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数字产业在这里起舞

2021-05-31 02:57呼东方
新西部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地企业

呼东方

202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通告》,经推荐、评审和公示,同意授予赛欧小微企业基地等117家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在陕西入选的4家基地中,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榜上有名。“市場、服务和研发是数字化产业崛起的三大要素。”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董事长胡选利看来,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这些年能取得各级政府与企业认可,主要在于对市场定位的准确把握,那就是加快数字产业落地,并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链。

从西安驱车出发沿京昆高速行驶,只需40多分钟就能到达位于鄠邑区吕公路旁边的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从东向西拐入吕公路后,路北是西安石油大学,路南则是由一幢幢相同的青灰色楼房组成的楼群,其中临街的一幢楼外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记者一边开车,一边心里疑惑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级别的研究所。正在疑惑中,就看到青灰色楼群入口处的“西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牌子。

这个院子正是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所在地。院子右边A1楼的楼顶上,有“陕西省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几个大字,西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选利的办公室就在这座楼上。

202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通告》,经推荐、评审和公示,同意授予赛欧小微企业基地等117家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在陕西入选的4家基地中,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榜上有名。

2020年7月,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与西安市高新区、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10个园区首批入选了西安市数字经济示范园。其实,从园区所处区位、数字技术人才的聚集以及数字科技的积累等方面看,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并不占有先天优势,可为何能首批就入选数字示范园区呢?

大潮的机遇

从A1楼上到四层,一出电梯就能看到左边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牌匾,其中最醒目的一块是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一个绿色的巨大模型盘,可以基本了解整个基地的全貌。

每次面对来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观摩、学习、考察、调研的团队或个人时,西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选利总会先站在模型盘前,向来人介绍一遍基地的基本情况。他觉得这样可以给大家留下一个很直观的印象。

胡选利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1991年研究生毕业时,正是深圳大量吸引人才之时,他前往深圳创业。在深圳闯荡数年后,他回到了老家陕西,同时带回电子信息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据胡选利介绍,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之所以能以数字产业为主也是有渊源的。2014年之前,鄠邑区的前身户县曾成立了沣京工业园,工业园当时分了很多板块,并决定电子信息板块由企业来运作。于是,胡选利与他的管理团队就成了最佳人选。

那么,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为什么又会是以数字产业为主呢?“电子信息与数字化产业是有天然联系的。”胡选利介绍道:“数字经济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大众所知道的电商,在电子信息方面不管是原材料、工艺还是生产过程,其产品都涵盖在数字经济范围内。”

2014年西户高新区成立之时,采取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投资引领,产业聚集”的创新模式运作,确定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规划24.55平方公里成立产业园区。按照最初的规划,这里最终要形成“两带三核、五轴七区”的结构。

2014年4月,经原西安市户县政府批准,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前身西安西户科技创新园成立。“园区成立之时就是按照政府确定的模式运行。在招商的时候,我们就是围绕着电子信息产业来进行的。”胡选利说。

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当年项目规划用地1232亩,而据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20年底,项目实际开发利用土地331亩,其中129亩建成标准房20栋,建设面积13.3万平方米。

回忆往事,胡选利觉得自己是赶上了一个好机遇。2014年9月,也就是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创立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自此而红。几个月后,国务院又将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等给予税收支持;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自由组合的户籍、学历等限制,为创业创新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营销、财务等第三方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信息、技术等共享平台。“我们在开发之时,就是从国家这一布局出发,按照‘众创空间+加速器+孵化器+园区的模式进行的。”胡选利说。

在基地A3楼外,可以看到“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的牌子。据胡选利介绍,这个创新中心是陕西省惟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主任卢秉恒院士曾是我的老师,当年他刚开始做创新中心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场所,我们就把A3整栋楼交给他用。当时户县政府和我们基地给予卢秉恒院士各种支持与帮助,如今增材制造创业已经成功,也就是说在我们这里的孵化已经完成了,研究院就搬到了能给他们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西高新去了。”

正是由于胡选利和他的团队具有学科背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得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在西安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西户高新区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也成为西安市惟一一个省级高新区。

留在这里

“我们的厂房就在楼下。”西户创业创新基地C3号楼的二楼是西安航司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域。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监控器,将一楼生产车间的每个细节呈现无遗,办公室主任任斌站在监控器前面,一边细致地查看着车间工人的操作,一边介绍着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

据任斌介绍,目前西北地区鲜少有类似航司半导体这样做半导体封装的电子技术企业,这样的电子技术产业链大都集中在南方。2017年年底筹建之初,几位主要负责人是经多方考察后,才决定入驻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吸引他们在这里创业的原因,除了电子信息产业聚集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这个基地已经成为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各种基础条件非常好,能提供的线上平台和线下窗口服务非常完备。而在他们入驻一年多后的2019年,这个基地又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任斌所说的线上平台和线下窗口服务,其实就是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为入驻的小微企业、创业团队提供的全周期的成长服务。这些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中心专业服务。航司半导体公司的对面就是西户酒店,这是基地为企业提供的24小时“管家式”服务之一。这些属于基础服务,另外还有商事接待服务、大型会议公用服务、人才公寓、健身房等生活、工作配套设施。

