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优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5-23 13:48张玉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张玉丹

摘  要 将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为研究背景,将提高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优化作为研究目的,围绕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教育应用,从教育现状、课程设置、优化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手段;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综合素质;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7-0127-03

0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国内各个行业领域的转型与升级。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存在的不足。从20世纪末期的数字化教育发展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移动教育,我国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正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稳步前进。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是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革新已成必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无屏障地接收不同种类、不同渠道的信息数据,在辨别能力较低的前提下极易受到负面信息、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生活、心理、价值观念受到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推动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数字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价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数字化时代学校心理教育现状概括

将数字化时代背景作为研究基础,归纳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微博、论坛及实地考察方式,对国内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并未对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革新予以重视,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单一且严肃。这一研究结果凸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仍有待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微博帖子和论坛信息表明,校内暴力事件的发生,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情绪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影响。国内不同地区初中学校校园暴力、校内群体打架、学生早戀等现象时有发生,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通过实地考察发现,6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与教学方法的革新,说明学校及教师并未认识到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总体来看,在数字化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知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及教学效果不理想三个问题。

2 基于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依据与特点  对于学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学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关键渠道。在泰勒课程原理理论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即达成哪些目标,应用何种教育方法,如何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但是我国学校教育受应试思想影响极为严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主学科、必修课的教与学。受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参与“教”与“学”的相关主体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具备技术性、工具性、思想性特点:技术性主要是指教师需要采取不同于普通学科教学的方法或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工具性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一项工具;思想性则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育效果的全面发挥,可规正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

课程数字化优化  笔者认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数字化优化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1)在收集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相应的软件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凸显评价的针对性。

2)在态度调查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电子移动设备的软件投票功能、答题功能,进一步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待某一社会事件的态度,不断提高师生交互的有效率。

3)教师可推广应用心理测评,学生扫码进入测评网页,一方面节省心理测评时间,另一方面心理测评结果可实时呈现,便于教师统计掌握学生心理测评结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课程内容及特点

1)课程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办法,对课程内容予以简要分析,如表1所示。

2)课程特点。结合校本课程内容对心理健康课程特点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

课程管理及评价  将提高学生综合心理素质作为核心理念开展课程管理,学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目标设置相应的任务。任务内容: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本学期开设公开课三节;本学期写一份读书笔记;本学期上交工作重点报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学校评估主要侧重于把控方向,为教师提供数字化配套设施,做好学校层面的课程教学水平评估;

2)教师评估主要侧重于把控质量,评估教师的授课模式、教育方法是否有效,评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3)学生评估主要侧重于把控效果,以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为原则。

3 基于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选择

变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思维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树立数字化教学手段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观念。重视网络、智能手机、新媒体等的教育应用,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教育实效。数字化教学手段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学校与教师还应认识到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教育价值,如迎合学生的兴趣搜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挖掘新颖多样的案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或借助相应的软件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等,继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强化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1)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数字化的前提。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否在实际的授课中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教师可借助数字化平台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推送给学生,也可以利用软件、网页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方面则应借助周会议、月度会议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强化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价值的认知。

2)明确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角色。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践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在学生方面,教师是学生心理的疏导者,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者,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角色具备定位作用,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明确是一些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

3)提升数字化素养。数字化素养主要指的是教师具备识别和理解数字化的能力,对数字化信息数据具备甄别和质疑的能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具备熟练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数字化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能够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实用性,更符合社会发展。

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1)强化校园网站论坛建设。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园网站論坛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服务性、思想性和趣味性。首先,校园网站论坛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校园网站论坛应传播和推送正能量的信息数据,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思想;最后,校园网站论坛应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形式发布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内容。

2)建立即时通信平台。学校在建立通信平台的过程中可将QQ、微博、微信、校园APP系统作为主线,通过发布信息、推送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思想情绪进行干预;通过线上交互帮助学生梳理心理困扰,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通过发挥APP系统的服务性给予中学生参与权利,使其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在增进各年级学生友谊的基础上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构建数字化心理教育机制

1)数字化监管机制。在信息化时代,学校还应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监管机制,挖掘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内在潜力,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虚拟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学生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并酌情调整或融入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教育内容。

2)数字化联动机制。数字化联动机制主要是指学校将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心理委员、学生作为主体,从课件开发设计、教学模式优化创新到心理健康管理、数字化教学手段落实的整个过程,每一层主体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权责明晰,层层相扣,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4 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学校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优化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也是教师全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措施。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已成必然,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数字化素养,挖掘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教育价值,积极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数字化教学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影响及价值观形成初探[J].科幻画报,2020(4):236.

[2]颜红霞.数字化教学对农村初中生心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初探[J].新课程,2019(12):38-39.

[3]杨云.以数字化教学助力初中生健康生活的发展思考[J].新课程,2019(11):26.

[4]孙晓荣.运用数字化教学优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新课程,2019(11):27.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