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1-05-24 02:02姚国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提高能力

姚国平

【摘要】古诗作业的设计可以是画一画,演一演,写一写……这样,既能培养兴趣,又能发展思维。只要用心,古诗作业的设计形式,必定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关键词】古诗作业,画一画,演一演,写一写,提高能力。

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又增加了不少古诗,然而传统的古诗作业仍多是抄抄背背默默,抑或写写诗句的意思,其实大多是抄资料或者老师的口述。这样的作业比较单调乏味,对学生语文思维的训练,各种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也势必会丢失古诗本身所独具的“美”。如果教师改变古诗作业的类型,寓教于乐,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也能够对古诗产生新的独特的体验。笔者认为古诗作业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画一画

古诗,不单单是文字的罗列,音韵的编排,它可以是一幅画卷,一个故事,还可以是一段心灵的独白,情感的宣泄……而这些,都可以在画纸上留下痕迹。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绘画与古诗作业结合起来,既能加深孩子对古诗的理解,更能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这样的作业,古已有之,王冕的《墨梅》,就是绘画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据说,古代朝廷选拔画师,出的作业就是根据诗句画一画。

例如学完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就可以让孩子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然后把它画下来。为了画得好,孩子会认真品读课文,让文字变成画面,会细细涵咏诗歌的意境。再如请你试着画一画 “深山藏古寺”。你得好好读读诗句,品味每一个字眼,感受诗句的意境。 “深山”好画,“古寺”也好画,可这个“藏”怎么画呢?有的学生在深山中间画了一座古寺,然后用山或者树木将古寺遮了一半,或者遮得只剩寺庙的一角,这样不就藏起来了吗?有意思。 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是座古寺,就要体现出它的“古”来,所以,他又在山脚补了一个老和尚。 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既然藏古寺,怎么能把寺庙画出来呢,一角也不行。就画一座深山吧,一条通往深山的小径,一个挑水的和尚。还有的孩子,利用电脑作画,索性连和尚都不画,更不用说寺庙了,他插入了一段诵经音频,这难道不是深山藏古寺吗……你们瞧,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孩子的浓厚兴趣,还让孩子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升华,结果。

二、演一演

很多诗歌,有画面,有情节,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情感改编成剧本,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布置表演作业,让他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亲自表演一番,使每个学生在表演活动中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语言技能的提高,合作意识的培养指日可待。例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活脱脱就是一台独幕剧;《木兰辞》则是多幕剧,都可以让孩子演一演。

通过演一演,学生不但掌握了诗意,感受到诗境,想象力也得到了训练。当然,演一演后,如再让学生写下来,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写下的作文就能言之有物,声情并茂。

三、写一写

画一画,演一演这些作业形式,如果常为之,似能带来在语文的田,种别人的苗之嫌。记得以前语文界很盛行大语文观,如今不大提了,语文在不断窄化,现在似乎已经萎缩成语言文字了。其实这是语文人妄自菲薄,不自信的表现。读古诗设计写一写的作业,大概不会被人诟病。

古诗语言凝练,字里行间充塞着想象的因子。教学古诗,可以设计一些写一写的作业形式。

(1)、根据内容写具体。《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动静有致,有声有色。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写一写你在黄四娘家看到的景象。这样的作业,既让孩子理解了诗意,又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再则,有了古诗这个依托,孩子写起来也不会十分困难。

(2)、补充情节写故事。《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简直就是一篇小小说,有环境——林暗草惊风,有人物——将军,有情节——夜引弓,寻白羽。故事跌宕起伏,结尾出乎意料,可谓一波三折。学习这首古诗,就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补充情节,写成一篇小说。

(3)围绕古诗编故事。《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是诗人的绝笔诗。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写下这首诗的?为什么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学了这首古诗,就可以让孩子查阅资料,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下面就是一个孩子的作业。这样的作业,难道不比单纯的背背抄抄默默更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吗?

