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师为生活划出一个“欲望的边界

2021-05-12 19:58梁辰
南方人物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木木二姐整理

梁辰

因为职业特殊,时尚博主“西门大嫂”有300多双鞋。木木和团队会先把它们都摆出来,然后根据款式、颜色和常用度重新码放并收纳到衣帽间

整理师木木曾服务过一个家庭,东西多到只能用“垃圾场”来形容——两百多平米的空间,三代同堂六口人居住,从阳台到屋里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了物品,大多是不实用的杂物——积攒多年的旧纸箱、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东西、囤积在床和柜子下面的快递空盒子......

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家里有老人,木木一般不会强行断舍离,而是通过改造柜子的隔层、布局,添置收纳工具,留存下更多的东西,但也要划出一个边界——木木称它为“欲望的边界”。“我会问客户,这些纸箱是用来卖还是日常使用。然后根据全屋的整体布局,留出一定的空间,比如20公分的柜体来放置纸箱,这个空间既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又不会显得乱。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我会建议他卖掉。最终客户会发现,一大摞纸箱可能只能卖5块钱,不值得囤积这么久。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生活习惯会慢慢地改变。”

交换空间

2021年1月15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示了一批新增的职业工种,整理收纳师名列其中,它被纳入“家政服务员”类别下,由此成为国家承认的正式职业。

其实,整理师这个行业在国内已悄然发展了近十年,木木作为这一新兴行业的先行者,已经帮助上百个客户整理过房间。她在社交平台的自我介绍是:家居博主、空间管理师、整理归纳师。这也代表了她对这一行业的认知——横跨室内设计、空间规划、家居陈列和整理收纳等多个领域。

她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交换空间——在不能换更大的房子和大动干戈搞装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室内的布局和框架,增强秩序感,让每个家庭成员清楚自己都有什么东西,每样东西放在哪。“整理服务的价值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让人们的生活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木木说。

除了物品多,缺乏边界感和个人空间感也是许多家庭的现状,特别是人口较多的家庭——孩子的钢琴在爸妈房间、玩具堆在姥姥屋里、女儿和妈妈的衣物掺杂在一起……木木一般会先从整体上做一个空间划分,让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互相之间不会有太多影响。她服务过的家庭,过半年或一年再去维护,虽然没有走时那么整齐,但基本的框架一般都还在。

整理师铉悦(左)在侯姐家整理儿童房。铉悦从业4年,之前是个全职妈妈,现在女儿上学了,她利用空闲时间上门整理

衣服已经分类装入收纳箱

儿童房整理前后对比。侯姐的女儿放学回家看到自己房间的变化,十分惊喜,还要跟着妈妈学叠衣服

儿童房整理前后对比。侯姐的女儿放学回家看到自己房间的变化,十分惊喜,还要跟着妈妈学叠衣服

买、买、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购愈发便捷,“买、买、买”成为一种潮流。家中囤积的物品越来越多,居住空间难以承担激增的物品量,这加剧了人、空间和物品之间的矛盾。

木木发现,她服务的客户大多都是不停地买——没有就买新的、找不到也买新的,很少有意识地去整理和归纳已经有的东西。

她曾遇到一位女性客户抱怨自己没有白衬衫,结果在衣柜最底层发现了一个真空收纳袋,里面装着二十多件白衬衫,有几件还挂着吊牌;曾在整理厨房时,发现了冰箱里已经存放五年的冻肉;曾从满满两抽屉的药品中筛选,最后只剩下一打创口贴没有过期;还曾在衣橱里发现了客户遗忘在兜里的十多年前购买的五万元理财单据。

刘媛在女儿刚出生时曾有过一段疯狂购物的经历。每逢网上促销,就下单尿不湿、手口湿巾、隔尿垫等婴儿用品。现在女儿快五岁了,家里还有囤货。孩子穿小的衣服、玩剩的玩具、自己淘汰又舍不得扔的衣物都堆在妈妈家,自己家里继续添置新品。妈妈近年来跟刘媛一起住,方便照顾小孩,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想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搬回自己家住,但那里已经变成了“仓库”。

趁着妈妈外出旅行,刘媛请来了整理师,为妈妈的衣橱重新归纳整理,但必须遵照老人的习惯——“一件都不能扔。”当衣柜深处的披肩、丝质连衣裙、崭新的旗袍一一摆出来时,刘媛感慨良多——妈妈本来是个讲究穿戴的时尚老太太,這些年因为带孩子只穿运动服了。“上门整理是我给妈妈的一份礼物,让她体验一下最新潮的服务,也是对她辛勤付出的犒劳,希望妈妈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刘媛说。

谁在买单

二姐入行四年,做了第一单之后,她就知道自己不会再做托管式的上门整理。“不只是乱,还特别脏,衣柜里都是灰,厨房到处都油腻腻的”。而且工作起来特别琐碎,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上门的那个客户家有一千多双袜子,二姐叠袜子就叠了四天。相比给客户提供一个服务结果,二姐更愿意教给客户整理的逻辑和方法,和他们一起动手,于是转做服务咨询和就业培训,目前已经帮助三千多名整理师做过行业分析和入行指导。

“有人说我们是高级家政,但我们比家政可累多了。白天去客户家里实地考察、测量和沟通,晚上出设计方案,第二天去采购柜子和收纳用的物料,接着马上就要带团队入户服务,”木木认为整理师的工作是对脑力、体力、智商、情商的综合考验。

蔡蔡和團队在刘媛家服务。首先是把所有的衣物都从衣柜和抽屉里摊出来

蔡蔡和团队在用午餐。上门整理一般都会持续几天,期间整理师的餐食由顾客提供,有时跟顾客一起吃,有时叫外卖

整理后的衣橱。趁着妈妈外出旅行,刘媛请来了整理师,为妈妈的衣橱重新归纳整理,但必须遵照老人的习惯——“一件都不能扔”

