发文化旅游创新活力。三是构建文化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文化旅游数据汇聚整合,推动文化旅游大数据的交流融合,推进文化与旅游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谋划出既有市场又有新意的文化旅游项目。四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服务,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宣传优势,将优质产品或资源传播并销售出去。五是完善乡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在乡村实现收发站点全覆盖,畅通乡村地区快递及物流,使电子商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互联网”不仅能拓宽乡村地区农户增收渠道,更能增强乡村地区农户获得感、幸福感。

(六)聚焦项目,增强骨干企业带动作用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尤其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着力聚焦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一是要特别注重项目策划。借智借力,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认真谋划项目,搭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发布平台;加大策划包装力度,深刻洞悉独特的文化旅游内涵资源,围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策划一批项目;坚持内资撬动与外资拉动并举,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共建、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发展;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招商宣传宽度和广度,为资本快速聚集营造信息通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国有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并鼓励将其相关业务拓展至县、乡镇、村,切实带动农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广“公司+小微企业”“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乡村文化旅游合作社,鼓励骨干企业聘用并培育当地农户,着力帮助小微企业、合作社、农户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运营管理水平能力和拓宽市场渠道,携手共同致力乡村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王超.少数民族文化感知下苗寨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4).

[2]卢世菊, 柏贵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2).

[3]王建华.“一带一路”倡议下青海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互动发展研究——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01).

[4]张春美,黄红娣.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婺源旅游地搬迁移民和原住居民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

作者简介

王红霞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治理

猜你喜欢
贵州融合旅游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旅游
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