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2021-05-08 07:31王丽琴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有效性

王丽琴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努力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本文主要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对历史课堂的要求,并分析和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构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45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明确做到教学理念合理化,教学方式科学化,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讲解,引导和激励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并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有任务,能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而更有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对高中历史课堂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深入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操作性高、明确性强为教学要求,设计符合高中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然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而将教学目标和课堂历史知识点有效结合。

2.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历史教材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充分挖掘课本内容,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清晰的理解,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搜索相关的课外资料,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讲解,让学生具备将课本内容和课外资料相结合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料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并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进行自由的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1.理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要求下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事件带来的经验,在真实的场景中回顾历史,并在分析歷史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在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顺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熟记于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有目的的教学,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每个学期的总目标,其次,再根据学生实情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况,将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并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有目的、有内容且有灵活性的教学。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明确向学生表述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课堂的重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和掌握,进而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祖国统一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继续进行情感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预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一国两制政策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意识到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之后,对本知识点的主线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朝一日能为祖国的统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精神。

2.推进新课导入,培养历史观念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知识是取之不尽的,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丰富的课外资源并推进新课导入,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内,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外搜集,凭借多媒体的特点搜集丰富的知识资源,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充,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推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中积极学习,不能像以往一样单纯进行直线式的讲课,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让学生做到与时俱进。

例如:在学习各种历史重大转折点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反向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例如,拿破仑战争走向终结的滑铁卢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让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假如说这些历史事件是相反的结果,对世界都有哪些影响,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的去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想象,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还可以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讨论历史事件时,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例如,清朝时期在北京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之后,李鸿章到底是爱国忠诚人士还是丧权辱国的罪人呢?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不能一上来就盖棺定论,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学习中去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寻找身边史料,学会细节实证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历史资料去探索,并学会细节实证,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或者在图书馆的历史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历史资料中去进行分析和整理,提高学生的细节实证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历史资料中进行针对性地阅读,进而得出一定的结论,使学生更加尊重历史史实,培养学生意识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根据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制定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究,提高学生的细节证实能力,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維能力。

4.深挖教材内容,提升时空观念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非常复杂的,各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很多学生在观念的表现中都有些差强人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个清楚的联系,还要培养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意义有基础的认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时间建模,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将时间置于大历史观念之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的时间主干,然后再在实际教学中慢慢地将具体历史活动的时间点填充到历史时间轴上。然后在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当时的历史时期,历史年代,并结合大历史的背景,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合理地分析,让学生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对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形成时间建模,久而久之,在不断的时间构建中,学生就可以形成简单、直接的时间观念。在帮助学生构建时间建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形的形式,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例如,为学生画一个时间轴,或者画一个结构网,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成熟的结构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5.巧用网络资料,促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实的历史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判断。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解释,这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解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尊重历史,在真实的历史资料中进行解读,这才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在历史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搜索和整理,通过网络上的历史资料,去分析客观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学会解释历史,这是历史学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之一。其次,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历史活动在当前特定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历史解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思考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观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性,只要保证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是尊重历史的,那么解读历史的过程中存在多元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历史真相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增加历史的包容性。所以说历史解释要遵循应有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的客观合理的评价,教师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并在课堂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策略,理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任务,推进新课导入,培养历史观念,寻找身边史料,学会细节证实,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提升时间观念,巧用网络资料,促进历史解释,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毕春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索[J].新课程(中),2016(2).

[2]宋宏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

[3] 朱李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下),2018(9).

[4]郑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6).

[5]李金城.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1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浙江 义乌 32200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标有效性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