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3 12:07刘加凤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阐释了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剖析了教学数据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正反向结果,进一步从教学数据运行规律、价值挖掘、实际应用等三方面提出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提出课程数据未来建设的新思考及课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教学数据;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1-0005-05

引言

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们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应重点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共享,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线开放课程能全程记录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跟踪学生学习过程、行为和结果,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趋向常态化,教育界不仅要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问题[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所产生的教學数据,是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真实反映,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是宝贵的一手教学与研究资料。因此,如何利用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一、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构成及特征

(一)在线开放课程与教学数据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不包含仅面向本校学生或少数高校的小规模专有在线开放课程。通常来说,教学数据是指师生在教与学互动中所产生的包含学生班级、姓名、性别、学号、生源地等基本信息,学生出勤、上课表现(课堂积极性)、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学习表现,它是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课程分为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两种类型。因课程所具有的特别属性,线上课程除了上述传统教学数据以外,更侧重于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存在的线上教学数据,它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展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这区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线下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多元化,有利于更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实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落脚点[2]。

(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构成

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和文化素养课。根据数据类型,将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情数据,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学校名称、联系方式、选课时间等,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信息,是学生进入课程学习的基本数据。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学情数据查阅分析,能熟知学生进入课程的集中时间段,这是教师有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管理的首要条件。第二类是进度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进度百分比、学习排名以及讨论交流板块主题(如表1所示)、回复被赞数等学习数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始数据,是教师有效开展针对性激励措施的前提,也是学生自我检验学习进展的重要参考。第三类是成绩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参与分、测验分、作业分、考试分以及成绩总评分,是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量化体现,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绩效的重要依据。

(三)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特征

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深度融合的典型产物,是我国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资源供给的主要形式,是推进传统教育向智能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是“智能+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线下传统课程最大的特征,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其充分利用中产生大量教学数据,从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有属性。一是教学数据的客观性,即教学数据主要以量化的形式出现,提高了师生间教学互动效率(如表2所示)。二是教学数据的实时性,即教学数据具有传输的即时性,教师作业批改状态实时更新,打破传统作业时间“间隔”。三是规模性,即在线开放课程可同时面向大众,即时产生大规模教学数据,这是传统课程无法比拟的。四是易储存性,即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数据不易丢失,以电子文本形式在课程空间保存以便用户下载。五是共享性,即教学数据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团队间、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实时共享,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区界限,实现校际间的学分互认。

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所产生的大量教学数据,对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手段等均产生了直接和间接影响。

(一)影响因素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最终取决于教学数据本身,即人才培养直接受到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价值性和延续性等因素影响。

1.数据的真实性

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全面展现了其即时传输性、保存久等优势,但随着学习者经验的积累,会有代学网课现象的出现,造成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难辨真伪。一方面,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量大,还没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质量高低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在线开放课程不是直接的面对面教学,难以识别是不是学生本人学习所产生的数据,造成了对数据质量的质疑,也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评价研究提出了新问题。

2.数据的全面性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大课程平台还在建设与摸索中。就教学数据来说,数据信息还不太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信息量偏少。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中仅有姓名、学校、学号等简单信息。对于教师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特别重要的信息如学生的专业背景、学制、学习目标等,这些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第二,部分学习者学习数据缺失。一般来说,在线开放课程参与学习者众多,但是能够全部完成学习的人数并不多,从而造成作业、测试、考试、学习时长等数据值缺失,进而影响教学数据的有效性。

3.数据的价值性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其学习喜好和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教师授课内容设计、微课制作水平、授课模式等教学数据分析其信息化程度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以便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教学数据分析,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形成线上、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4.数据的延续性

在线开放课程可以记录师生教学互动行为,从而延续师生间的交互,这是传统线下教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在线开放课程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线上课程教学数据易储存性的特点,为学习者学习数据保存与分析提供了基础,为学习者学习行为轨迹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延续性,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深度分析素材,而且为学习者提供了长期、详细的学习行为自我分析资料,也是连续性学习成果的再现。

(二)影响结果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旨在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的建立,侧重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推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所产生的教学数据,对人才培养既有正向积极影响,也有反向消极影响,需要客观、全面看待。

1.正向影响

在線开放课程应用的普及化,不仅使学习者在人数上得到了扩增,而且在教学效率上也得到提升,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得到逐步体现,这主要得益于课程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及相对直观的教学数据反馈。在线开放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正向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实时动态的教学管理。在线开放课程最大的优势是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即学生客观题作业一完成立即就会在页面显示成绩,或学生参加课程内容学习立刻在学习进度上有所呈现,或学生的讨论发言其他师生能实时查看、交流互动。教学数据的即时阅读与分析,给动态的教学管理带来便利,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学习者学习中的困惑与难题。

