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危机视角下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1-05-11 03:41顿春垚李双龙刘薇祎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食用油粮油全球化

顿春垚,李双龙,张 川,刘薇祎

(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 恩施 445000;2. 恩施自治州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恩施 445000)

粮食与食用油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命脉,自美国政府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以来,世界粮食与食用油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2020 年初,受国际经济格局及运行方式改变影响,国际粮食与油料市场出现逆全球化波动。国际上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采取了限制或禁止出口粮食的措施,这些措施与非洲飞蝗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综合影响下,国际粮食和食用油市场出现了“紧平衡”状态。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遭遇寒流和经济运行阻滞增长的持续影响,国际粮食与食用油市场有进一步收紧的趋势。

2019—2020 年中国粮食与油料供给总体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 384 万t,中国谷物和口粮的自给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报告,中国粮食库存持续高位运行,近几年粮食安全基本可以保证。另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 年8 月17 日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1]预测,到“十四五”(2021—2025 年)期末,中国将出现粮食缺口,缺口数量约为1.3 亿t,因此中国粮食未来仍可能面临安全挑战。与粮食不同,中国食用油长期依赖进口,据王瑞元[2]研究表明,2018/2019 年度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总供给量为3 913.8 万t,食用油的自给率为30.1%,食用油对外依存度仍在持续上升,由于中国食用油依赖进口数量甚大,因此在逆全球化危机冲击下,解决国家食用油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

木本粮油是中国粮食与食用油市场的必要补充,中国木本粮食产量目前尚无专门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如表1 所示),以甜柿、红枣为主的木本粮食,2018 年产量约为1 050 万t,木本油料中,2019 年油茶籽产量约为265 万t,中国木本粮油在国家整体粮油市场占比较低,且其市场定位主要为中高端食品。近年来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迅速,产量连年攀升,由于木本粮油树种耐瘠薄、适生范围广、产量相对稳定、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小,在全球化危机下,木本粮食与木本油料可以作为兜底产业对粮油安全进行支撑。在全球化危机大变局下,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将会遭遇可以预计的挑战,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1 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可能面临的挑战预测

1.1 木本粮油树种种植面积可能出现区域性波动

目前中国木本粮油栽培种植一般位于山地丘陵等地貌条件,部分是在耕地上发展,其中以退耕还林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木本粮油林多位于坡地,这部分发展木本粮油的土地具有耕地的历史属性,在农民的思维定势中,这部分已造木本粮油林的土地完全可以逆转成为耕地。在粮食缺口风险影响下,国际粮价上扬已经不可避免,中国对于粮食的种植面积势必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发展和拟发展木本粮油的土地有被挤占的风险。同时由于木本粮油发展周期长,投产慢,往往需要5 年以上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若国际粮食与食用油价格上涨,可能同时刺激粮油价格及蔬菜等产品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刺激农户和相关经营组织放弃木本油料林,改种其他谷物类、薯类或蔬菜。因此在粮食缺口可能不断扩大的风险下,市场调剂作用将会以周期较短、产量较高的农作物挤占木本粮油发展空间。

表1 中国粮油供应量及木本粮油供应情况 单位:万t

1.2 木本粮油市场可能出现短时间疲软

受全球化阻力增大影响,国内外各产业复苏过程缓慢,尤其因为部分国家经济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中国商品进出口受到巨大影响,进一步拖累了国内的工业经济和其他行业,人们的收入存在降低的风险。短时间的经济不景气,引发个人购买力下降,市场消费力下降,部分木本粮油产品因为价格定位为高端市场,与其他粮油产品相比价格处于劣势,木本粮油产品销售可能因此出现阶段性疲软,因此全球化危机有影响整个木本粮油市场的风险。

2 危机下中国木本粮油产业的应对方式

中国木本粮油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面对全球化危机,应该树立“开源—节流”双重意识,不断增加木本粮油整体产量,为国家粮食与食用油安全提供底线保证。

2.1 开源

木本油料既是中国粮油市场的重要组成。又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必须产品,中国木本油料种类繁多,大量潜藏在深山的野生植物资源未被开发,许多潜力巨大的木本粮油资源尚未形成稳定产业,如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的山桐子等树种,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高,虽有一定规模种植和传统食用习惯[3],但种植加工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没有形成产量。一些传统木本粮油树种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粗放,良种推广应用不足,单位产量的潜力未充分挖掘,如核桃在中国发展多年,但目前国内南方各省市核桃产业普遍发展水平不高,单位亩产量无法达到丰产水平;油茶是中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在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已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本,但由于技术推广较慢,“良种良法”应用不足,单位产量始终无法达到理想水平。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分布着大量野生、半野生木本粮油资源,这些资源潜藏在深山之中,长期无人进行采集与管理,如武陵山区的板栗等木本粮食,大量野生资源无人采集,直接掉落腐烂。

中国丰富的资源具备使木本粮油“开源”的基础。一是要深入开发挖掘新的木本粮源、油源树种,对潜力巨大的木本油料树种加快配套技术研发,促进产品与产业早日形成;二是加大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力度,加强传统木本粮油树种的经营管理,促进核桃、油茶、甜柿等木本粮油树种提质增效,使即将进入和已经进入挂果期的木本粮油林提质增效,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值;三是适当引导与探索野生、半野生木本粮油产品的采集,畅通采集、销售渠道,使之成为中国粮油库存的增量。

2.2 节流

自21 世纪以来,中国居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物质文明逐渐丰富,在科技研究、精细化管理等推动下,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下,居民饮食习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餐饮领域的浪费现象逐渐显现,中国餐饮行业公认的粮食浪费率约为10%,据王灵恩等[4]对拉萨市餐饮食物消费研究调查,人均发生在餐桌上的浪费达到15.5%。同时,2019 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为25.1 kg[2],折合每日每人消费量约为68.77 g,也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25 ~30 g/d 的食用量,食用油超量添加、超量食用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这种不良饮食结构不仅对食用油造成了浪费,更有害人体健康,极易造成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另外,由于粮油产品采收、加工、储藏技术粗放,在粮油加工储藏过程中损耗极大,因产后处置不当,国内农户收储过程损失粮食7%~11%;每年因过度加工,损失粮食75 亿kg 以上[5]。在木本粮油中这种因加工技术粗放导致的浪费十分突出,国产油茶籽含油率约40%~50%[6],但通过冷榨加工残油率约8%以下,通过土法压榨残油率更高,虽然油茶饼粕还可进一步加工提取油脂,但生产成本较压榨要高出许多。

因此在生产加工与饮食习惯调整上开展“节流”对于木本粮油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粮油产业发展,维护粮油安全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改变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倡导健康节约的现代生活方式,减小对粮油产品的浪费;二是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小食用油的每日摄入量,适当控制饮食,以期节约粮油和保持健康;三是加快技术革新,在木本粮油的生产加工、仓储环境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研究和应用新技术减少木本粮油产品在采集加工及储藏环节的损失。

3 讨 论

中国已经明确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抉择,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背景下,通过开发优质粮油产品满足市场,可以满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木本粮油除具备一般的营养价值外,还富含各类维生素与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健价值[7],是满足国内市场高质量需求的代表性产品。在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木本粮油产品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木本粮油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危机下,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遭遇了许多挑战,但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又处于绝佳的地位,下一步可从加强木本粮油基础性科学研究、推广优良技术、调整全民生活习惯等方面不断提升木本粮油产业的竞争力,维护中国的粮食与食用油安全。

猜你喜欢
食用油粮油全球化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巧存食用油不变质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