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视角的夜景照明建设光文化研究

2021-05-27 12:2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小红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夜景景观文化

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小红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童 琳 刘玉军 刘志翔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夜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起初,城市夜景仅依托于功能照明而自然形成,后来逐渐依托个体建筑和景观夜间美化形成,现在和将来将依托城市的独特气质打造。

好的城市照明可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夜间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纵观国内城市的夜间景观会发现,更多的夜景照明采取冷冰冰的视角和程式化的方式拷贝其他城市,从而形成千篇一律的夜景形象,缺乏城市自身的夜间特色。因此,需要在城市照明建设中,发掘城市自身特色,并将城市文化与夜间景观融合,从而塑造城市的“光文化”。

1 城市文化概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所有文化现象中精髓的内存动力和思想基础,是维护和推动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任何民族或地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本民族或地域的绝大多数成员接受和信奉并作为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1.1 主要特征

1)地域性 由于人类出现时就是分地域的,在初期,不同人群之间相互隔绝,因此,其按照自身的生存方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所以城市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城市文化会因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形成的景观文化特征也就各具特色。

2)选择性 城市文化自形成开始,就需要为保护自身的内部文化对相关的制度进行选择。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保护内部文化,并对外部侵入进行消除,因此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或与之接近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文化。

3)多样性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子,使其能够形成形式多样且丰富的文化价值,城市文化处于不断的积累和传递之中,因此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4)可视性 当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抛弃了现代主义的极端理性主义和技术,这种不断趋于感性化的文化发展更注重传统的回归,并添加一定的艺术性和人情味,甚至从某些层面看,还具有乡土气息和大众化特点。但正是这种趋于感性的城市价值观的发展,使城市文化能够更多地运用于城市符号系统中,强化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1.2 内涵

我国传统城市文化可分为6个方面:①意识文化 主要包括宗教、哲学、思想、法律、科学、教育等人类精神和意识;②商业文化 即存在于城市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如城市中独有的酒馆茶楼、老字号、店铺装饰、广告招幌及商业道德、行业行规等;③社会文化 包括居住在城市里的不同民族、种族、家族及不同阶层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法律关系、等级关系等;④制度文化 主要指城市的行政管理制度,制度有地域之别,也有时代之分;⑤形态文化 即生态地理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在形态,如城墙、街巷布局、民居群落、建筑形式、建设园林、名胜古迹等,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区别不同城市文化特点的重要标志,形成城市突出而鲜明的可意象性;⑥市井文化 即存在于城市的街巷、阁里、市肆中的各种民俗文化及其在器物上的表现,如城市所独有的城隍、祀典、风俗及流行于市井的口头文学、戏曲等非物质文化形态。

我国的城市文化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很多冲击,但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全部文化成就并未完全摧毁,仍保留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风景名胜、传统园林、名府名宅、文化遗址、文物古迹、革命和纪念性场所,以及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特征和山水景观,显示出我国城市文化依然厚重和丰富多彩,造就未曾中断的文化传统和独树一帜的上下五千年的东方文化形象与声誉。

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表述,大致可分为两类:显性城市文化因子和隐性城市文化因子。显性城市文化一般是获得普遍认知的文化要素的组成,如各类文化设施、历史文化遗存及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等,基本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所包含的内容;隐性城市文化通常是指可能传递城市文化信息的载体或符号,如城市景观风貌等。

2 光文化的主要特征、内涵及表现形式

2.1 主要特征

2.1.1 历史性

城市均有鲜明的历史痕迹,传统的历史文化影响着当地人民的审美心理和喜好。光文化就是照明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即从摩擦生火、蜡烛、油灯、白炽灯一直到今天的LED灯具的发展史,是人类为改善生存环境、延伸生存空间所采取的社会改造活动。

利用照明为人类自身社会活动服务,同时照明的出现也影响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改变其生活方式。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同时也是改造自身,即实践者本身,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2.1.2 民族性

人类学家认为,人种、血缘、肤色和地理位置均不足以区分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从根本上区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是心,一种拥有文化底蕴的心。不同民族、国家的城市光文化的内涵和形象迥异,一个国家内同一民族的不同城市也会有差异,会产生符合本城市特色的不同光文化。光文化属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更应该承载记忆,见证文明。

人们通常会将东方人与西方人对光的喜好作这样的区分:认为东方人喜欢高色温、冷色调光环境;而西方人则更偏好低色温、暖色调光环境。在视觉结构上,东西方人其实并不存在巨大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当然,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种对光环境喜好的差异也会逐渐得到缓解,但对照明设计和研究工作者来说,尊重这种文化差异将对做好设计和研究工作起到巨大帮助。

2.1.3 连续性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们从简单的光明向往、圣火崇拜,发展到对照明趣味和品位的需求;从简单的火把到具有装饰作用的灯笼,再到如今灯饰城里林林总总的灯具产品,这个连续演变发展过程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同时也给照明设计和研究者一个启示——只有了解设计或研究对象历史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际工作。