二是公开透明的教学评价。基于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的共享性,不仅课程的作业、测试、答案能实时公开,而且学生成绩在教师团队间、学生间及师生间也是透明的,这就使得学生能根据课程进度变化实时查看更新后的课程学习评价结果,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行为和结果。此外,通过学分银行的建立和学分互认制的构建,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评价还能实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共享。

三是分层级的个性化教学。一般来说,学习者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因此,教育教学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通过使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能反映出学习者之间的不同,有学习者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看教学课件,只选择完成作业、测试和考试这类花费时间较少的任务;有学习者不仅认真看课件,也认真答题,相对成绩较好;也有学习者成绩很好,但是不愿意发表个人观点等。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行为和结果,都是课程改革的依据,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参考资料。

四是教研一体的创新团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需要集中教师的团队智慧和精力协作完成,更需要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思维。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不仅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石,更是教师创新实践动力的来源。同时,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还有助于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数据供给与分析,团队不仅可以合作开展教学过程检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等教学工作,而且可以开展基于教学数据分析的课程改革、教材变革、师资培养等系列课题研究,进而促进教研水平的提升。

2.反向影响

在线开发课程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将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作业等相关师生互动迁移到线上,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线开放课程线上虚拟教学也展现出不足的一面。

一是直接的教学互动减少。在线开放课程构建的是虚拟教学空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局限在线上课程平台,师生之间无法实现真实的面对面交流,从而较难对教师、教室、课堂和学生等情境形成比较直观的感知,也可能因师生直接互动少而难以形成较为深厚的师生情感,以及学生对课程、专业和学校的认同感。

二是教学方案调整不够及时。在线开放课程“一对多”线上虚拟教学形式,会直接导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不及时和不透彻,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反馈信息不健全,即便获得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也会因平台的课程内容即时调整受限,导致课程改革的滞后。

三、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教学数据应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在线开放课程重在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信息产业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与专业能力相融合等多方面要求,这对师生信息化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通过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无障碍共享、互动交流充分、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客观分析个人学习优势和不足的能力,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能开展同类学习者之间的纵横向对比并对课程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逐步构建新型教学关系,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更侧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促进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教师来说,能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逐渐形成课程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开展课程页面设计、课程教学等教学活动设计,以及碎片化的知识框架、清晰的系列微课程录制,能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实时更新资源,依据课程评价优化课堂教学,参照课程访问量和学习者注册学习情况等数据进行课程改革。

(二)总结数据运行规律,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在线开发课程建设与应用,是构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和治理模式的重要体现,旨在将“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上日程,不断推进个性化、探究性、终身化学习形态的形成。在线开发课程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服务供给模式,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信息意识以及数据伦理等培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培训,鼓励参与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全面提升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分析,能检验课程建设者即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水平,总结教学数据师生间互动、学习者学习行为、教师课堂教学与辅导等运行规律,为进一步优化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基础资料。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运行规律,既为课程监管者即学校管理者或课程评价者提供参考,也为建设者自身即课程团队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依据,更为学习者创新服务提供可能。

(三)深挖数据潜在价值,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是開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根本依据。课程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线开放课程中是否体现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评判课程质量内涵的重要标准。

做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挖掘、探究课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反馈、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动态评价机制,均是为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提出方向性建议的前提。通过常态化的在线开放课程文字化和非文字化教学数据的深度挖掘,对照检验评价课程教材是否体现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是否引入具有实践相关性的一线生产案例,是否普及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是否广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法,是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为建设优质课堂打下基础。

四、讨论与反思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探索实践,不仅给教育教学带来新变革,促进师生间新型关系的建立,而且给学习者创造了新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学习者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实践中,仍有一些新课题值得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深思。第一个是数据本身的问题。首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共享,会不会泄露学习者的个人隐私,这类问题应当如何妥善认定与处理。其次是学生序列数据的追踪与挖掘。因教学数据的储存性可以服务于学习者终身,那应该如何追踪研究学习者各类数据,从而让数据为学习者所用,值得研究。再次是课程平台数据不兼容,多机构课程平台造成课程之间教学数据的孤立与分离,如何全面实现数据的兼容与连续,都是新的研究课题。第二个是数据应用问题。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有其价值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今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数据应用于实践中,以充分发挥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据如何处理,才能有效地服务于学习者、教师、教学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难题。第三个是数据研究问题。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数据及处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现有的研究相对比较宽泛,需要具体的实践指导意见。上述思考,均是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收集教学数据、整理分析基础之上的认知,期望能给学术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建飞,胡央波,纪雪聪.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探究——基于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6):19-24.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1-23.

[3]周惠芳,陈意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8-123.

[作者简介]刘加凤,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课程信息化。

[责任编辑 何一辉]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
浅谈互联网+时代将微课、慕课、优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