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报告会有助于中国西部地区医院的科学研究

2021-05-12 02:33马新春马艳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5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医学院医务人员

王 轶,曹 戌,马新春,张 英,马艳艳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耳鼻喉科, 北京 100730; 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3.耳鼻喉科;4.儿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医学院附属医院除承担日常繁重的医疗救治工作外,还承担了教学和科学研究(简称科研)工作,培育医学人才是医学院附属医院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与医疗质量密不可分。中国西部地区与内地地理空间的阻隔,加之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限制了西部医务人员与内地和发达国家医学同行的直接交流,造成中国东、西部医疗水平的差距。提升西部医疗水平,减少跨省医疗需求,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做好西部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能够部分弥补医疗和科研水平的差距。笔者通过对某西部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学论文发表情况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入了定期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s,JCs)的教学方法[1],鼓励医生精读和汇报文献、选定课题、撰写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西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在职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研究生组成人数、病房总床位数、以及全年全科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与北京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在职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研究生总人数、病床数、及2020年全科发表论文情况进行比较。

2021年1月至2月利用网络在青海某医院耳鼻喉科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每周1次JCs;协助选定具体的课题,进行文献检索、学习;注意收集、总结临床病例资料,撰写论文。比较采用JCs教学法前、后2个月耳鼻喉科在职医护技文献阅读情况。

2 结果

调查发现2020年西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与北京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护技总人数之比1∶2,1年内发表论文数量比1∶8;人均发表论文比约1∶5,两院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1)。

表1 西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某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耳鼻喉科人员组成、床位和发表论文情况Table 1 Comparement of personnel composition, beds and published paper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t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 medical college in Western China and that in Eastern China in 2020

采用JCs教学法前后2个月,人均文献阅读量由1篇增长为3.2篇,阅读速度、英文水平提高较快,幻灯制作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目前医学论文正在写作中7篇,已经完成论文4篇,正在投稿。

3 讨论

JCs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2]、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 PAL)[3]和团队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4]等教学法在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多,也是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合适的教学法既有助于更新医学理念、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又可以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科研思路。医、教、研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为各级医院输送医学人才的重任,教学、科研工作更是不容忽视。医学论文是医学研究结果的总结,论文的发表有利于同行交流经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改善临床诊治水平,同时能扩大医务人员、医院在业界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医疗、科研水平,也影响着医院在全国的排名。

本调查发现西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与北京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在医护技人数、年发表论文数量、人均发表论文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本调研发现西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务人员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务人员相对不足,工作强度过大,学习时间少:该医院系省内最高级别的两家医院之一,承担全省患者医疗服务工作。2020年,全国多数医院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诊治人次减量,然而该院门诊量、手术量依然有增无减,人均床位数多,而且患者病情较内地患者病情严重。医务人员每日病房、门诊满负荷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加点,闲暇时间短,无固定的医学理论学习和科研时间;2)多数医务人员缺乏对科研的了解,缺乏对医-教-研关系的认识,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的信心;有些医务人员希望参与科研,但不知科研从何开始、如何开始、怎样观察、收集、整理、分析临床数据;3)科研硬件条件不足:即使对科研有兴趣,但是科研基础设施设备不足,难以开展某些研究工作,使得原本构想的科研计划不得不放弃。论文的写作,尤其是发表论文一般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没有基础研究数据,没有先进的医疗检查、治疗设备,不容易撰写热点研究论文,论文发表的可能性不大,容易让人失去信心;4)医务人员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相对较低,科研训练较少;5)没有教学、科研监督激励机制:繁杂的临床工作后的疲惫,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奖励机制,使人容易放松自主学习,忽视经验总结,忽略论文的写作。

针对以上困境,本团队采取如下对策:1)利用网络平台,灵活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JCs,从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进展开始集体学习,逐渐了解耳鼻喉科疑难病、罕见病的诊治进展,使常见病的诊治理念得到更新,逐渐加强对疑难病、罕见病诊断治疗的了解,尽量让患者不出省就得到准确高效的诊治,为患者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医务人员的信心,提高医院的知名度;2)与医务人员谈心,了解其对科研的想法和困难。尽管目前基础医疗设备不足,难以短时间内解决,但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临床研究。从讲解文献检索的方法开始,带领指导青年医务人员精读文献,积极参与JCs。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和兴趣特长,协助其选定具体的课题,进行文献检索、精读、学习,注意收集、总结临床病例资料,定期交流学习进度,撰写综述或论文;3)耳鼻喉科疾病与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相关联时,以耳鼻喉科医生为主检索文献,联系其他相关科室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教学,加深对疾病的整体的认识,提高医疗质量;4)了解高原特色疾病,关注常见病在高原地区的特殊表现,收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性疾病资料,进行总结,指导临床的特殊处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例如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时出血较多。对这些病例的观察、总结写成论文,对平原地区同行给来自高原的患者手术前准备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5)对于疑难病例,难以靠自身条件解决时,可借助远程会诊平台,连线国内相关专家,指导西部疑难病、罕见病的诊治,对西部医务人员也是不可多得的教学机会,这样学习的效果远胜于向北京转诊;6)鼓励青年医生到发达地区医院进修,进一步提高科研、临床水平;7)建立JCs出勤监督机制,提高JCs质量,吸引更多的科内外同行主动参与,共同进步。JCs激发了科研和写作的热情,目前相关医院的医生已经写出4篇论文,准备投稿。

综上所述,JCs教学法能促进医务人员对医学前沿的了解,结合临床科研、论文撰写,改进医疗理念。JCs教学法可以作为促进西部地区医院科研、医疗水平的有效方法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医学院医务人员
新乡医学院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你得了“晕屏症”吗?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