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传承与创新”网络课程开发
——以盘扣装饰设计教学为例

2021-05-28 02:27周琴
关键词:题库职教课程设计

周琴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媒体资源日新月异,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课程高度整合的网络课程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大大拓展了传统课程的界限和意义,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课程从工业化模式迈入信息化模式,是课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基于此,研究开发“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服饰传承与创新网络课程”不仅是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获得)的需要。

一、搭建课程框架

职教云是兼具网页端和移动端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功能强大且各模块切换自由。本课程用传统教学设计建构职教云平台,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网络教学。教师拥有自己的课程、课堂、资源管理空间;便捷的教学提醒、课程数据统计等辅助工具;学生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利用大量碎片时间完成学习;通过发起兴趣圈子,互动学习,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建课程

使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进入“教师空间”页面,点击“新增课程”图标创建课程,输入课程编码、名称以及开放范围等属性信息。(图1)

(二)课程基本情况设置

选择贴合课程内容特点的图片进行封面编辑,使学生对课程的方向一目了然;在课程页面“从我的资源中选择”教师个人网盘或者“本地上传”选择导学文件进行上传,供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知识时进行参考;接着是题库里的题型设置,这是在线课程设计的核心之一。作业、考试以及在线互动时的测验都需要从此处添加,这种归类设计有助于其他教师进行在线课程教学的资源共享。(图2)

课程题库包含10种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题目添加方式分为手动单个添加、Excel导入、智慧职教导入、学校库导入四种;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问答题可以通过Excel导入题目。课程作业分为题库作业、附件作业、登分作业三种类型。题库作业可以是随机和手动两种出题形式;附件作业分为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登分作业由教师线上布置,学生线下提交答案,教师线下批阅,然后将分数录入到线上,统计分析便于学生最终成绩的计算和管理。(图3)

(三)课程设计框架

课程设计的制作方法分为七种。第一种是由教师手动新增课程设计内容;第二种是从智慧职教中选择课程,并选择性地应用其中合适的课程设计内容;第三种是从MOOC学院导入课程;此外,根据校本资源、课程及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还配置了资源库导入、专业群导入、校本课程库导入和教材配套课程导入等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导入方式。“服饰传承与创新”课程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课程设计的框架构建。

根据传承与创新工作室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建设9个章节单元的课程设计框架,每个单元下设3-4个子目录,分别设计了课程PPT、教学视频等。进入课程界面完善课程基本信息;建立任课班级;设置课程导学;添加参考教材;开展课程设计;建立课程题库;设置课程作业;开发课程试卷。(图4)

二、课程教学设计

网络平台作为课程的传播载体,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构建满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双向交互式的线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时空分离教学模式的教育质量。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涉及文化、历史、艺术设计等知识,让学生在走进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与之相融合,将传统发扬光大。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服饰传承与创新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在课前已经学习了传统刺绣、法式刺绣、传统服饰装饰工艺、传统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等,具有一定的设计、工艺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盘扣的设计及制作。能力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并制作出雅致的盘扣。情感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合理地设计并熟练地制作盘扣(软、硬扣)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纹样形状的线路走向与固定方法对盘扣的最终视觉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纹样设计和固定于藏头设计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盘扣装饰工艺”网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盘扣的起源与发展、盘扣的设计与制作(盘条折叠、外形设计、线路设计、长度计算、固定方法、藏头设计)二大板块任务内容。(图5)

1.课前预习

(1)教师任务

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和本专业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课前导读,并提供学习任务单。学生依据课前导读,分组领取任务,针对不同造型的盘扣进行分析探索,填写讨论报告书。并通过教师上传到职教云平台的导学内容搜索相关资料,讨论归纳盘扣的艺术特色,将总结报告上传至学习平台作业区。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和作业评判。通过检查视频及课件的学习进度,(图6、7)及时督促学习进度条完成率较低的同学尽快完成。在作业区查看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答复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2]

(2)学生任务

登陆课程网络平台查阅课前导读。根据教师发布的课程导引问题,通过网络调研,探寻盘扣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并据此设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下载并填写讨论报告书,学生根据各自的主题进行在线分组,围绕同一主题查阅资料,尝试设计某一造型的盘扣设计。(图8)

(3)教学策略

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分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彼此的了解。盘扣的历史精彩纷呈,学生浏览和使用这些资源,使学生建立对于盘扣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纹样设计的初步认识,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由欣赏的角色向设计的角色转变。(图9)

2.线上课堂教学

针对课程内容,线上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签到、头脑风暴、讨论和测验等。课中点击新增按钮,选择签到,进入发布签到页面,可以选择手势签到和一键签到,绘制好手势之后,点击开始活动,即可发布签到。点击结束后,进入签到详情页面,可以查看学生的签到情况,点击头像下面的打分按钮,可对学生进行打分,点击学生头像右上角按钮可对学生考勤状态进行修改。当教师讲授某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时,会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包括提问、讨论和测验等多元化的互动形式,例如通过“什么是纹样设计”“盘扣设计的要点”“纹样与盘扣造型的关系”等问题,运用头脑风暴进行问题延伸导入和分析,学生利用字幕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根据互动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接着通过《从绳结到艺术品》视频案例,对绳结变化为盘扣过程中的知识点进一步讲解。此外,学生可以在授课的任何时间里利用字幕发问,以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某个小结或单元结束后,教师需要事先在职教云建立题库,并在课中点击新建活动按钮,选择测验,进入新建测验页面,从题目列表中勾选所需要的题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点击开始活动,进入学生参与详情页面,已参与的学生信息会显示在屏幕左侧,右侧最上方会显示学生的参与率及参与人数,中间展示的是高分榜。这种课堂活动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图10-12)

三、结语

本文基于职教云平台对“服饰传承与创新”课程建构了“做中学、学中做、教中说、说中教”四位一体的网络教学实验设计。以主题任务为课程训练项目,以“做”为先行,在“做”的同时跟进知识讲授,将学生在完成主题过程中需要的知识点设计为课程学习内容;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传授、交流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采取小组讨论、成果演示、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水平。并以盘扣装饰设计为例,实行了一个周期的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以一种灵活的方式保持着教学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题库职教课程设计
“勾股定理”优题库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轴对称”优题库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中秋明月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