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创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改革的生长点

2021-05-28 06:02王春柳
职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校企

□王春柳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对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了要求与工作部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问题导向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目标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旨在发挥高职教育的龙头引领作用,创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与“双高计划”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体制机制障碍影响了创新潜力的充分挖掘,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从而导致我国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因此,面对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承担者,高职院校应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职教育“大有作为”。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仅对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推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双高计划”在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其目的是引领改革和创新,本质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正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加速走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时代,创新驱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带来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倒逼着高职院校改革创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全方位综合变革,增强高职类型教育的适应性,进而打造高职院校的高价值品牌。与此同时,“双高计划”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1]。要制定出台引领示范的政策、制度、标准,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根本,唯有建立一整套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更具活力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等体制机制,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二)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有效保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双高计划”强调的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其主体是创新型高职院校和创新型企业的组合体,服务的产业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合作企业是正在转型或者已经转型的现代企业[2]。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为此,须进行产业与教育链接的需求整合,共性与个性并蓄的框架重构,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3]。此外,高水平专业群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是高职院校特色的具体体现。专业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破解与产业契合度不高、资源集成不够、合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其难点在于体制机制改革,需打破专业界限,重组教学单位,调整优化二级学院组织结构,建立专业预警调整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等。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资源整合,促进融合发展,从而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

(三)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保障

“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变革,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及高效能的治理能力等。因此,需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和限制,围绕生产方式变革、技术进步、社会公共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需求,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契入点,紧跟产业发展步伐,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行业多样化发展,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技术变革;需进行顶层设计,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全局视野、系统思维、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开放式、融合式创新,加强各部门之间资源的统筹与融合,提高治理能力。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双高计划”作为引领改革发展、彰显类型教育特色、打造一流院校的排头兵,理应在办学理念、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需要重点突破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一)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单一主体办学,企业、行业及社会各界等相关方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协调机制、校企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专业群与产业链衔接机制、专业群的建设退出机制还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单一的办学主体导致管理体制也较单一,建立学校董事会(理事会)的不多,部分学校虽建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行业、企业代表实质参与学校办学及重要事项的决策不多,深度参与专业调整、专业群建设的效果也不明显;部分高职院校考虑到学校的稳定,对现有的管理体制创新不够大胆,改革力度也不大,高职院校“千校一面”、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突出,类型特色不明显,适应不了“双高计划”的新要求。

(二)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还不成熟,校企合作各方在知识、技术、人力等资源配置不均衡,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关系还没理顺,多元协同创新的治理格局尚未形成;校内二级治理机制运行不畅。由于责、权、利不对等,导致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高,工作执行效率低下,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科学治理、高效治理、民主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改革进程缓慢,部分高职院校虽也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建设了智慧教室、网上办事大厅等,但资源整合还不够,利用率不高,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部门协同难度较大,用数字技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效不明显。

(三)质量保障机制不匹配

高职院校常态化自主诊断改进机制还不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且与质量建设改进“两张皮”,对照质量目标与质量标准改进不及时,问题整改后续跟踪检查不到位。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利用不足,对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不深入,尚未建立数据积累应用平台,对已有的平台、报表等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此外,质量监控主体较单一,监控方式较封闭,监控力量较薄弱,无法客观全面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四)激励评价机制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导向不明显,过度追求论文、课题数量的现象仍然存在,潜心治学的氛围需进一步浓郁;绩效分配激励作用不突出,激励方法缺乏创新性,激励方式缺乏灵活性,绩效管理与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结合不充分;考核评价实效性有待增强,考核标准缺乏弹性,考核方法偏于定性,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均较单一,难以激发教职员工的创新活力。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对策与路径

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双高计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形式,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双高计划”学校须坚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定位,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办学、治理、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做改革的先行者和行动得,从而形成发展新生态。

(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应着力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1.深化专业群建设机制。首先,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面向产业新需求、新结构、新定位和新形态,根据产业链或岗位群需求,通过对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分析,按照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逻辑科学重构专业群,整合重组优质特色专业资源,促进专业协作,资源共享,凝聚人才培养合力。其次,把产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融入到专业群建设中,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改造专业群、专业和课程,构建体系化、高品质的专业群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跨界融合、跨学科融合,形成逻辑合理、知识关联、协同共享的高水平专业群。并按照一个专业群服务一个产业链、对应一组岗位群的方式,有效发挥专业群集群优势和资源集聚效应,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再次,应成立由专业(群)带头人、知名行业专家、领军企业家等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工作方案、运行实施、质量评价、研究实践”循环制度体系,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专业群建设进行动态管理与监测评价,促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专业群建设机制。(如图1)

