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69—2018 年FAO 数据的世界油菜种植情况分析

2021-05-17 07:43曾晓娟纪晟莹罗建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产量增长率油菜

曾晓娟,连 静,纪晟莹,罗建军,邵 颖,于 超,倪 笑,李 丹

(1. 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 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3;3.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4. 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主要的实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原料。研究显示,油菜籽的含油量达30%~5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特别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很高,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的消耗吸收率达到99%[1],故菜籽油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榨油后的菜籽饼粕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是很好的饲用蛋白原料。另外,油菜还可作医用、花用、蜜用、菜用和肥用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经济作物[2-3]。油菜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4-5]。为了更好地了解油菜产业的发展状况,笔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发布的有关数据,总结了1969—2018 年世界油菜的生产状况,分析了世界油菜的种植特点,提出了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 建议。

1 世界油菜生产状况(1969—2018 年)

油菜的适应能力强,品种繁多,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根据FAO 的统计数据(见图1),1969—2018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年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2018 年世界油菜年产量、收获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7 500.15 万t、 3 757.96 万hm2、2.00 t/hm2,与1969 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 417.95%、 453.19%、174.40%,年均分别增长28.36%、9.06%、3.49%。

1.1 油菜年产量

油菜年产量主要受收获面积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种自然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因此油菜产量在年度间的变化较大。但由于1969—2018 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因此世界油菜年产量也是稳定上升的(图1),前10 a 呈波浪平稳起伏的态势,后40 a 较前10 a 表现为飞跃增长,整体波动幅度最大。世界油菜年产量在1999—2002年呈小幅下降趋势,从4 314.39 万t 降至3 531.36 万t,降低了18.15%;在这之后油菜年产量又逐年上升,2018 年上升至 7 500.15 万t,比1969 年增加1 417.95%,年均增长率为28.36%。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以10 a 为一个周期,世界油菜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逐步下降,从11.38%降至2.28%(图2)。

图1 1969—2018 年世界油菜的年产量、收获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

图2 1969—2018 年世界油菜年产量、收获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每10 a 年的平均增长率

由图3 可知,2018 年世界油菜年产量排前十的国家从高到低依次是加拿大、中国、印度、法国、澳大利亚、德国、乌克兰、波兰、英国、俄罗斯,总和为6 351.83 万 t,约占世界油菜总年产量的84.69%;油菜年产量1 000 万t 以上的国家只有加拿大和中国,总和为3 362.38 万t,占世界油菜总年产量的44.83%,其中,加拿大的油菜产量最大,占世界油菜总年产量的27.12%。

图3 2018 年油菜年产量前10 的主产国

从1999 年迈上1 000 万t 台阶后,中国油菜的年产量一直呈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多年来处于世界前列。2009—2018 年,中国油菜年产量稳定在1 300 万t 以上,2014 年达1 477.2 万t,为近10 a 来的最高水平,产量的提高使我国在世界油菜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产量是影响我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018 年世界油菜年产量高达7 500 万t,从大洲分布来看,年产量较高的依次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其油菜年产量占到世界的93.98%,其次为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6-11]。

1.2 油菜收获面积

由图1 可知,自1969 年以来,世界油菜收获面积整体起伏不断,呈波浪式向上发展趋势。除了2001、2015 和2016 年的面积明显下降外,其他年份的世界油菜收获面积都是稳定增加的,特别是最近25 a 的增幅更为明显,整体波动频率和幅度都较大[12]。继1992 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达到2 020 万hm2后,2008 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又突破了3 000 万hm2,而2018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高达3 757.96万hm2。50 a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从1969 年的679.32 万 hm2,增加到了3 757.96 万 hm2,增幅达到453.19%,年均增长9.06%[8]。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第一个10 a 世界油菜收获面积的年均增长速率为6.42%,以后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图2),到20 世纪90 年代末增长速率已不到1%[8],2009 年以来,油菜收获面积仅以年均2.09%的速率增长。

2018 年全球有62 个国家或地区种植油菜,世界油菜收获总面积为3 757.96 万 hm2,其中共有23 个国家的油菜收获总面积在10 万hm2以上。如图4 所示,2018 年,油菜收获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其油菜收获面积达3 254.43 万 hm2,占世界油菜收获总面积的86.6%;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加拿大、印度、中国、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德国、乌克兰、波兰、美国;其中,加拿大、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5 个国家的油菜收获面积都在150 万hm2以上,其面积总和为2 715.69 万 hm2,占世界油菜收获面积的72.27%;中国的油菜收获面积为655.06 万hm2,占全球收获面积的17.43%。

图4 2018 年油菜收获面积前10 的主产国

从大洲分布来看,2018 年,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油菜收获面积占世界的89%以上,其中,亚洲油菜收获面积占世界油菜总面积的36.37%以上。

由上述结果可知,世界油菜生产区集中度不高,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油菜收获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以欧美国家最多,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2004 年以后,伴随着油菜籽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新能源开发,油菜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欧美等国家油菜收获面积快速增加,其中加拿大从2003年 的468.9 万hm2快 速 增 加 到2011 年 的758.94 万hm2,跃居世界首位,而后直至2018 年,加拿大油菜收获面积保持世界第一。而我国油菜收获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种植规模稳居世界前三。目前,我国菜油籽主要用于生产植物油,工业用途比重较小。

