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及效果探究

2021-05-08 06:35高静芳李冬英翁蓓彦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护士长骨科

高静芳,李冬英,翁蓓彦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应室,江苏常熟 215500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医院各个科室的病情诊疗提供无菌器材以及敷料等,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十分重要[1]。 该部门的管理治疗会直接对临床医疗诊断造成影响,减少医院出现的感染事件,已经成为医护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做好院内的高质量消毒灭菌,能够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2]。所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内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和修正条例,加强管理,确保各项不同物品能够安全地在临床上使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率[3]。该文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4—10月、2018 年5—12月收治的400 例患者,探究在进行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时应用强化管理的效果,分析对医院感染控制造成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实际的操作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的研究分成两个时间段,一是为2019 年4—10月,对该院手术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应用强化管理方案进行分类,列为实验组。另一组为2018 年5—12 月,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对手术骨科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列为对照组,各200 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日常工作中做好设备的消毒和分类,不需要额外进行操作,对于手术器械进行分类、回收、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环节,各个环节由工作人员进行自行监督,最后进行统一检查。

实验组采用强化管理操作进行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建设 在开展计划时,由护士长带头建立完善的质控小组,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内环境、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的处理,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各项管理治疗。护士长需根据不同的骨科手术器械制定合理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统计计划,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全面统筹。 而质控小组需要与护士长进行交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能够保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根据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设置相应的对策,并积极探讨。在开展计划时,由护士长带头建立完善的质控小组,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内环境、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的处理,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各项管理治疗。 护士长需根据不同的骨科手术器械制定合理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统计计划,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全面统筹。而质控小组需要与护士长进行交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这样能够保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根据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设置相应的对策,并积极探讨。护士长在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循环时,应当做好人力资源的调配,做好奖惩制度,使人力资源能够最大化发挥其效果。

1.2.2 实际操作 对于精密度高且尖锐的骨科手术器械,无法浸泡在水中的器械,或者利用仪器无法清洗干净的污染或者血渍等,需要采用手工清洗,由工作人员对上述无法机洗的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采用手工清洗可以保护好骨科外来手术器械,且针对器械存在无法处理或者在清洗的过程中会出现危害到机器的物质进行清洗,确保清洁到位,且还能够让清洗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内容的器材进行适宜的清洗。

1.2.3 总结阶段 在完成一季度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后,根据检查结果来分析不达标的具体因素,或者还未解决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归类为遗留问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在讨论期间,应当经由具有高年资且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其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改变的方式来对管理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检查的时候需要采用相应的检查灯对打包台进行全面的照射,确保包布质量良好,倘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包布出现破损的情况,则立马将包布进行更换,不可采用修复的方式。 而在对不达标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后,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内的医务人员在开展各项活动时,需要将不达标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纳入持续质量改进的日常活动中,并格外注重不达标因素。 而在开展各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操作时,需要格外注重这类较为敏感的状况,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影响达标率。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消毒合格率、 感染率、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医护满意度情况调查:一级:不满意(30分及以下)、二级:一般满意(31~70 分)、三级:非常满意(71 分及以上),总满意度计算公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护满意度95.00%相较于对照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明显更高,但实验组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感染发生率为0.50%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在科室中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应送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由专门人员进行灭菌,随后返回各个科室,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内的无菌器械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疏漏,会引发院内感染,会进而对治疗患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工作误差将引发医院安全隐患,供应中心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消毒供应的流程、物品检测、消毒灭菌技术、无菌物品储存和管理、微生物的科学实验、院内感染控制等。消毒供应中心是对手术骨科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的部门,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清洗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消毒、储存以及发放等,且还需要进一步控制感染,就需制定好消毒供应室的规范操作标准[4]。 对手术骨科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管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如果疏于管理,那么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导致不良结局的产生,例如感染等,不利于患者恢复健康[5]。

表1 两组器械的各项指标对比[n(%)]

消毒供应中心是进行内部杀菌消毒的重点科室,为各科室提供敷料、无菌器械,防止治疗患者出现交叉感染风险[6]。 科室的工作质量与诊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环境管理时,需要设置好相关的规章制度,每件物品都需要存放在相对应的区域和位置, 且日常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做好管理和检查,定期对物品进行检查,且还需不定期抽查,确保每件物品都在相对应的位置[7-8]。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需要对各项已经处理好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管理,保证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状况良好且储存良好。需要阴凉处储存的设备应当保持避光处理,而需要保持干燥的设备需要避免将其放置在潮湿处。

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将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整理,然后列出计划再实施,最终检查实施的效果,管理成功的则纳入标准,管理失败需要在持续质量改进内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由医护人员共同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在后续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调整[9-10]。

持续质量改进法在应用时包含计划、操作、总结3个方面[11],而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护理人员参与其中,充分做到了全员参与的状况。 在持续质量改进循环中将防控安全隐患问题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不断改善其管理方式,这样能够强化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循环模式属于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12],这种管理方案使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据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中各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在进行处理后,其合格率大大提升,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意识,确保无菌物品提供的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综上所述,选择强化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内手术骨科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可做好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与包装等,提高物品灭菌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护士长骨科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