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指导影响研究

2021-05-28 13:35程晓南董万军
考试周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

程晓南 董万军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的模式也有所创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进行选择,然而学生却没有科学选课的意识。在新型高考模式即将全面展开的环境下,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就此展开,在课程的目标、组织形式、内容、师资力量、对象等方面与其他的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应该充分结合本课程的特征,来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认知专业,在生涯的决策与课程的选择方面给学生做出指导,进而能够将“学”“考”“招”有机结合起来,让生涯规划课程更加系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积极的准备。

关键词:生涯规划;选课指导;影响与研究

随着新高考的逐步开展,通过先行省份的总结与推广,试点省份不断的增加,进而全面展开已成必然之势,仅仅是时间的问题,新的高考模式与之前高考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科目的选择,之前高考是固定的文理分科模式,而新高考模式下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主动性,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选课组合,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化,但是学生的选课组合直接对学生步入高校之后可选的专业范围产生主要的影响,也就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的方向产生影响。文章就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指导影响做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一、 生涯规划的定义

“生涯规划”又叫“人生规划”,是个人和组织的结合,是在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开展测评、分析、归纳的基础之上与时代的特征相互结合,根据个人的职业意向,而确定最优的奋斗目标,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新型高考模式的大环境之下,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学工作,能够指导学生对自身做出清醒的认知,对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规划,做到选课精准,因此生涯规划已经在各个高中达到了基本共识,那么在高中的学校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选课的指导层面的作用,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二、 在新高考环境下,高中教学校生涯规划的特点

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的目标

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教师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负责,不论高考模式如何进行改革,根本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职业的认知能力,更加应该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意识得到更好的提高,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与实践的能力,为未来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准备。

(二)组织和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要用较为开放的视角来联络更多的层面,形成合力之势,来协同开展,主要负责的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的推动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进程,在政策上给予更好的支持,在资源上要给予保障,相关的教育研究机构与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研究团队要给予更加专业的指导,与此同时要加强教师团队的专业建设,针对课程开设环节的条件与保障,以及课程开展的质量等作出充分的监督与指导,能够及时的将所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而电教部门与技术部门也应该在生涯教育的過程中,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保障,让信息化教育充分的融入生涯教育中,在让生涯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中,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让学生在各个学科的比较中来理解生涯规划的内容。

(三)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发现自身闪光点

在生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不能让学生过早的被职业的定向所局限,被课程实施的步骤所固定,通过学生对基本测评工具的掌握,做到自我了解、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充分的认知自我,对自己负责。

(四)生涯教育的形式

在生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广泛借鉴与多元融合的教育形式,因此,应该充分的借鉴并开发学校内外的相关资源,能够让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充分的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观摩、体验等方式来更多的了解社会与职业,进而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学校所在的城市中的特色的产业建立联合教学基地,能够较为广泛的结合校内外的资源优势,让生涯规划课程更加具有创新性。

(五)生涯规划的师资建设

在高中学校生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教师的全员参与,打破固有科目的边界,由于很多高中学校存在着生涯规划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采取这样的方式首先,可以让各科的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生涯规划教学活动中来,其次,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全体教师的特长与优势,再进一步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与特长组建出更加有教育优势的团队,能够更加优质的开展生涯教育工作,最后,可以组建出专职与兼职相互结合的教育团队,聘请社会专业人士与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来共同教学,设立讲座与专题教育,让教育常态化,建立良好的咨询平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于交流的渠道,帮助学生解答生涯规划的困惑。

(六)生涯规划课程关注的对象

与全面的教育不同,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要细化到每一个学生个体,需要针对每个学生性格爱好与学习特长等不同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课程组合的选择。

三、 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指导影响

在新高考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要面对这20种组合进行选课,与之前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相比,选课则是关系着大学的专业范围以及未来的职业的道路,虽然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但是怎样选、选什么成为学生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科学的进行选课,进而做到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有机的结合,有效的衔接。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对于高中学生选课来讲,重要的目标就是在于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运用生涯规划的工具,让学生能够做到清醒的认知自我,找到自身兴趣取向,挖掘出自我的发展的方向,进而能够做到自愿且科学的进行选择课程。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要发挥出更加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左走,向右走
运用三叶草模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梦想照进现实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做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者、指路人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