1.3 油菜单位面积产量

如图1 所示,1969—2018 年油菜单位面积产量虽有起伏,波动频率较大,但整体呈阶梯式稳步增长的态势。2018 年单位面积产量由1969 年的0.73 t/hm2增加到2.00 t/hm2,增加了1.27 t/hm2,增长率为173.97%, 年均增长率为3.48%,但这个增长率显著低于收获面积的年均增长率(9.06%)。

50 a 来,世界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在不断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水平和改进科学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5 个10 a 段间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前2个10 a 单位面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02%和3.83%,但随后年均增长率明显变缓,2009—2018 年油菜单位面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17%(图2)。

2018 年世界油菜单位面积产量为2.00 t/hm2,但不同国家的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从图5 可知,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前10 个国家从高到低依次为智利、爱尔兰、比利时、瑞士、英国、丹麦、捷克、土耳其、卢森堡、斯洛伐克,均突破了3.00 t/hm2,且全部是非油菜主产国,油菜主要收获国单位面积产量并不高。前10 位除了智利和土耳其,其余全部属于欧洲国家。前10 个国家的单位面积产量虽然差距不大,但以智利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世界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1.95 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智利比第10 位的斯洛伐克高24.87%。

图5 2018 年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前10 的主产国

2 世界油菜种植特点

纵观油菜产业50 a 的发展,世界油菜产业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

(1)油菜收获面积、年产量、单位面积产量都呈稳定增长的趋势。2018 年的油菜年产量、收获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与1969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 417.95%、453.19%和174.40%。在这50 a 中,油菜收获面积基本上是逐年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则是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其中收获面积的增长速度是单位面积产量的2.6倍,形成了油菜总产量逐年保持增长的态势。

(2)分布广、生产集中度较分散。2018 年全球有60 个以上国家收获油菜,油菜作为新能源的开发拓宽了市场需求。通过大规模和集约化机械生产,加拿大的油菜收获面积和年产量均居第一位,成为世界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之一。中国的油菜收获面积和年产量分别位居第三和第二,其他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德国、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等。

(3)世界各国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且油菜生产大国的单位面积产量并不高。2018 年单位面积产量排前10 位的国家全部是非油菜主产国,中国虽然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但并不是油菜生产强国。油菜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提高中低产国家和地区的油菜单位面积产量。

(4)近50 a 世界油菜年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的增加。在1969—2018 年的世界油菜年产量的增加中,由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由种植面积的增加所带来的贡献率分别为40.22%和59.98%。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体现的主要是科技进步。因此,在稳定增长油菜面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是要注重品种改良与生产技术改进。

(5)世界油菜的收获面积、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虽然总体呈增长的趋势,但年均增长率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1969—1978 年这10 a 油菜的年产量、收获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8%、6.42%和3.02%;随后油菜的收获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下降较快,直接导致油菜年产量的增长率随之下降;最近10 a(2009—2018 年)油菜的年产量、收获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8%、2.09%和0.17%。

3 促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2018 年,我国油菜收获面积655.06 万hm2、年产量1 328.12 万t,分别占世界总收获面积、年产量的17.43%和17.7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油菜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单位面积产量达世界平均水平,为2.03 t/hm2,与2017 年相比增加了1.5%,但与智利、爱尔兰等国的油菜生产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目前,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和产业研发滞后等成为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油菜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油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3.1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数字农业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大力推动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例如采取油菜良种生产补贴、油菜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增加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扩大油菜的种植规模。同时,加大宣传中国菜籽油“双低”质量的优势,提高城镇居民菜籽油的消费。由政府牵头扶持油料加工企业通过重组、兼并和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培育一批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民族品牌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对油菜种植、市场行情和质量监管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构建油菜产业信息大数据,以数字化、信息化推动产业发展。

3.2 加大科研投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优化油菜种植结构,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推行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耐旱、抗病、高产等优良品种;引进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健全农机推广技术体系和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油菜种植水平、产量和效益,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规模效益。

3.3 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我国油菜生产多为小面积分散性种植,其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的成本高。特别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了油菜种植成本上涨,降低了油菜种植效益。提高我国油菜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将分散用地集中整合形成规模种植,研究和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4 积极开拓油菜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油菜产品过于单一,油渣、菜粕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菜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之一,其粗蛋白含量可达35%~40%,菜粕主要用于水产饲料;加快油菜花用、蜜用、菜用等多功能利用,提供油菜的附加价值;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等再生生物能源的开发,缓解粮食生产和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加大油菜新能源开发的研究,重点攻克关键性技术,完善产业结构,推进油菜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年产量增长率油菜
番茄小镇年产量达到500万千克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32万吨对虾年产量,沉痼已久的广西市场,终于要迎来春天了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投苗季将临,这条年产量20万吨的鱼,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台2016GDP“成功保1”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