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

2021-05-08 07:31包安
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包安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兴趣点都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性会促使其对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等学习会出现很大不同,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要正视差异,采用差异教学法,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此角度出发,解读了差异教学的内涵与特点,探究了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121

体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为实现精准教学,落实教育公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差异教学法,要关注兴趣差异、认知差异、技能差异、素质差异等,在认识差异教学内涵与特点,认识教学落实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究有效实施策略,提高初中体育整体教育水平。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解读

所谓差异教学,就是在班级和课程相等的前提下,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分层教学,分层指导。与传统教学理念相对比,差异教学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展开的教与学,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技能水平、个体素质等划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结合学生锻炼的实际需要安排相关内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

2.特点分析

差异教学是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方法,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学生是教学主体。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设定教学计划,实施针对性教学,不仅可以构建和諧的师生关系,还转变了教学角色,为调动学生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第二,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都是根据教来变化的,而差异教学,是基于落实人本理念为前提,是基于学为前提,在学的过程中进行教,教与学的主体和客体都是随时变化的,在这一变化中,每一个人都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者,可以有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实施的重要性

1.能够促进个性发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统一的,是以教师为主,教材为本进行的教与学,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潜能,还会降低体育教学质量,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而差异教学法是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展开的教与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不论是教材的运用,还是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自身素质进行安排,不仅可以促进个性发展,还可以培养自主性、主动性,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能够构建和谐关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差异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传统教学中,体育课时少,学生与教师沟通很少,再加之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落后,在一刀切、大统一教学中,教师很难了解所有学生需求。而差异教学法,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多样化教学,不仅可以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在精准教学引导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其教学落实的重要性。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开展的有效措施

1.认识兴趣差异,营造锻炼氛围

兴趣是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学生学习兴趣不同,对内容的理解、感悟也会不同,故此,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落实差异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差异为前提,在了解兴趣点的同时,依据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促使其能够自主、主动地进行锻炼,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例如,在进行跑步教学时,其中涉及短跑、中跑、长跑、接力跑等多项内容,在教学开展之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交流群中,以跑步项目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跑步项目,然后围绕兴趣点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女生大多选择接力跑的项目较多,故此,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时,便可以依据兴趣为前提,按照女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分层,然后以分层合作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接力跑竞赛活动,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如男生选取长跑和中跑的比较多,故此,针对这一兴趣点,在教学实施时,便可以按照男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先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同样以分层合作的方法为辅助,在跑道上设置障碍点,在增加难度,丰富锻炼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锻炼积极性,发挥差异教学的育人价值,鼓励学生互帮互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培养体育健康行为素养。

2.重视认知差异,进行分层引导

受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方式或者先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种认知差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认知差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制定教学方法。

例如,在训练立定跳远时,对于优等生而言,在理解起跳姿势、起跳腾空、落地缓冲等技能方面,消化会比较快,故此,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在教学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各个阶段相应的配合呼吸方法为主要内容,如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等。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要将教学放在重难点解析上,重点讲解训练学生的协调用力的能力,采用蹍跳步的方法,用左右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的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在训练身体协调性的基础上,提高对立定跳远各个技能的理解,提高锻炼质量,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各个技能的讲解上,逐个击破,从起跳时的站立姿势,到最后的配合呼吸法等,为提高学困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其播放微课视频,进行动作分解讲解,在直观播放的基础上,提高自主锻炼的兴趣,促进对技能的掌握。在尊重认知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能力的提升,进行分层引导,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培养体育认知素养,增强锻炼积极性。

3.关注技能差异,提高运动水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运动水平,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是基础。由于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影响,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落实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技能差异,认识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从体育锻炼实际出发,设定体育技能培训内容,实施弹性教学管理。

例如,在教学足球项目时,作为一项对抗性项目,是在不断奔跑中进行的,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考察学生对时间、空间、方位、距离等判断,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应变能力。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其中涉及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头顶球、掷界外球等基本技术,故此,在教学运球技术时,有脚内侧运球和正外脚背运球等技术,对学困生而言,在进行技术讲解时,可以从慢跑单脚或者双脚交替运球为前提,在体会推拨球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两队,对面站在足球场端线处,第一人运球至对面端线,将球交给对面第一人,依次进行直线运球练习。对于中等生而言,在训练运球这一技术时,由于技术掌握不牢固,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球上,而忽视了场上的情况,以至于不能完成传球和射门等活动。因此,在训练时,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球抬头观察的习惯,以障碍运球的方法为辅助,开展运球绕杆往回运动的活动。对于优等生而言,他們对脚内侧运球和正外脚背运球等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进行技能锻炼时,要重点放在变向运球技术上,让学生注意身体重心和球路变化的结合,按照两人一球做一过一练的方法为辅助,引导运球者做变向运球,或者一组在圈内运球,另一组在圈内站立或走动,要求运球人尽量躲闪开走动的人,练习运球中的躲闪能力。以此来促使学生协调身体重心和球的变化。通过关注技能差异点,进行分层引导,分层设计训练内容,促进对技能的掌握,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4.探究素质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都是采用的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标准,不仅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还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个性发展,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实现差异教学,教师要认识学生的素质水平,根据素质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提高锻炼自主能力。

例如,在教学篮球体育项目时,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自信心强,享受运动,乐于运动,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技术,有运动兴趣,但是往往会有依赖心理,需要依靠他人引导,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自信心差,不愿意运动,不相信自己。故此,面对素质差异而言,在教学时,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开展“强强对决,王者争锋”的活动,引导其进行对决竞赛,以篮球为奖励,在竞争比赛中,引导其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培养竞争精神。对于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而言,可以以游戏教学法为辅助,开展叫号运球的游戏,根据人数的多少,确定圆的直径,在场地上画圆,参加游戏的队员面向圆心站在圆上,并一至三报数为一组,有几个组就在圈内放几个球,当游戏开始时,同学顺时针跑动,由教师发出数字信号,如3,各组3数地立即跑至圈内拿球,开始逆时针方向沿着外圈运球一周。通过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激发自主参与兴趣。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而言,可以以小组合作为辅助,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等人数进行平均分配组合,开展合作竞争赛,在生生帮扶、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运动自信心,让学生享受锻炼的乐趣,在锻炼的同时使其收获友谊。通过素质差异的探究分析,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针对性引导的过程中,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实差异教学,不仅可以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体育品德、体育认知能力、体育健康行为等良好素养。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体育教学,重视差异教法,尊重兴趣差异、认知差异、技能差异、素质差异,在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创优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洪君慧.浅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76):118-119.

[2]富登虎.初中体育课堂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125-126.

[3]傅江波.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开展策略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0):11.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有效学习策略校本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2020]PLG306).】

(作者单位: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甘肃 华亭 744100)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