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中的应用探讨

2021-05-11 05:32卓嘎赤列措姆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品管圈内科药品

卓嘎,赤列措姆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西藏日喀则 857000

医院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 其中医院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而在安全管理范围内,药品的安全管理则是重中之重[1]。现阶段,呼吸内科患者年龄普遍大,疾病种类多且比较复杂,同时患者的病程比较长且在治疗期间所用药具有多样性等一系列疾病特征,护理工作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从而造成呼吸内科的药品管理工作难度持续增加[2]。 在药品安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的管理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且解决日常的问题,积极推进药品管理工作质量持续且有效改进,使得呼吸内科的药品管理更加有效,各大医疗机构普遍开展具有理想效果[3]。该文研究分析了品管圈应用在2018 年3 月—2019 年7 月该院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现状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品管圈实施前后选取该院收治的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各35 例为研究对象。 上述患者均为呼吸内科疾病。对照组35 例,其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为22~56 岁,平均年龄(39.0±1.5)岁。 研究组35 例,其中男24 例,女11 例;年龄为23~57 岁,平均年龄为(40.0±1.6)岁。 应用品管圈前的50 名药品管理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 将应用品管圈后的50 名药品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4 人,女26 人;年龄为22~40 岁,平均年龄为(31.0±1.5)岁。 研究组中男25 名,女25 名;年龄为21~40 岁,平均年龄为(30.5±1.4)岁。 全部药品管理人员的管理年限为2~6 年,平均年限为(4.0±1.3)年,两组患者和药品管理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的药品安全管理。

1.2.2 研究组 进行品管圈管理。 其步骤包括:(1)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 组员包括1 名辅导员、1 名圈长以及10 名圈员,其中包括1 名主治医生、1 名主管护师,6 名护师及2 名护士,圈长职责为组织圈活动,归纳总结活动状况,圈员的职责为整理、收集圈活动的相关资料。

(2)确立主题,拟定活动方案。 召开圈活动会议,组员们利用头脑风暴法根据科室目前出现的问题,首先制定出急需解决的多个主题,之后依据其具体情况实施评价和投票,将该次改善科室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主题上报审批,通过后实施,并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

(3)根据现状,设定目标。圈成员查检呼吸内科的科室药品管理情况,依据具体问题,提出改善目标。

(4)原因分析和确定要因,其主要是从人、物、环、法4 方面对主题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①人:医生习惯性的开具医嘱。 ②物:药盒外表相似,无明显区分标志,药品形态也类似,极易混淆。③环:备用药品种类多且储存空间比较小,无法满足药物的需求。④法:开具医嘱的流程不具规范化,具有单一的药品质控方法,质控人员检查工作出现疏漏。

(5)根据原因拟定与实施相应的对策。 ①改善具有单一性的传统药品管理方式,成立药品质量检查组,实现专人负责,每月制定现存的药品有效期目录和下月过期药品的情况。 ②改善药品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种颜色实施分类,运用视觉冲击法,可以使得护士迅速且有效地找到相应药品。 具体分为:绿色(呼吸系统);红色(心血管系统);黄色(消化系统);蓝色(其他);紫色(抢救药品)。 ③药品标识清晰,规范药名、剂量和有效期等标识内容。④特殊用药应用“提示卡”,如避光保存、药物减半等,能够警示护士。⑤改变传统用药习惯:规定除抢救外,科室内常备药品应该依据医嘱发放使用,减少护士药房取药的工作量。⑥遵医嘱出院时间,减少退药、停药等多余药品的产生。⑦加强培训护士药品的识别能力,将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同种药品不同剂型及形似的药物进行展示宣传,增强对护理人员关于药品识别能力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制作简单易懂的药品标识,利用宣传栏进行展示,以便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核对和学习,同时对患者增强宣教。

(6)总结结果。圈长根据每个阶段进行总结,分析未达标的因素,根据未达标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对于新发现的问题,圈长需积极制定药品管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药品管理质量。 主要包括药品管理、药剂调配、药品分发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

②对比药品效期不合格、摆放不规范、记录不规范、医嘱执行错误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出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③对比满意度,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为百分制。 90~100 分为非常满意,70~89 分为基本满意,7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药品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人员药品管理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管理人员药品管理质量对比[(),分]

组别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 团队协作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 值P 值81.5±6.2 97.0±5.5 12.130<0.05 81.5±6.0 98.0±5.5 12.591<0.05 75.5±8.0 90.7±4.5 11.982<0.05 80.0±7.0 93.7±5.0 11.364<0.05

研究组的不良药品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管理人员不良药品事件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现代药学服务和过去单纯的药品管理工作具有极大的差异。 所以,应利用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多种方法持续提高药品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理论知识以及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持续增强药品管理质量,避免和减少药品管理工作中失误事件的发生。药品管理与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具有直接性的关系,而药品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琐碎性,所以,医院中的高质量的药品管理工作成为医院顺利运行的主要保障之一,同时也尽可能保障患者安全。

品质管理活动(QMA)其根本目的是在临床护理中持续且有效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服务水平,极大地改善医护人员的形象。品管圈(QCC)是品质管理活动(QMA)的主要部分,因为品管圈管理具有规范、理想效果的特征,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5]。

品管圈(QCC)在药品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有效地规范用药行为,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首先确立主题,对其进行实际的医生医嘱时间、药品领取流程、药品标识和备用药品保存方法和数量等方面进行调查,随后收集汇总资料。设定改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之后依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6]。

在未实施品管圈之前常常根据医嘱进行发放使用,增加了护士去药房取药的次数和护士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还增加了退药、停药以及出现出院患者存在多余药品的情况。 实施品管圈活动,加强临床医生、护士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 运用科学化的分析方式,完成设定目标,获得良好效果[7]。 通过会议座谈的形式可以集中或者个别进行培训练习的形式改进工作,用愉快的氛围进行现场管理,让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容易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药品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药品管理、药剂调配和药品分发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质量。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药品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药品事件的发生率,使得药品管理更加安全有效,在品管圈管理下可以加强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规范了患者的自备药的知识教育,使得患者满意度增加,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8]。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更具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9]。

经过该次研究显示,将品管圈应用于药品管理、药剂调配、分发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呼吸内科的药品安全管理质量,且临床中减少了一系列不良药品事件的发生,表明品管圈管理在呼吸内科的药品安全管理中具有极大的有效性。并且在实施品管圈后,制订了更加完善的药品管理操作流程,还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护士的护理措施[10]。 让护士积极主动学习基础知识、护理常规操作流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通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了护士可以参与管理的模式,提高了呼吸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减少了呼吸内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与此同时,安全且有效的呼吸内科药品安全管理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认可度[11]。在药品管理过程中,药品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学习法律知识之后,并鼓励大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自身的服务水平持续提高[12]。

综上所述,品管圈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效果,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品管圈内科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