2.1.4 创新性

光文化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原有历史基础上,如果与现有条件脱节,天马行空般地创新同样不可取。一个城市或地区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目标,充分了解原有照明情况,就是对原有光文化的充分学习和调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结合其发展目标,做好照明的延续和沟通工作。

2.2 内涵

光文化就是利用灯光创造白天看不见的另一个城市景观。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曾说:“建筑物必须透过光的照射才能产生生命。”建设高品位的城市夜景照明,就如同书画大师的书画作品,要用光亮度、光色分布和变化形成各种所希望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赋予长久回味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城市光文化设计的过程中,需以城市文化为精神支柱,营造气氛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本地市民的生活习惯和欣赏习俗。一旦缺乏城市文化,城市夜景就会缺乏“魂、筋、神”。现代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正在将城市文化往“有序-无序-有序”的方向转型,我国很多新兴城市在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特别是一些文旅项目,使城市文化富有更独特的魅力。当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夜景建设,因此要加强城市整体发展,增强城市形象,就需要将城市文化与夜间空间环境照明设计进行有效融合,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我国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山水城市较多,特别是南方城市,在进行光文化设计时,应考虑山和水这两个载体,山水是自然风水的根,山遇水而开,水是城市的灵魂;水造山,城市依山而建,孕育千年文化城扈,山是城市的筋骨;山水又生文化,是城市人文的精神守护,是城市的神韵。

我们把城市文化经过缜密提炼和艺术加工,通过光这种特殊的媒介将城市夜景景观中构景的光元素、光韵律、光生态、光意境、光绘画、光艺术与光的照度、亮度、色温、动静等因素有机结合,把握光影、明暗、主次、层次、整体、局部、尺度、色彩搭配等的协调统一,作用于建(构)筑物、市政公共设施、滨水界面等受光载体,赋予其深刻内涵,达到灯光与城市文化、光文化的和谐统一。其实光文化的实践过程,就是用光演绎城市、人文和历史的过程,是用光感悟艺术、用心感动城市的过程。

人类从学会使用光到掌握光的利用技巧,再到当代以光作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光艺术进入新纪元,光艺术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一些光艺术家说:“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光艺术为建筑艺术带来革命性的新观念,光在冰冷的建筑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迹。

2.3 表现形式

1)图案语言 图案的运用也是表达光文化的有力工具之一,对于某些特殊建(构)筑物,塑造或勾画某些特定的图形或符号就能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能使人产生猜测或联想,焕发起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知。

2)色彩表现 颜色知觉是一种色彩刺激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特性,而人的视觉特性受大脑支配,也是一种心理反应。所以,颜色知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色特性有关,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及该物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各人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不同,个体之间的色彩感觉也有差异。中国画的“随类赋彩”,是在尊重物体原色的基础上,根据表现的主题意境进行用色,通常将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5种原色,搭配使用形成一种意象,由此说明照明光色对被照对象的外观效果产生极其重要的心理影响。随着对应载体的不同,用适合的光色表现载体本身的特质,可带动情绪并营造氛围。

3)对比表现 在夜景照明中,由于用光强度不同及不同光色的使用,产生了对比效果,从而使被照建筑物产生层次感,使城市夜景景观更加丰富、生动、错落有致。

4)动静表现 夜景照明的意境动静不一,主要是利用变色灯具不断变化色彩或图案,从而加强夜景照明效果,有些夜景意境静中含动、形静而实动,从而创造一个有机的照明整体画面。

3 基于城市视角的光文化设计分析

3.1 功能照明中的光文化创意

功能照明中的光文化创意设计作品要表达的并非只是灯光的空洞无物,在一定程度上应赋予其特有的生命质感、鲜活的形象、情感的温度、主旨的深度及独特的风格。

现代路灯在造型线条上较为简洁流畅,整体没有多余的装饰性元素,能够与现代化城市融为一体。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不断提高,路灯的设计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师可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通过不断捕捉灵感艺术,让本身单调无趣的路灯妙趣横生,既使人们更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让城市更添几分自然的韵味。在城市的一些特定历史街区的路灯外观风格方面,一般根据不同城市的地方特色、人文、历史等,对当地文化特征进行提炼,并融入路灯的造型设计,在创新与传统间寻找新平衡点,将城市的文化美、地域美、精神美传递给人们(见图1)。

图1 现代路灯创新造型设计

3.2 景观照明中的光文化创意

3.2.1 建筑物光文化创意

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中,夜景照明设计应与城市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做到“千城千面”。城市中的人造光不再仅满足于功能照明和简单的装饰,照明设计师应参与到城市建筑照明的艺术创作中,将建筑用光提高到光艺术的高度,让城市建筑的光成为艺术的光。

