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园区经济 打造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桥头堡”

2021-05-07 02:49赵冰琴王文敏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桥头堡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赵冰琴 王文敏

[摘要]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必须率先战略转型,担负起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2019年12月,中共石家庄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发展“四种类型经济”的决策部署,园区经济位列其中。课题组深入解析石家庄市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围绕构建支撑园区发展的产业生态,从最具活力的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切入点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从而引领带动全市跨越发展。

[关键词]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生态;营商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4-0040-05

改革开放以来,园区经济作为改革创新的“特殊试验区”和“排头兵”,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12月,中共石家庄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发展“四种类型经济”的决策部署,园区经济位列其中。面对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石家庄市园区经济必须率先战略转型,担负起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园区经济发挥“桥头堡”作用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提出“三期叠加”,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不仅是前期认识的持续深入,更体现出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取向和价值取向。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衡量标准上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而且要从“增长”延展到“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要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这一内涵。

(二)园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担负着引领示范作用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改革开放以来,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家高新区、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竞相涌现。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园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是园区经济贡献突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中国有各类产業园区1.5万多个,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其中,2013—2017年连续五年间,国家级开发区贡献的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在22.4%以上。二是创新动力强劲。国家高新区的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3.3倍、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45.1%,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为6.5%,国家高新区企业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为31.1%。三是地方各级各类园区以其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产生了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重要力量。以颇具后发优势的合肥为例,合肥市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不到8%的辖域面积,贡献了全市二分之一强的生产总值、六成的财政收入、近七成的进出口总量、超过八成的工业总量。合肥高新区几乎占据了合肥全市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6月底,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累计达35家,其中首发上市企业22家,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企业1家。可见,产业园区以其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拼搏奋斗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风向标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新时代下,有能力担当起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桥头堡”的历史重任。

(三)石家庄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态势良好

石家庄自1991年3月高新区成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和砥砺奋进,园区已经成为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产业转型、科技研发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以“4+4”现代产业为重点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开发区能级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我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22个,其中国家级园区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开发区已达10个,超1000亿元的开发区4个。全市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石家庄高新区居全省国家高新区首位,6家开发区进入全省经开区综合排名30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169个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6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一位;生物医药园区在全国55个以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区中综合竞争力跃居第7位。

二、石家庄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石家庄园区经济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是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变革方面,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大爆发背景下,园区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

(一)园区综合实力不强,亟须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提升”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已经从对产品和服务“有没有”转化为“好不好”,产业园区的主要任务也要从“数量追求”转变为“质量提升”。园区和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园区很少,多数园区知名度低,园区经济综合实力不强。从园区排名来看,园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中所占份额较低,与先进开发区差距十分明显。石家庄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最好成绩是2017年度,排名为第14位,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综合排名为第136位;在2018年度,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100强榜单中河北省有3家入围,分别是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64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76位、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4位,我市园区无一入围;从园区收入来看,在22家省级以上各类园区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开发区10家,其中,超过千亿元的园区只有4家,即高新区、经开区、循环化工园区和鹿泉经济区。

(二)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亟须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

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从“铺摊子”为主转向着力推进结构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石家庄园区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一是产业层次偏低。多数园区依然以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导,如高邑建陶、靈寿建材、矿区焦化、井陉钙镁、深泽纺织等,亟待对这些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二是产业聚集度低,集群效应不明显。各开发区产业门类多,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同质化突出。数据显示,22家省级园区中,入园规上工业企业1142家,仅占全市规上企业的47.5%;将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的分别有9家和8家,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较少;三是产业竞争力偏弱,行业名优企业少,龙头企业支撑力不够。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大型央企等知名企业落户园区比例不高。石家庄市A股上市公司只有16家,数量居中国城市第50位,与长沙61家、合肥45家、郑州28家、济南24家相比,石家庄园区缺乏足够的龙头企业引领;在24家入围2019中国企业500强的冀企中,石家庄园区仅有东旭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入围,且排名靠后(第338位);在33家入围2019中国民企500强的冀企中,我市园区仅有东旭、天山、石药等3家企业入围,分别排在133、155、283位,

