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精细描述在老油田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2021-05-27 08:13孙秀会盖广点刘金华匡晓东
复杂油气藏 2021年1期
关键词:断点油藏倾角

孙秀会,黄 飞,盖广点,刘金华,匡晓东

(1.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2.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9)

随着江苏油田的不断深入开发,历经多轮次平面、纵向井网加密细分调整、水动力调整、三次采油等挖潜方式,老油田调整余地、增油效果和效益逐年降低,剩余油挖潜空间越来越少[1],急待寻找新的挖潜方式。

江苏油田多为复杂断块油藏,地下断层发育,地表村庄密集、河流多等不利地震采集条件导致地震资料普遍较差,较多断块主控断层未实现精确描述及定位。从老油田开发经历和经验看,断块油藏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屋脊式”剩余油富集,即使进入开发后期,挖潜井仍可获得高产[2]。若能识别断层异常,进而使主控断层位置实现精确定位,甚至较之前阶段认识外推,不仅可最大限度挖潜该类剩余油取得高产,甚至带动层系井网重新调整,增加可动用储量规模。

1 判定断层定位不准确的方法

断层描述定位不准确有其潜在的异常特征,识别异常有利于进一步识别阶段认识的盲点,为断层描述精确定位奠定基础[3]。

1.1 地质判别法

地质因素主要为与断层描述相关的点、线、三维面认识不到位[4],导致出现问题。

1.1.1 点对比异常特征

(1)关键井断点未识别,断点位置错误和无法有效判定断点位置。在W 庄油田老井筛查中,发现控制断层的关键井标志层不明显,E1f2段断点位置较难准确确定。结合录井资料及该区地层特征综合判断,之前认为标志层应该是E1f2段的粉砂岩,标志层断缺,断层位置上移,造成构造发生变化(见图1)。

图1 W庄井断点位置认识变化

(2)断距对比错误,距上盘断距和下盘断距认识不到位。如标准井选择错误,小断距错误对比为大断距[5]。

(3)特殊结构井关键点认识不足。如水平井轨迹在平面上显示不充分,轨迹中进出油层位置是最能体现油层乃至断点位置的重要信息;大斜度井存在地层重复的可能性。

1.1.2 线对比异常

线异常主要表现为:

①构造线异常扭曲,有存在断层可能性。M8块老构造为一简单的背斜构造,但内部构造线扭曲,重新对比相关井后发现中间存在一个小断层。结合油藏动态注水特征,证实了小断层的存在。②断层倾向、倾角异常,多表现断层线过于平滑或极其扭曲,上下盘倾角计算结果不合理等;③断层平面走向异常,如多个平行式断层组合中存在一条弧形断层。

1.1.3 三维异常

三维异常是点异常及线异常的直观综合体现。如图2 所示,a 图中原W2 断块主控断层断面东西部倾角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倾角较大,而东部倾角较小,说明原断层断面存在矛盾。b 图中,单井油层点位置明显位于主控断层断面以外,由此认为该块的主控断层存在外推潜力。

图2 W2块断面三维异常

1.2 油藏动态异常判别法

动态分析识别断层描述异常主要在产量、水驱、能量三个方面[2]。单井或井组产量分析中需重点识别储采矛盾、采出差异大、单井产量奇高等异常;水驱方面应关注注采矛盾、单井含水差异大等异常;能量方面关注单井压降差异大以及区域能量供给不平衡等现象。动态分析储采矛盾等典型异常特征表现形式见图3。

图3 动态分析储采矛盾等典型异常特征表现形式

2 断层精细描述与定位主要方法

复杂断块油藏断层精细描述定位需要尽可能综合使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对断点位置、深度、断距以及断层倾向、倾角、走向等要素进行精细描述[6]。

2.1 油藏地质方法定位断层

从地质上,明确断点位置、数量、断距等断层重要信息。

(1)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判定断点位置[7]。有效利用标准层、地层岩性、岩性组合、砂泥岩颜色、目标层垂深等信息,综合判定地层归属。如W 庄油田W9-2 井通过录井资料再认识,发现目的层段断点位置上调,导致主控断层外推,增加了调整挖潜空间(见图4)。