目前,整理业还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有的按工时计费,但更多的是按照家里柜子的延米数收费,一米收费大概1000元左右。通常一个团队两三人到十几个人不等,根据工作量,短则一两天,长则十几天完工。服务的范围涉及全屋的各个角落——衣橱、卧室、厨房、儿童房、书房等。

2020年12月,留存道管理学院与新浪乐居财经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的整理服务,从一线到三线城市,80后都是消费主力,占六成;90后紧随其后,占两成。整理委托人的职业背景,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企业高管、企业家、企业白领和程序员。

木木的客户大多是艺人和博主等高收入群体。但她能明显感觉到这两年年轻的白领和小户型单身客户越来越多。“花半个月甚至整个月的工资去请人整理,是笔不小的开支,但他们会觉得这件事和买一个包、换一个手机比,可能对自己的生活改善更大。”

去年的疫情也对整理业产生了影响。人们在家里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对家的品质有更高的期望。疫情平稳后,上门整理迎来了小高潮。木木记得疫情后接的第一单,是一对租住在五六十平米一居室的情侣,他们在小区解禁当天就预约了服务。以前不做饭,也从未在家里生活这么久,突然添置了锅碗瓢盆,又要天天做饭,厨房的东西多到下不去脚。木木在厨房做了空间改造,让各类物品各归其位,又配了一些收纳用品。那一单的收费是五千多。

二姐现在与人合租,厨房里她的柜子收纳得十分整齐

二姐的耳饰收纳。30岁时成为一名“北漂”,二姐现在与人合租一套公寓,自己的卧室只有10平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她说自己不会因为住房的改变,而影响生活品质

习惯是可以引导的

因为培训课需要素材和案例,二姐走访过一些客户家,对亲子教育感触颇深。她看到很多家庭,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培养孩子学画画、学钢琴,但家里却乱糟糟。“与其这样,是不是教会孩子整理技能、教会孩子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更划算?现在很多年轻人,以工作为借口,忽略了生活,每天吃外卖,家里一团乱麻,父母知道自己费尽心力培养的孩子,他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会不会很心疼?”

二姐曾在广东有两处精心布置的房产,后来因为一些变故,都变卖了。30岁时成为一名“北漂”,与人合租一套公寓。自己现在的卧室只有10平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她不会因为住房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如果你真是一个善于整理的人,你也会善于梳理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被繁乱的负面情绪左右,能够明确目标,积极面对。”

蔡蔡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整理师。她之前在国企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整理技能的培训班,本意是想把自己的家收拾利落,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慢慢发现自己对这一行很感兴趣。

她对一次整理儿童房的经历记忆犹新。那是一个三岁男孩的房间,孩子有领地意识,以为整理房间是要扔掉他的玩具,又哭又闹。后来,奶奶带他出去玩了一整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他看到自己房间的变化。蔡蔡告诉他,现在你的汽车有了停车场,乐高找到了家,玩具晚上也要回家的。小孩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高兴地去拿玩具,玩后又放回了原位。临走,男孩跟蔡蔡说:“阿姨,你们弄得真好。”

能得到一个孩子的认可,让蔡蔡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从一开始不接受我们,到最后肯定我们的工作,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同时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习惯养成是可以引导的。”

二姐在拍摄自己的卧室

二姐在制作视频节目,她通过自制短视频节目把整理师的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和收纳技巧传播出去

木木跟时尚博主“西门大嫂”合作三年多了,每逢换季,木木都会上门为她打理衣帽间。码放好所有的包,木木拍照记录

项链装入防尘袋再分类放入抽屉

木木根据款式、颜色和常用度摆放鞋子

新职业的格局

去年年底,二姐从整理机构辞职,自己做起了整理服务咨询。她看中了整理业与每个家庭的连接,特别是“老破小”家居改造和小户型软装布置,计划录制一个个上户服务的短视频把整理师的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收纳技巧和收费标准等信息传播出去。

2月底,二姐在网络发布的首个“一镜到底”的自制视频作品——给父母家20年的老房子整理归纳,点击量累计超过9万,有一些留言询问职业培训和上门服务的细节。她希望用一年的时间,做出一个关于整理业的故事性栏目,形成自己的IP和影响力。

整理师作为一个新职业,目前还没有国家级的职业资格认证,只有机构认证。因其工作内容涉及客户的财产安全和隐私保护,需要一个相对严格的职业规范和标准。不少整理师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相對成熟的工作流程,比如在大户型服务时,安置摄像头全程监控、跟有需要的客户签署保密协议、员工上户统一着装、兜里不能装东西、背包统一放置在门口……通过这些自我规范来规避风险。

前段时间,“整理归纳行业超4成从业者,年收入超10万元”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二姐既为整理业得到关注而欣慰,又对夸大的报道感到担忧,“整理师是一份自由职业,意味着收入不稳定,月入过万是每月过万,还是偶尔过万?是纯收入还是流水?自己能接受至少一年收入不稳定吗?这些都是从业者要考虑的。”

二姐认为,虽然整理师的职业门槛低,可复制性强,但未来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像同样是卖小龙虾,有的是大排档,几十元一盆,有的做成连锁^10元一只,还有的上千元一份。从业者的视野和格局决定了客户的层次,也决定着自己的收费档次。

(文中刘媛为化名)

猜你喜欢
木木二姐整理
二姐的善心
壮壮的画
小狐狸过周末
小青虫
木木相册
苦涩的甜蜜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开车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