(三)创新平台不强,亟须从“要素推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一些园区和企业已经注意到了促进企业创新的问题,并为此制定了相应激励政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整体提升。如,石家庄高新区拥有6个诺奖工作站,29个院士工作站,众创空间3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加速器4个,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共计249家,打造了集“新药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生物医药产业链条,促成4家全国医药百强企业、7家上市企业。

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园区缺少这种支持企业创新的系统性安排,园区的创新平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孵化器、加速器总体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未形成统一的创新平台,难以产生核心竞争力;二是研发机构较少,多数开发区企业未设置专门技术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全国17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我市仅有4个;三是现有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一些专业平台的服务内容还只以咨询、检测为主,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集成攻关能力还不强,科技带动、支撑、引领作用不明显,自我造血功能不足。

(四)开放发展带动力不足,亟须从“自我蠕动”转向“联动发展”

实践证明,唯有大开放,才能大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自我封闭的蠕动式发展,而是相互借势多方共赢的联动式发展。石家庄东出西联、承南接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又有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等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但开放型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与先进地区相比,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明显差距。作为河北省会,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额总体规模不大、优势也不突出。在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石家庄49名,而同为内陆省会城市的郑州16名、合肥25名、长春30名、长沙33名。虽然石家庄位列全省第一,但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开发区开放水平不高。2017年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7.73亿美元,占全市的56%,占全省的8.65%;出口额完成222.25亿元,占全市的41.84%,占全省的10.45。部分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额没有突破,实际利用外资有1个开区连续3年为零,有4个开发区负增长;外贸出口额有6个开发区低于5000万美元,有2个开发区负增长。

(五)营商环境不够优化,亟须从“优惠政策招商”转向“产业链招商”

园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往往采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这就使一些园区形成了重外部优惠政策、轻内生动力培育的路径依赖。在特色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优惠政策招商已经产生边际递减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注重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招商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近年来,石家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营商环境便利指数在全省各地市排名第一,2019年“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被作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但是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却表现欠佳。一方面,在各种机构推出的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都相对落后,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对35个直辖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排名中,石家庄2017年第33位,2018年第35位,位列最末,城市招商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当前我市一些园区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还停留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层面,而浙江、重庆、贵州都已经在进行产业生态的培育,围绕产业需求提供最具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

三、解放思想,重点发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地区发展好不好关键看产业,产业发展好不好关键看园区。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承担着“桥头堡”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围绕构建支撑园区发展的产业生态,从最具活力的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切入点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从而引领带动全市跨越发展。

(一)解放思想,守住底线,大胆试,勇敢闯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是形容自贸区的特定的九个大字,石家庄市园区经济的大发展尤其需要这一精神的指引。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相关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人才缺乏、基层干部创新能力和素质不高等,但分析对比先进省市的经验发现,凡是中央大政方针中要求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领域,先进省、市的监管部门不管国家部委是否已经发文都会闻风而动、提前介入,对省、市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对应实施了改革创新行为开展督促和问责。反观我们,基层单位或职能部门如果主动响应、自主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了某些政策,往往会被查问“是否有上级文件的依据”“其他地方有无先行”,没有就会被监管部门叫停甚至问责,而落后地区往往在“一停二看三通过”中错失一次次发展良机。

因此,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理念的高质量发展。园区作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有必要将“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大胆试、勇敢闯”的发展理念赋能园区经济,以解放思想为引领、制度创新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内,在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四条底线的前提下,可以在高新区、经开区、循环化工园区、鹿泉开发区等四个千亿元级园区率先开展试点,不仅要切实落实和不斷完善《石家庄市党政机关容错纠错办法》,还要大胆奖励勇于制度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人员,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化成果。