图4 W庄油田主控断层外推

(2)通过轨迹分析判定断点位置。利用各类常规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特殊结构井资料,通过分析其进出油层位置和地层岩性突变位置分析识别断点(见图5)。

图5 水平井轨迹影响断层外推

(3)三维建模法分析确定断层面。以三维地质建模为平台,以地震资料解释断面、层面数据及成果为基础,断面图辅助定位,井资料精确对比断点作为空间点约束,建立断层面,三维空间更为准确(见图6)。

(4)断点断距精细描述。通过特征标注法精细对比描述实际地层断距以及距顶距底断距,利用作图法分析断层视断距与真断距,为下步井震结合识别定位断层和精确描述断距大小奠定基础。

(5)通过多井连线法确定局部断层倾角。利用老区井资料多的有利条件,选取轨迹一致的井直线连井,组合不同井的断点,标定落实该直线方向的断层倾角。

(6)绘制断面图,结合平面构造利用交点法确定断层线位置。

图6 断面图控制主控断层外推

2.2 地震断棱解释定位方法

地震上可通过多种综合手段解释定位断棱。

(1)资料差异对比定位法。如图7 所示,DTMQ 高精度三维资料比老的BD-YJB 三维资料品质明显提高,老地震资料同相轴错断较多,无法准确识别断点位置。新资料同相轴连续性好,断点干脆。利用不同精度地震采集的不同地震资料,鉴别有效信息,综合定位。新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可规避相轴错断造成的断层假象,较准确地识别主控断层位置。

图7 BMY地区地震资料对比

(2)利用叠后滤波减噪定位法,滤除各类噪声,提高资料对断棱的辨识度,保留有利于构造解释的信号。如图8 所示,在对DT-MQ 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时,叠后滤波减噪后的地震资料在提高断点清晰度或断面成像精度上效果显著。全频段地震资料地质特征比较杂乱,目的层地震特征不明显,进行特殊频段提频后,目的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凸显,弱化非目的层特征,使解释更加精确。

图8 不同频段地震资料对比

断层的精细定位离不开地震、地质和油藏的紧密协作,可通过多次协同实现断层的精细描述。首先通过查断点正确性、断层解释可信性、动态分析异常性等查找发现断层问题;其次找断点变化可行性、断层位置真实性、动态认识的可靠性,寻找分析断点真实位置;最后复查对比认识可靠性、断层位置的准确性、动态吻合的匹配性,验证新认识。

3 应用及效果评价

近两年,通过对主控断层开展精细描述,充分利用地震、地质、动静态资料,运用精细对比法、作图法等手段精细识别、刻画、定位断层,提高主控断层精度,YJB、SN、CHIAN、MQ 等多个老油田断块主控断层得到不同程度的外推(见图9),红色虚线为原断层位置。针对断层外推后“屋脊式”剩余油综合调整挖潜,累计提交井位40余口。目前已实施投产井位18 口,日产油82.3 t,个别高产井长期保持日产油10 t 以上,挖潜效果显著。同时因主控断层外推,高部位实施一批新井,原注采井网已不能实现均衡水驱,YJB、SN 等多个断块已开展井网重组等综合调整。

图9 W庄油田主控断层外推井网部署

4 结论

(1)受不同程度多种条件限制,复杂断块油藏或多或少存在整体、局部断层刻画不精确现象。通过加大异常现象识别,有利于发现问题,寻找出主控断层外推潜力。

(2)地震地质有各自不同的方法精细描述定位断层。对于复杂地区,应善于合理利用各类方法,相互配合、佐证,同时加强多专业协作,相互验证,使断层实现合理准确描述定位。

(3)低油价下,开发中后期老油田挖潜,可充分利用丰富的井震等多方面资料,加大断层精细描述和定位,准确评价挖潜“屋脊式”剩余油,有利于取得较好效益。

猜你喜欢
断点油藏倾角
一种高精度光纤断点检测仪
断点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深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汽驱实验研究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用Eclipse调试Python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