2.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特色化办学体制,把企业资本、技术、设备、文化等要素融入学校教育中,实现校企一体,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大胆尝试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构建学校与社会相互交融的无边界组织模式,实现双元甚至多元管理和育人。学校应联合企业建立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产业学院或产教中心,学校老师负责基础教育,企业派出工程师或培训师负责核心专业课程训练,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实践,并把产业发展动态、紧贴产业需求的前沿知识、企业职业素养等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刀真枪地真干实做,实现岗位技术学习“零距离”,也让教师真正参与顶岗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使产业活动与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同时,实施产教文化融合发展。文化融合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核心,学校有选择性引进企业行业中有利于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优秀文化,企业行业有的放矢地吸收学校中促进企业成长的文化,并进行融合创新。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凝聚共识,打造共同体,有效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力度。此外,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产教园区、创新创业基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产教深度融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职业培训、文化交流等功能高度集成,形成政校企行等主体之间形成更加顺畅持久的协作模式,培育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与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引领人才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如图2)。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报业集团联合打造了浙江创意园并形成了基于园区化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育人范式,不仅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技术技能水平等,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提高企业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2 基于园区化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育人范式

3.深化三教改革,合作育人。校企双方共建校企合作管理部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制度,加大宣传,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实施、专业群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体系调整、实践实训及教学资源建设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专业课程内容尽可能符合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齐心构建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模式。同时应建立“共享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让企业获得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让学校获得师资、基地、管理等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从而促进产业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全要素的有机融合。比如成立学校“校行企”协同管理理事会,构建三方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良性运行机制。深化三教改革,校企共建兼职教师人才库,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共同培育专业群课程开发团队,打造“互兼共管”的“双师”队伍,学校应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应引导技术骨干全方位参与专业实践项目开发、工学结合设计安排等。同时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着眼行业前沿,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校企深度合作开发教材;对接职业标准,突出岗位能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建逻辑合理、内容科学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此外应充分挖掘并整合企业有关资源,搭建教学平台,创设教学场景,建立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工匠工作坊,促进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法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式、工作坊式、项目实战式、书证融通式(1+X 证书试点)等现代教学模式改革。此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等,将学校打造成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转化,同时,通过技术反求、技术转移、技术改良、技术革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二)健全治理机制

“双高计划”学校应切实加强党对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健全治理机制。

1.健全数据治理。数据治理就是进行数据架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建设和管理的全流程。健全数据治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数据生产、管理、使用、安全等环节,最大限度彰显数据价值,提高数据治理能力。一是实现数据共享。面对高职院校部门间、学院间、层级间协同难等问题,通过数字化改革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推进跨部门、跨学院、跨层级等多跨协同联动,重塑运行机制,实现改革举措集成、应用集成、效果集成。二是提高数据质量。把好数据产生、数据储存、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质量关,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质量管理手段,构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闭环结构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同时建立数据质量现状分析、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跟踪改进和考核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三是培育数据文化。树立数据治理新理念,建立健全良性互动、共建共治的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凭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凭数据考核的数据治理文化氛围。

2.健全协同治理。有效整合政校行企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协同治理平台,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机制,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如温州现代物流学院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温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温州市物流商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建,将政府的政策优势、浙工贸的育人优势、浙大的管理科研优势、商会的企业资源优势进行了有机整合,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助推区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温州现代物流学院平台,围绕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共性需求,将平台汇聚的政府、重点大学、协会、企业等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如图3)。

图3 政产学研用,共建温州现代物流学院

3.健全科学治理。一是优化治理结构。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机结合,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应适应专业群建设需要,以群建院,组建相应的二级学院,并以专业群为基点,调整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聚合。同时进一步突出二级学院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优势与价值,努力将二级学院打造成特定行业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区域社会服务中心。二是发展跨专业的教学组织。随着治理重心下放至二级学院,专业群的作用日益凸显,建立发展跨专业的教学组织势在必行。应打破专业建制的壁垒,建立跨专业,适合专业群发展的教学组织,实现各专业间、专业群间的深度融合和集成创新,为学生获得更多的跨专业课程学分,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跨年级选修课程等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完善治理制度。着力从制度的制定、执行、创新等方面加以完善,用系统化的思维、法治化的方式和智能化手段,提高治理效能,从而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围绕“双高计划”的建设任务,不断完善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为重点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以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动态调整能力、服务贡献能力三大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群诊断改进机制,根据专业群的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及技术服务等情况,结合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链需求的匹配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专业群进行科学评价,并实施基于动态评价结果的专业群“红黄蓝牌”预警机制,实现专业群合理布局与柔性治理;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诊改数据监测与管理平台,充分利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平台、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以及其他第三方评价数据积累平台等大数据平台定期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比对与分析,不断健全跟踪、分析、诊断、改进等制度,以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引领,推进内部诊断改进制度建设;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学生+家长”、“互联网+”多元监控模式,创新监控形式,优化监控环节,形成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监控体系,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制约,确保监控体系行之有效。

(四)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推进破“五唯”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立按岗位分类评聘、业绩成果可替代论文课题、标志性成果可直聘上一级职称等制度;建立以教学业绩为导向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教师实施分类管理、考核和评价。以“双高计划”重点任务指标为牵引,加大教学成果奖、教学能力、技能大赛、教材建设等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如,获得标志性成果的教师直接考核为优秀;改革绩效分配机制。建立以能力、水平、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机制,不断完善绩效分配、职务晋升、精神表彰、末位帮扶等系列激励政策。同时打破职务聘任“终身制”、薪酬激励“天花板”,健全以“优绩优酬”导向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校企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