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1-05-08 06:35黄秋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概念图护理学导图

黄秋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五科,广东广州 510120

中医护理学是高等护理学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主要涉及中药学、中医诊断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护理专科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常用中药的功效、中医诊疗思维、特点、基本内容等,为其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1-2]。高等护理院校中,对于中医护理学的相关教学课程学时设置较少,教学的时间有限,且学科难度大,使得护理专科学生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时,存在一定的难度[3]。 概念图是Joseph D.Novak(美国康奈尔大学)等人,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概念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是知识组织和表征的工具, 能够将某一主题的相关改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之后使用连线,连接相关的命题和概念,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意义关系标注在连线上[4]。概念图的主要特征是层级结构、交叉连线、命题、概念等。 思维导图是由Tony Buzan(英国头脑基因会总裁)所提出,是研究脑神经生理科学,分析人们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和笔记习惯等中形成,是一种能够对发散性思维表达的图形思维工具,主要是由图片、符号、线条等形象的相关手段,来对思维方法呈现,以关键词为中心,通过绘制图的方式,更加分层次、有结构放射和相互关联的呈现,从而更充分、更深层次展示丰富的信息[5]。 为探究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以2019 年7—12 月护理专科学生100 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传统讲授教学以及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法结果,以此总结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护理专科学生100 名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50 名,该院伦理委员会已许可该次研究。

实验组中,年龄18~22 岁,平均(19.52±0.25)岁;男3 名,女47 名。 对照组中,年龄18~22 岁,平均(19.47±0.30)岁;男4 名,女46 名。 对比两组护理专科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护理专科学生均接受中医护理学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即以授课老师为中心,通过教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实验组则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法,即根据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具体特点,结合章节知识的相关特点,有机结合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将其应用于护理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能够清晰将概念、命题间的相关逻辑关系表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中,更好地融入新知识,更加适用于原理、改变等关系复杂知识的教学中[6]。 思维导图能够激发护理专科学生对思维的整理,以思维过程呈现的方式来促进护理学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好理清思维脉络,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回顾,更适合应用于逻辑思维较强的教学中[7]。 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课前准备 组织教师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思维导图的意义、概念、背景、绘制方法相关制图软件,以实例引导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设计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案。 教师培训后,为护理专科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优点,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中医护理学的课前预习、课中比较、课后复习,在下课前,布置下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护理专科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相关预习笔记绘制。

1.2.2 课堂导入 根据教学的内容,对护理专科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其讨论思维导图笔记,教师通过概念图来对思维导图的相关教案展示。在教学反馈时,由小组组长按照思维导图讲述,其他学生提出相关的意见,并相互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概念图,进行总结和评价干预,引导护理人员理清相应的思路, 强化实践和理论内容的记忆,提高教学的效果。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应注意:①主体处于中央,具有清晰以及醒目的视觉效果;②从主题中心不断向外进行分支的扩散,每一个分支均是与主题有关的要点,通过关键词来对分支的内容表达,最好对关键的动名词、名词利用;③以不同数字、图案、颜色、箭头等,来对知识要点修饰,从而更好地表现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类型;④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把控相关的教学内容,从点到面启迪学生,分层次在概念图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将整个概念图中的视觉空间、图像、色彩等安排情况,重点强调出来;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思维导图进行示范教学,并讲解相关的重点,嘱咐护理专科学生快速将学习的要点记下,并与概念图相结合,进行总结。

1.2.3 课后笔记 课后专科护士归纳、 整理相关的知识点,完善个人的思维导图,将每次教学的内容,在图文并茂、层次分明的彩图上进行浓缩,从而更好地进行总结、查阅、理解记忆和复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专科学生对教学认同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更好地理解复杂知识、有利于整合知识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新颖等;分析两组教学成绩的差异性,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即代表教学效果更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认同情况分析

实验组护理专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更好地理解复杂知识、有利于整合知识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新颖等教学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认同情况比较[n(%)]

2.2 教学成绩分析

实验组护理专科学生的教学成绩为(91.23±6.33)分,对照组护理专科学生的教学成绩为(81.62±6.78)分。 实验组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6,P=0.001)。

3 讨论

中医护理学涉及的内容较多,护理专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以传统教学法实施中医护理学的教学,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选择更加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实施中医护理学的教学。

知识结构是专业实践和学习在头脑中,尤其是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往主要是通过原理、概念描述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此种方法,不便于知识结构的记忆、优化和修改[8-9]。绘制概念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即是大脑想法、知识等碎片优化和整理的过程中,可根据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中的相关功能特点,将其在教学环节中应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整合,并理解相关复杂的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成绩[10-11]。

该研究中,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联合干预的实验组护理专科学生,其教学后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更好理解复杂知识、有利于整合知识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新颖等教学认同率均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应用,可提高学生教学的认可度以及教学的成绩。 概念图、思维导图均属于可视化的认知工具,其能够将枯燥的信息以规律的图画、图形展示出来,相较于词汇,图画、图形的感染力更强[11-12]。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绘制的过程中,能够增加理论教学的可视化元素,不仅能够增强创造力,协助记忆,且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师生间更加融洽的互动[13-14]。 概念图、思维导图属于新型教学方案,学生在对概念图、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知识信息学习,更好地理清学习的思路和概念,建立知识框架体系,由传统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 教学中,组织护理专科学生学习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来绘制图,提高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强化其合作意识[15-16]。

综上所述,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应用于中医护理学的教学中,可促进护理专科学生教学认同度的提高,且可提高教学的成绩,有着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概念图护理学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概念图在中学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