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取材课程设计

2021-05-08 06:35冯志寅苏丽萍吴怡娴陈邬锦赵雨欣董娟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理科规培住院医师

冯志寅,苏丽萍,吴怡娴,陈邬锦,赵雨欣,董娟娟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全国统一标准,普遍面临着规培学员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医学人文素养不高的问题。如何将大学书本中的理论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使规范化培训学员快速入门;如何弥补规培前不同层次学员的知识水平,以提高规范化培训的同质性,是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重要问题。

病理大体标本取材是病理诊断的第一步,是临床病理医师的基本功,也是保证准确完成病理诊断报告的前提。 目前,我国仅少数医院的病理科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标本规范化取材标准[1]。 病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医院医疗质量的标志[2]。 病理医师培训过程中取材的课程设计及实施将为培养合格的病理医师,提高我国病理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需求分析

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各科室有责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员提供最新的临床理论知识(包括最新的疾病诊疗指南及相关的疾病诊疗规范等),促进学员自主学习[3]。 为更好地了解病理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取材课程的实际需求,先行对该院病理科22 名规陪学员(已完成规培8 人,正在规培6 人,即将入科规培8人)开展小型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构成见图1。

该次调查中不同阶段的规陪学员构成较为均衡,所有学员在进入病理科规培前均没有任何取材经验或相关知识累积,且都认为本科期间病理学课程的知识不足以应对临床取材工作,因此多数学员认为有必要开展阶段性及系统性的取材培训(73%)。临床工作中任务重、时间紧,学员对取材培训形式是线上(如微课视频)自主学习,还是线下(如讲座、总结指导等)授课的支持率相差不大,但考虑到尽可能地提高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多数学员不反对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课程培训模式(86%),认同把临床取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入阶段性培训课程中作为案例讨论(95%),随后根据取材培训内容设定一些考核或测试(77%)。 见表1。

2 课程设计及实施

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员们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邀请病理科高年资医师录制规范的取材示教视频作为线上学习内容。微课具体内容包括取材概述;个人安全防护,取材室环境安全及病理废弃物处理;冰冻标本取材示范及注意事项;30 min/学时,共3 学时,见表2。 课后练习附10~15 道选择题,用以检测学习效果,巩固重点、加深记忆。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分享至医院网络资源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可生成二维码方便规培学员随时扫码进入学习,自由安排观看时间。

基于高年资病理医师的指导,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外科病理取材图解指南》作为规培学员的基础学习教材。线下课程设置40 min/学时,共10 学时。中级及以上职称病理医师作为主讲教师,学员每天参加2 学时取材课程,之后跟随病理医师在取材室进行实操,共计5 d,具体课程内容设置情况见表3。 由病理科高级职称的医师组成专家组,负责规培学员取材课程的通过性测评。 完成取材的线下培训课程及考核合格后,开始独立完成取材工作。

图1 病理科参与问卷调查的规培学员构成情况

3 课程效果评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需要医院规培基地的重视,带教老师的协作与学员的不懈努力也是培养优质医学人才的必要条件[4]。 教学是病理诊断医师成长起步阶段的催化剂[5]。为检验教学效果,全面了解病理科医师们对取材课程设置的效果评价,在QQ 工作群面向全员(共45 人,包括所有在职医师及规培学员)开展了关于此次取材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的网络投票活动。投票观点共4 个:“学习系统规范的取材课程获益良多”“取材课程的设置利于临床病理科工作开展”“取材课程现采取的教学方式效果值得认可”“取材课程的设置应该持续发挥打基础的作用”,分别统计支持率和反对率。投票显示:支持以上全部观点的人数占70%以上,说明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取材课程的开设是有必要的,并且有一定的收获。 见图2。

表1 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材课程的需求调查[n(%)]

表2 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线上取材微课内容设置

表3 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取材课程内容设置

图2 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材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网络投票结果

4 讨论

规培学员刚入科时专业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欠缺[6]。取材课程的开展是符合临床病理规范化培训学员实际需求的,系统规范的取材学习是培养合格病理医师的必经之路。该次研究设计了线上线下不同模式下,取材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及反馈,教学效果得到认可的同时,也提示以往有些规培基地简单地将入科学员分配给住院医师,跟着带教医生直接上班的传统“师徒”模式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临床医生往往忙于繁重的日常工作,专门讲解的时间精力有限,而学员们在没有专业经验的情况下,大多只是模仿带教医师的操作流程,对操作细节及原理认识不到位,一些不好的个人习惯或知识误区也会被“模仿”习得,为日后临床工作留下安全隐患[7]。 这都将无益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合格的临床病理医师及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的宗旨。

医学专业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8]。 有研究表明:整理总结取材过程中易漏取或误取的经验教训及取材细节制成PPT,讲解分享给其他医师能有效提高科室整体取材能力[9]。 为更好地改善取材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学习互动。 引导规培学员之间及“学员+住院医”之间开展小讲课,每次20~30 min 不等,充分利用日常闲暇时间分享学习心得和病理知识新进展,共同进步、增加学习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此外,每一个临床病理标本都关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这要求规培学员取材过程中不容有失,因此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仍需大量的高年资病理医师起到示教及把关作用[10]。 然而,在全国病理医师数量目前整体短缺,临床病理标本却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取材课程和实操带教,平衡教学需求与工作任务,即保质保量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又能培养专业素质合格的临床病理人才;即能解决短期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点问题,又能建立长期有效的规划或指导性意见;依然需要广大病理学者不懈的努力和更深入的探索实践[11-12]。

猜你喜欢
病理科规培住院医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QQ远程协助功能在医院病理科的应用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结缔组织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