夜晚城市建筑的光设计实际是对城市建筑的二度创作,如何进行整体设计,要求光艺术家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艺术想象力。我国各地城市建筑风格迥异,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理念铸就了不同的人文特质和城市面貌,这就需要有不同人文底蕴的城市光文化。艺术家应根据不同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和文化理念营造富有个性的城市建筑光文化,有助于体现独特的城市形象。

文化建筑如国家游泳中心,采取照明设计方案和建筑立面方案一体化设计,使二者更加协调,形成高度统一完整的照明艺术效果(见图2a)。地标建筑如广州新电视塔,照明设计通过对LED灯具进行精准控制,使塔形成多彩而律动的照明艺术效果,充分展现“岭南少女般高贵典雅和婀娜多姿”,让整座塔的夜景形象熠熠生辉(见图2b)。

图2 建筑物光文化应用

3.2.2 桥梁设计中的光文化创意

桥梁景观与城市景观、大地景观相伴,产生的综合景观意义重大。桥梁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地位使其成为城市夜间形象的重要组成,尤其当桥梁处于滨水区域,其开阔的视域是城市景观的表达重点。桥梁夜景对于提升城市夜景观及丰富空间层次有重要作用。除加强桥梁的功能性照明、满足桥面行车要求外,还需根据大桥自身的结构形式及所处位置,对其进行艺术化照明处理。注重大桥主体轮廓和大桥整体的简洁静态照明,使之在夜间产生一种独特、形象深刻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城市夜景观。

伦敦塔桥是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的一座上开悬索桥,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也是伦敦的象征。设计师在塔桥的夜间照明设计中遵循桥梁结构运用照明手法的原则,因地制宜,将桥梁的交通、景观、美学价值进行综合延伸设计(见图3a)。

颐和园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桥洞组成,状若长虹卧波,夜景照明主要突出桥洞和桥栏的效果(见图3b)。

山西大同开源街御河桥64根斜拉索采用“人”字形设计,具有强烈的城市雕塑感,充分体现其门户寓意和城市地标性。夜景照明设计师通过在斜拉索上设置点状光源,形成动画效果(见图3c)。

图3 桥梁光文化应用

3.2.3 灯光雕塑中的光文化创意

灯光雕塑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将动态的光电元素加入静态的雕塑设计中,一动一静的组合,让古老的雕塑艺术焕发新时代气息,点亮现代城市夜景的同时,也解决了城市夜景中白天景观效果与夜晚灯光效果不能兼顾的问题。这也意味着雕塑艺术从手工塑造为中心模式向建造为中心模式、从情节内容为中心模式向视觉奇观模式、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

曾获英国“菲利普王子奖”的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为国家罗盘星收藏协会设计的发光的铝质结构小屋“赛图特里”如图4a所示。这个立方体的建筑有5000个小窗户,均朝向立方体的中心,中心的一个光源使这些窗户发出橙色的光芒。

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名为“火湖”的大赌场内,矗立着一束2层楼高由玻璃打造的“火焰”,如图4b所示。

“阳光谷”是上海世博轴最重要的形象标志,雕塑形状似喇叭花,由近2万块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夹胶玻璃组成,其功能是让自然光透过“阳光谷”倾泻出来,如同水晶般将自然光引入各层,通过地面和天花连续反射,与水面或绿地的光线形成呼应(见图4c)。这种“城市+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图4 灯光雕塑光文化应用

3.2.4 灯光秀

灯光秀作为一种声、光、电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展现方式如何变换,艺术的表达永远不能脱离“人”的情感和体验。灯光秀作为一种现代化艺术作品,更需融入历史与文化,将灯光秀扎根在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在不伤害历史古迹的前提下与建筑融合,用灯光赋予这些历史见证者新的生机。

1)光动画 光动画是最常见的灯光秀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永久展示、免费观看,是城市夜景照明的组成部分。常见类型有建筑立面、媒体立面、水幕喷泉等。

2)光演绎 光演绎主要指长时间展示、注重运营、观众需付费观看的灯光秀形式。主要是在固定的观景点观看灯光秀表演,常见于国内的文旅项目,类型主要是印象系列等。

3.2.5 灯光节

灯光节是多个场所、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短时间展示的灯光秀形式。国内以广州国际灯光节为代表,主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模式,每次一个主题,突出地域特点,发扬传统历史文化,极大提升地方知名度(见图5)。

图5 灯光节展示

4 结语

对于一座城市,文化是其精气神所在,这就要求照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从当地富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寻找设计灵感,并将这种灵感融入设计作品中,从而使照明设计不再单调乏味。

随着我国照明技术飞速发展,照明设计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有更完善、先进的理念。设计师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注重历史与人文的结合,通过运用光文化理念,从更合理的角度做到“以人为本”,从而提升照明对象的文化品位,达到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兼备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夜景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不妨写夜景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谁远谁近?
城市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