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策微探

2021-05-24 10:47卢欢
健康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质高职院校

卢欢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健康状况;体质

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提供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而体质健康是人才顺利发展的重点。在教学中,院校不能只关注学生专业技能,还需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做好体质健康的教育工作。

1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况

对学院100名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约1/3的学生满足体质健康指标,低于国家标准。这提示不少学生存在体质健康问题,并处在亚健康状态。因此,学院应做好体质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

2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比较薄弱,未能重视个人的体质情况,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其次,在升学、就业等的压力影响下,学生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使得他们能在体育锻炼中投入的时间被压缩,而长期不参与运动,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发展[1]。最后,学生开始高职学习生涯后,受到家长的监督变少,自由度更高,可以自行支配个人时间。这使得很多学生开始随心所欲支配时间,如逃课、睡懒觉、沉迷游戏等,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懒惰性格,长此以往,身体素质不断下降。

2.2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为重视,但对体质状况不够重视,把更多时间设置成专业课,使得体育课实际占比较低[2]。长此以往,学生、教师对体育都不重视,体育课变得边缘化。而学生处在青春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理解不足,认为自己不会有健康问题,因此不重视锻炼,最终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一些学校缺乏足够进行体育运动的区域。很多院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长了,但校内场地并未拓宽,运动场地较为狭窄,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这也会影响到学生锻炼的主动性。一些学校受经费问题影响,虽然运动场地比较大,但缺乏体育设备,已有的器材严重老化,难以使用,但新的器材设备又难以尽快到位,也影响了学生运动。

最后,体育课是学生进行锻炼的关键形式,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和学生都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学生逃课、请假问题严重。同时,高职院校一般为三年学制,学生要对专业技能及知識进行学习,还需要对各种证书进行考取,学校还会安排学生进行学徒制学习、顶岗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比较短,参与的系统运动也比较少。一些学校只在入学第一年安排体育课,且总学时数较少,对体育课也没有较高要求,且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的,难以吸引学生,影响体育课效果,难以达到锻炼学生体质的目的。

3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正确意识

学校领导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质问题,把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改善,作为学校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做好宣传体育锻炼工作,加强体育技能、知识教学,保障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前提下,培养其体育锻炼的科学观念,并树立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和习惯,为学生主动锻炼提供支持[3]。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身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3.2 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合理安排课程

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做好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对促进学生改善体质非常重要[4]。对体育教学而言,需要构筑体育锻炼的完善、科学活动内容,并规划好体育锻炼时间。在此环节中,重点需要做好学生时间的安排,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多时间。学校还需要做好教学改革,结合学生喜好进行选修式学习,促使学生能在丰富体育项目内选到喜欢的项目,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在选课制度支持下,学校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帮助学生进行选课和锻炼。

3.3 改变教学形式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学校应该改革创新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及内容较为呆板和单一,且在细节上没有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考虑,这种一刀切式的教育,难以引导学生走进课程中,使其参与度会不断降低[5]。因此,在新的体育教学中,需要保障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多样灵活,基于学生特性、兴趣确定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以生为本,以教师宏观的指导建议为基础,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中,提升其参与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真正帮助改善个人的体质。其次,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身体状况,对教学的内容适当调整,保障学生的能力需求和教学实践始终彼此适应,促使教学变得有序、生动且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科学、有趣的体质锻炼。

最后,为提高学生体能,学校应该将体育竞赛积极组织起来,促使学生提高运动的兴趣,使其能在参与赛事的过程中,提高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应该对活动方案合理制定,创新活动的形式,保障活动特色,合理设置活动强度,促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身体素质。在竞赛活动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当做重点,设置的比赛项目,也应该和学生的技能、技能和专业知识等有所联系,聚焦各学生专业、学业成长的各项基本要素。而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基本的技能、技术和理论,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和专业学习打好基础。积极开展的体育赛事,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运动素养提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

3.4 加强学生的体质检测

学校应掌握学生的体质变化状况,做好体质检测。学校需要定期为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完善检测网络。为保障检测的专业性、有效性,学校应该成立检测的专门小组,由小组符合学生检测的组织及分析等工作,为学校提供学生体质的专项数据全面分析。而检测体质的方式比较多样化,一般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检测,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锻炼习惯,规定检测的流程、时间等。在得出检测的结果后,应该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好样本,保障检测有普遍性、代表性,定期对检测的结果做好公告。在学校中,应该结合检测的结果,改革体育教学,将教学的实际侧重点明确起来,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此外,学校也可以尝试抽样方式进行检测,在不同年级抽取数量一定的学生,调查其体质状况,由个体推一般,对学生的普遍体质状况进行了解,将教学的改革完善工作做好。

3.5 做好体育教学的评价

学生体质问题的内因是他们自身,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只依靠改变外因往往不够,应该对学生做好教育引导,使其提高运动的主动性,培养运动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因为学生普遍有被动运动的思想和习惯,对互联网有较强的依赖性,不能有效管控自身,运动的主动性在不断降低,因此,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强制引导,以硬性规定,促使学生能在规定影响下,逐步改变以往的生活模式,在运动活动中积极融入,感受运动的快乐,培养良好习惯。如在校内可以设计运动积分制度,以手机系统跟踪学生运动的状况,对运动分数进行评比,定期总结分数,设定好标准线。当学生满足标准时,予以奖励;当学生没有满足标准时,则需要接受一定惩罚,保障学生能逐步提升运动的主动性。而在体育课的学期末评价时,应该把上述记录当做评价的重要内容,使其变成学生的总成绩一部分。

3.6 加强体育教学的场地设备建设

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运动,做好场地及器材建设,为学生参与运动创设有利环境;还应该根据校内学生数量,对排球场、操场等进行设置。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展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涨,所以,也应该适当扩展体育场地,在原本场地基础上延伸面积,如扩建操场或扩充篮球场等。同时,学校还应该建设舞蹈室等场地,尽量根据运动项目建设不同场地,做好场地开放的规划,保障学生能有合适的场地进行运动。最后,应该做好器材的引进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更新器材,做好陈旧、传统器材的维护工作,并引进新器材,为学生运动带来保障。上述学校建设要求学校做好资金分配工作,提供充足体育教学资金,为体育教学的基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结束语

现阶段,高职学生普遍体质状况较差,这和学生、学校两方面都有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较为不利。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学校应当重视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正确意识,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合理安排课程,改变教学形式内容等,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蜜.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三所高职院校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9-31.

[2]张磊.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1):57-60,91.

[3]张勇.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0):111-112.

[4]邓华荣.广东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83-85.

[5]王文斌,王蕾,李玉文,等.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2):84,86.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体质高职院校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