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天下着蒙蒙细雨。

一座小茅屋还亮着的灯光,那是大诗人陆游的住所。这时,诗人陆游正躺在床上,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几乎是奄奄一息了。

在弥留之际,他叫来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来到床边,紧握父亲的手,大儿子问:“父亲,您还有什么话要嘱咐我,说吧,我听着。”“孩子们啊,”陆游用微弱的声音说,“唉,我本以为我能毫无牵挂地死去,但是,我有生之年却没有看见我国统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啊!”“不,不会的!”小儿子子聿含泪说,“父亲,您一定可以看见九州统一的!”陆游苦笑了一下,回答:“我也想啊,但天命不从人。”说完,他抬起头望着天花板,突然,一滴泪珠从他的眼角慢慢滑落。大家沉默了,屋子中,只有孩子们微弱的抽泣声。过了一会儿,陆游又说:“你们也别伤心了,人总有一死,难道你们要我在黄河路上也听你们哭吗?子律,笑一下。”子律勉强的一笑,但泪水马上淹没了他的笑,他急忙低下头去。陆游轻轻摇了摇头,说:“孩子们,我也不再希望我能活久点儿了,就算我今天不死,那明天呢,后天呢,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但是,孩子们啊,待到中原统一之日,千万别望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这个老头儿啊!”说完,陆游用颤抖的手提起笔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突然,陆游手中的笔掉到地上,永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屋外的雨越下越大,而屋内,只留下了这首基调高昂的爱国诗……

台湾作家张晓风根据《枫桥夜泊》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不朽的失眠》。你们看,作家也都在做这样的事,我们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呢?

(4)此唱彼和仿古诗。时下一首改编后的“古诗”颇为流行——“一月离校五月回,童音未改视力衰。同学相见不相识,惊问胖子你是谁?”一读便知,是对贺知章《回乡偶书》的仿写,不禁让人莞尔。诸如此类的仿写甚多。什么“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望北京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 摸摸口袋没有钱。”什么“李白乘舟不付钱,船家把他踹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看你今天死不死。”……则是在恶搞古诗了,且在孩子中流行甚广,影响恶劣。与其让孩子胡搞这些经典之作,不如教会孩子仿写,既能亲近经典诗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笔者就曾经指导孩子仿写《过故人庄》。在学习中,学生明白了诗意,懂得了押韵,感受到了友情,甚至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发出感叹,原来古人接待友人,是如此的富有情趣 。下面是两则孩子的仿写,挺有意思。

“故人来庆生,邀我至花家。园中来迎宾,青花园中发。入门见人繁,桌上谈佳话。夕阳分别时,山上落晚霞。” “泼弟哭叫我,來到他乱家。家具乱摆放,他呢笑哈哈。毛笔乱飞舞,墨汁撒一牙。待到铁开花,再来他的家。”

(5)结合场景编古诗。台湾诗人洛夫曾写过一本书《唐诗解构》。该书是诗人洛夫用当下的思维,体会唐诗所表达的古代生活与情感,并用精美的新诗语言,对50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进行别出心裁地重写,每一首都是精巧的小诗,不仅可给当代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对读者体悟唐诗的意境与美感产生独特的启发意义。很多诗人也有过这样的尝试。例如,《寻》就是根据《寻隐者不遇》解构的一首新诗——松下无童子可问/实际上谁也不知云的那边有些什么/登山不作兴奔驰/擦汗也只是在风来之前进行/又腿发软,足证峰顶距离天堂/尚远。上面轻雾如烟/看来颇像魏晋南北朝的诗句/至于寺钟/传到耳中时已是千年后的余响了/所以,如以陶渊明那种方式看山/就不致汗湿青衫,气喘如牛/但我必须攀登/只为搜寻那一声声/惊我心且动我魄的/空山中的蝉鸣//这就是绝顶了/我回首向山下大声欢呼/我终于找到/一枚灰白的/蝉蜕/

学古诗,也可以让孩子尝试着根据诗意诗境改编成新诗。这样的作业,既加深了孩子对古诗的理解,又巧妙地融合孩子对诗歌对生活的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唱一唱古诗,几首古诗比一比读一读,根据情境填诗句,把古诗运用到作文中,在跳皮筋的游戏中,你如何把古诗编成歌谣……都是古诗学习中可为的作业形式。只要用心,着力孩子兴趣的培养,注重孩子思维的发展,古诗作业的设计形式,必定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文献:

[1]洛夫《唐诗解构》[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01-01

[2]学生网络作文

猜你喜欢
提高能力
借助身边的生活探究数学问题
加强训练提高小学数学能力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激趣阅读交流分享
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互动式教学激发课堂生命活力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是数学的根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