(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长期以来,石家庄市园区经济受制于内陆型城市思维束缚,在开放发展方面略显保守。如果说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可以更多依靠自身力量取得较好发展成绩,那么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则更多需要借力发展,需要以宏大的空间发展战略为支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一方面,园区要紧紧依靠和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主动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以做强做精做优高端商贸、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生态环保等特色产业为纽带,构筑起同频共振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立与长三角、粤港澳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及时将先进理念和新兴技术转化落地。另一方面,园区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保税区、冀中南智能港等,探索搭建多元开放型经济平台,为园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提供集成化、专业化服务,探索形成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双向开放格局。

(三)聚焦现代产业,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现代产业是园区经济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园区竞争越来越从最初的企业竞争、产业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园区要登高望远,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石家庄市园区要围绕其主导产业,以“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引领,引进“高精尖”,打造全产业链、高价值链和核心创新链。一方面要从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各种创新要素协同发展。可探索成立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创新生态联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原始创新主体、中介机构作为服务创新主体、金融机构作为融资创新主体、终端用户作为需求创新主体等的作用,形成合力,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链。另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由政府引领搭建价值共赢型创新生态系统平台。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其他组织机构给予资源支持,为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提供互补性资产,共同助力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它们提升创新能力和获利能力。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资源分享,让渡部分权益的方式与其他创新主体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四)着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围绕产业链打造系统服务集成商

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之间已经由早期“九通一平”的硬环境竞争走向“新九通一平”的全方位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系统服务等越来越成为竞争利器。园区多数处于有主导产业但产业链不完整的发展阶段,亟须进行“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链培育和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型园区建设,因此,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主要工作就是树立产业链招商理念、围绕产业提供最具比较优势的系统营商环境服务。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变过去简单依靠提高办事效率、微笑服务等初级层面的营商环境改革来推动工作,要针对园区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融资、技术、市场、人才等薄弱环节,搭建起人才服务、创业培训、风险投资、公共技术、技术交易等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链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产业链招商队伍。招商人员对产业生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园区产业生态的完整和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生态招商人员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园区产业链发展现状,准确定位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可以吸引具有相关产业背景的人员加盟招商队伍,或试行招商市场化,委托专业招商引资机构。长城汽车成功落户日照就是园区和专业招商引资机构成功对接、默契配合的结果。

(五)以人为本“筑巢引凤”,构筑产城融合体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产业的高度、园区的高度和未来的发展。园区凭借其特有的现代产业优势、市场活力优势、创新涌现优势等集聚着大量的各类优秀人才,园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需要创造人才辈出的体制机制。合肥的后来居上就是依靠人才集聚。截至2018年,合肥共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和55所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个,院士工作站47家,博士后工作站111家,全市集聚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108人。

因此,要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人才成功和企业成功的地方。一方面探索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即人才引进与服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创业与投资、人才公寓与人才养老公寓建设、人才教育与培训等五大板块,为人才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还要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探索构建“上管老下管小”的无缝式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产城融合体生态系统。目前,石家庄市部分园区发展情况不理想,“产城分离”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园区内越来越多的楼房、工厂拔地而起,却在规划建设中没有做到配套先行,缺乏产业配套、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融合度较低,引才留才困难,产业园区发展因此缺乏后劲。随着园区承载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园区要合理布局金融、商贸、教育、医疗、体育、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开发区商业综合体、新型邻里中心和消费品综合市场等,提供更加舒适方便、和谐宜人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缉慈.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J].规划师,2011,(9):5-8.

[2]许安明.扎实推进园区产业链建设 助力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J].湖南日报,2019-09-15(3).

[3]王敏杰 刘坤.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J].江苏商论,2019,(6):48-50.

[4]李妍.基于统计调查的广东高新区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6):170-176.

[5]李继凯.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需要全面创新 [DB/OL].(2018-01-17)[2021-03-01].http://www.xinhuanet.com/chanye/2018-01-17/c_112226877

[6]许爱萍.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新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J].产业开发,2019,(6):65-71.

责任编辑:邓小龙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石家庄市社科专家培养项目(2020zjpy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冰琴(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王文敏(1989—),女,河南台前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桥头堡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金银潭医院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站在“桥头堡”探究“因果链”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桥头堡”上海的五大机遇
武冈市:打造农村综合服务“桥头堡”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