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教育穿越疫情、激扬起生命涟漪

2021-05-26 04:22张璟
考试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云平台微信公众号互联网+

摘 要:疫情期间,“互联网+”教育让学生停课不停学,让在家的生活不再枯燥,变得丰富多彩,利用“互联网+”,让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日常,让教育穿越了疫情的封锁,传递着一份份爱的希冀,彼此加油鼓励,激荡起一圈圈生命的涟漪。

关键词:“互联网+”;云平台;微信公众号;腾讯会议

2020年1月开始的疫情来势汹汹,武汉封城,全国人民隔离在家,让人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全国各地停课、延迟开学,打乱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最低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集思广益,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对策。怎么实现?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后,随后教育的“互联网+教育“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它之于传统教育的促进和补充作用。从而让这个困局得到了化解,并让互联网+教育得到了一次检验和大考,让全国的学校和家长、学生都深入地领略到了它的魅力。作为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家长的我也深深地实践和领悟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其中有创新,有创造,更有爱的传递和责任的担当。

一、 “互联网+”,学校传、承、达,一个都不能少

学生隔离在家的生活有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们想学校、想同学。怎样让学生在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市教育局利用原有的网校网络,集中力量,发挥集体的力量,打磨出一堂堂精品的线上教学课,满足了学生在家学习的需求,确保了学生在家也能学习。让家长放心,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学校在借鉴和学习教育局及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校行政线上交流研讨多次,确定出学校切实可行的线上教育教学实行方案。并通过互联网通讯软件动员、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学科教学研讨,利用在线研讨的方式,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各学科趣味学习内容。再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并利用班级群让每位家长和学生都知晓,让学生在家里面也能跟着体育老师的示范动起来;听着同学的优美的歌声唱起来;在科学老师一步步的指导下,和家长一起动起手来做实验;利用信息教师教的技能制作抗疫作品,为武汉加油。学校利用微信,大力宣传学生家长中“逆行而上,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宣传社会正能量。学校从纵线上打通了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育局、学校和社会的通路,让教育教学能顺畅地运行。

OA平台,是“互联网+”中,教育局与学校的桥梁,让彼此的信息传达变得更通畅、快速。让学校在疫情期间,上传、下达的抗疫工作变得更及时、高效。使得学校更好地把抗疫情况和要求第一时间让家长知晓,打通了抗疫最后一公里。创造性地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稳定了学生家长、让上级的信息能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传达到社会的最后一个分子“家庭”,也能利用网络,让家长、学生的心声上传到上面,彼此相互的助力,为“疫情”助力,传递爱和正能量。

腾讯、问卷星等“互联网+”通讯、调查工具软件,在隔离期间家校的交流、合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穿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高效地完成实时数据的录入、汇总,上报;让学校、教育局、政府通过这些互联网工具,清晰、实时地掌握抗疫的一手数据,为具体抗疫措施提供了正确参考,为抗疫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 “互联网+”,教师备、研、教,课课都精细磨

全校的老师隔离在家期间,无法进行班级形式授课,怎么办?在疫情期间,首先在教育部门组织下,利用“互联网+”方式,组织全市精英教师,学习网络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并精心研磨备课,打造精品课程。通过互联网,以“老师网上授课、学生线上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学校很多学科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互联网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形式,为全市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利用“互联网+”中的实时通讯工具,如钉钉、腾讯会议等,教师发展部门的学科组、学校教研组和教育联盟组织学科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有内容、有目标、有分工,高效地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研讨,最终集众人的力量形成教学共识和形式,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落实,为上课老师网课提供参考意见和具体的教学范式。这样的“互联网+”研磨形式,让疫情期间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老师都明确、明了,掌握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技能,也对如何通过网络指导学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让每位学生都能利用”互联网+“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不会因为在家隔离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学校的全体老师也自觉地在家通过“互联网+”和学生一起观看授课,并根据线上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相配套的练习,再通过相关“互联网+”软件,对学生、家长提交的作业进行实时在线批注,好似在校期间的师生面批一样,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就沐浴到了老师的春风,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到老师的批注,及时地了解到自己对当天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互联网+”,让学校的教师的疫情生活变得充实,在家生活、工作一个都不落下。让教师的备课、研讨模式、教学形式都跟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练出了每一位老师的内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形式。

三、 “互联网+”,学生学、做、练,课停学练不停

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太仓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高水平县市,信息中心建设成了智慧教育云平台,课后网、线上教育云平台、教师学生博客空间,教育办公助手、OA精灵等“互联网+”线上教学的软硬件环境。这次疫情中就是通过这几个“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的教学,让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每天定点的时间段内,学生们通过互联网选择“太仓课后网”认真观看教学直播视频,在苏州教育在线太仓分中心内点播相关学习视频。在名师的指点下学习各科的知识技能。每个在家的學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通讯工具软件,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地进行学习、生活交流,认真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通过腾讯会议等网络会议形式,一起探讨学习中的困惑、疑问,向老师请教,及时得到任课老师的指导。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内容,使学生的居家隔离生活也不再枯燥无味,有的学生在做着科学的趣味实验。比如,《不漏水的瓶子》,怎么我的瓶子还是在滴答滴答地漏着水,再看看微信上老师的教学视频:咦,这位同学的泡泡龙好有意思,我也来试试,看着微信上其他同学做的吹泡泡龙实验视频,自己也来吹一个。有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看着教师网上的教学视频,再跟着进行体育锻炼,肚子也一天天地小了,真好。有的学生在拿着蜡笔,看着美术老师的教学视频,画着一幅幅充满着温情的抗疫图画,默默地为武汉加油,为白衣天使加油。有的学生在唱着一首首支援武汉加油的歌曲,为武汉加油、为白衣天使鼓劲;有的学生还和家长一起制作幻灯片、视频、亲子朗诵,为武汉、湖北加油……“互联网+”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更关键地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了中国民族的精神力;也让他们更加爱自己的祖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有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在疫情期间,学生们也经受住了考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利用现代化手段和“互联网+”来进行自主学习的技能也逐步地形成,对于学习的目的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的热情也在心中不断得到激发。

四、 “互联网+”,家长帮、辅、导,一个都不落下

这次的疫情,作为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开始也是很担心的,害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但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彻底打消了他们的担心,家长们也积极配合,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一起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每天家长通过问卷星把学生的身体情况上报,让教育部门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健康状况;每天家长通过网络和学生一起提交作业到腾讯作业中,并在老师作出批注后,及时关注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一起陪伴学生学习。家长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班主任的在线反馈,了解到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如上线情况、学习情况等等。

疫情,让家长们对于学生的学习从彷徨、迷茫,到清晰和理解,通过“互联网+”,认识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艰辛、不易;更积极地配合好学校,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学。自身的家长配合工作也在“互联网+”的辅助下,得到了提高。与孩子间的心灵距离,因疫情、因学生生活而更加地近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国动员一起学,“互联网+”让教育穿越了疫情的封锁,让社会上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都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以学校为纽带形成一个大家庭,温情地传递着一份份爱的希冀,彼此加油鼓励,激荡起一圈圈生命的涟漪。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电化教育馆.SHARE LEARING学享[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0:2-4.

作者简介:张璟,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云平台微信公众号互联网+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