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21-05-12 02:29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设备科广东湛江52404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装备专家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设备科 (广东 湛江 524043)

内容提要:目的:探索构建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效能。方法:基于医学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和平衡积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业务与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初步拟定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向省级医学装备行业协会专家发布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确定4个维度指标和26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应用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广东省粤西地区七家综合医院的医学装备管理水平,结果最高分91.702,最低分71.354,平均80.025。结论:开展以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医学装备管理效能评价,通过以评促改,可以持续推进医学装备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促进科室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

医学装备是医院开展临床服务、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先进程度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低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医学装备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医院管理层的格外关注,但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学会均没有出台相应的学科运作标准或指导性规范,各医院之间医学装备管理职能存在较大差异[2]。医院层面对医学装备职能管理部门的考核评价大多局限于部门满意度调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个人年终述职等,少数医院从规范化管理、医学工程人员工作量化绩效考核、医学工程科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性探索[3-5]。本研究基于医学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和平衡积分卡理论,探索构建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

课题组通过查阅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医学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文献资料,组织技术分析、讨论和专家访谈,从财务、客户、业务与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初步拟定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6]。

1.2 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专家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介绍,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第二部分为医学装备目标管理评价指标草案专家打分量表;第三部分为专家信息:包括专家姓名、职称、工龄、所在医院名称、医院等级;第四部分为专家自评量表。

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专家打分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量表,分值从1~5分,分值越高,表示专家对草案指标的认可程度越大。专家权威系数由专家根据表1判断依据对专家的影响程度和表2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两方面开展自我评价。

表1.专家指标判断依据量化表

表2.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

1.3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

第一轮专家咨询时,向专家提供研究背景资料,让专家对四个维度的指标草案进行打分,并对评价指标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第二轮专家咨询时,删除第一轮均值低于3.75和变异系数大于25%的指标,并根据专家建议,重新修订指标,再次请专家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打分,同时要求专家从“判断依据对专家的影响程度”和“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两个方面开展自我评价。

为避免医疗机构之间管理职能的差异影响专家对维度重要性的判断,问卷调查只要求专家对指标层进行打分,维度的重要性由课题组根据绩效管理中“先效后绩”的原则,对其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业务与流程、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并以此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2.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本研究所咨询的专家均来自省级医学装备行业学会专家。在第二轮咨询回收问卷中,来自二甲医院3人,三甲医院14人,职称均在副高及以上。其中副高职称12人,正高职称5人,平均工龄(26.8±8.0)年。

2.2 专家积极程度

第一轮专家咨询,发出问卷20份,回收问卷18份,专家积极程度90%,有效问卷100%;第二轮专家咨询,发出问卷18份,回收问卷17份,专家积极程度94.4%,有效问卷100%。两次问卷调查的专家积极程度均超过90%,符合问卷参与积极程度的要求。

2.3 专家权威系数

专家权威系数由判断依据对专家的影响程度(Ca)和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Cr=(Ca+Cs)/2。第二轮问卷调查咨询专家Ca均值为0.95,CS均值为0.87,Cr均值为0.91。专家权威系数Cr高于0.9,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内容比较熟悉,专家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omas.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并引入科学的定量计算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因素对判断结果的影响,从而给出最优决策方案[7]。本研究所构建的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4.1 构建判断矩阵

在德尔菲专家咨询中,由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课题组根据专家打分表,统计各指标平均分,并运用两两比较法构建判断矩阵,用yij表示判断矩阵Y中第i个指标对第j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其标度赋值参考Saaty1-9标度法,如表3所示,同时yij与yji满足yij=1/yji。

表3.1-9标度法

根据表3的赋值规则,构建两两判断矩阵Y=[yij]n×n。其中,业务与流程判断矩阵由于评价因素较多,为了使标度更具有均匀性,将指标按得分平均划分为5个刻度区间[8]。在相同刻度区间的指标,在构建两两判断矩阵时,标定为同样重要,标度值为1,其余判断矩阵,由于评价元素较少,以元素个数作为最大标度值。

2.4.2 权重W向量计算

根据方根法,利用式(1)计算特征向量W,具体步骤如下:1)将判断矩阵列向量归一化,得到yij;2)将yij按每一行元素求积Mi;3)计算Mi的j次方根,4)将归一化后得到Wi。

2.4.3 权重一致性检验

通过判断矩阵Y得到的特征向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此来验证赋值是否合理。首先用式(2)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其次用式(3)进行一致性检验。式(3)中CI为一致性指标,CR为一致性比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如表4所示。

表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如果CR的最终计算结果小于0.1,则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符合要求,其权重具备有效性,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做恰当的修正。本研究根据图1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其中R-(B1 B2 B3 B4)为维度矩阵,R1-(C1 C2 C3 C4)为财务矩阵,R2-(C5 C6 C7 C8)为客户矩阵,R3-(C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C21)为业务与流程矩阵,R4-(C22 C23 C24 C25 C26)为学习与成长矩阵,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5。

表5.一致性检验结果

从表5得知,本研究所构建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权重计算结果有效,由此,构建出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均值得分、变异系数统计、维度权重、指标权重和综合权重统计结果见表6。

表6.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统计结果

2.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应用

应用本研究所构建的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对广东省粤西地区七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医学装备管理自评,指标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应分值为:优秀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2分,医院综合得分按式(4)计算,其中Wi为第i个指标的综合权重,Ki为第i个指标的评价得分值,综合得分满分值为100分。

七家医院自评结果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得到低排列依次为:A医院(农垦综合三甲)91.7020分、B医院(地方综合三甲)84.8020分、C医院(地方综合三甲)82.7100分、D医院(高校附属综合三甲)80.2480分、E医院(地方综合二甲)75.9220分、F医院(地方综合三乙)73.4360分、F医院(高校附属综合三乙)71.3540分,评价结果与实际管理情况吻合,说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讨论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首次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组织的使命和愿景转化为目标,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9]。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全员参与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实践当中,卓有成效[10]。

近年来,随着国内专家对目标管理研究的深入,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组织内许多目标难以具体化和定量化;目标管理偏向于短期目标,对长期目标贡献不大;目标单一、稳定,缺乏灵活性,导致组织运作缺少弹性。平衡积分卡以组织的战略和愿景为核心,从财务、客户、业务与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衡量组织对战略目标的贡献,使组织能够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业绩成果和长效驱动机制、硬性客观指标和软性主观指标之间达到平衡,有效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11]。

本研究基于医学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合理引入平衡积分卡作为指标设计工具,从财务、客户、业务与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定量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系统、全面、客观。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本研究不再单一地关注某一评价指标,而是更加关注整体评价结果,强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注重工作的计划性、时效性和工作质量,并通过建立长效驱动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和考核,不断提高医学装备管理效能,促进医学装备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临床使用安全有效,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升医学装备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

4.结语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实,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等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以医学装备目标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医学装备管理效能,并通过以评促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组织结构,规范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持续推进医学装备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作用,使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方向,不断增强员工的集体参与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促进科室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装备专家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致谢审稿专家
防晒装备折起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