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行政管理区域,距离胡选利办公室门口不远,摆放着几台自助办税机,企业在这里就可以在终端上领用发票、代开发票。这也是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提供的中心专业服务之一。资料显示,这些服务主要是依托于西户创业服务中心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联合,共同为企业发展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服务。据介绍,目前基地可以提供包括金融、税务、政策、人才、信息等五大类30多项服务。

2018年3月,航司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了相关注册,5月厂房和办公区域开始装修,当年9月设备进厂,10月就实现了量产。“通过这一个个时间节点的连续性,就能看出工作效率之高了吧!”任斌笑着说:“我们作为企业,其实对国家很多政策不是很了解,但基地了解,而且能及时落实。只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我们企业有奖补,基地很快就提供给了我们。去年疫情期间的租金不等我们询问,基地就主动通知我们财务给予了减免。”

航司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入驻基地后固定资产以每年约千万元的速度增长,员工也由创业时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任斌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这个基地各个方面完全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还没有想过要离开,应当是会长期留在这个基地的。”

与航司半导体有限公司一样,陕西三义汇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三义汇达”)也是入驻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后得以快速发展的一家企业。2014年初,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开始招商时,三义汇达成立还不到一年。据三义汇达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董事长严凯涛一直有建设家乡的想法,刚好这个基地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聚集区,我们严总就很果断地把公司搬进了这里。”

三义汇达是集勘测、规划、设计、咨询、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工程施工、智能运维抢修为一体的全产业化企业。入驻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后,成为了国家电网及陕西地电优质外委施工单位,承担了很多地方的行政区域电力工程运维抢修项目。

这家公司还注重技术研发,近几年取得七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获得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2019年被选为小巨人培育企业,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被授予西安市青年安全示范岗等荣誉。

三义汇达同样获得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在国家政策及税收减免等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项目的申报上,基地给予了公司诸多技术性指导,使公司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到企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创新上来。

经过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孵化,三义汇达如今已成为电力工程行业非常具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电力智能运维管理服务平台,即通过在用户配电室安装自动化采集设备,利用“物联网”建立远程监控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服务,实现配电系统“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电力运维新模式,达到“集中监控、事故预防、应急保电、快速抢修、经济运行”的配电系统深度管理要求。

2021年1月6日,三义汇达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签约,将投资5亿元建设电气设备研发制造中心、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软件研发与应用场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和新能源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年利税约3000万元。但三义汇达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新的园区聚集了很多电力设备工程企业,配套政策也比较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但三义汇达的总部还会保留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不会离开的。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市场、服务和研发是数字化产业崛起的三大要素。”在胡选利看来,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这些年能取得各级政府与企业认可,主要原因是对市场定位的准确把握,那就是加快数字产业落地,并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链。

西安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赛宝研究院”)显然是这条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

赛宝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在西北地区惟一分支机构。2016年5月13日,电子五所与户县人民政府在第20届西洽会签约。当月月底,西安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注册成立,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为这家企业提供了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赛宝研究院给予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评价是:建设出了宜居宜业的空间,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刚性需求,利于企业发挥创新发展潜力。在政府政策扶持上,西戶创业创新基地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可以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研发生产和提高核心技术上,从而增加企业的产能值。

赛宝研究院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购置3栋实验大楼,面积10000余平方米。刚入驻基地时,赛宝研究院只做单一的电子元器件筛选技术服务,如今,已发展到可开展元器件质量一致性、DPA,仪器设备计量、校准、检测、维修,整机装备系统鉴定试验评价、六性技术支撑、设计改进验证、可靠性技术咨询和培训以及软件测评技术服务。目前,赛宝研究院已拥有元器件检测中心、计量检测中心、工程中心、软件中心四大中心业务板块,服务各类中小企业多达300多家。

“赛宝研究院主要是做电子产品的检验、检疫、认证并制定出行业标准,具有国家级最权威的评价、检测、认证资质。”胡选利说,“这个公司的贡献不在于产值,而在于服务整个行业,为整个电子信息行业提供第三方的服务,这才是它的重要性。”

赛宝研究院目前拥有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鄠邑区十佳科技创新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自成立以来参与陕西省、西安市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在高端集成电路测试、无人智能汽車场景测试、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方面均有所研究与支撑。搭建了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测试评价服务平台、北斗导航产品检测评价平台、无人机检测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子五所作为国家级权威技术机构的作用,为西北地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行政管理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幅陕西汇创贵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简称“贵材院”)的广告牌。胡选利坦言,这家企业的引进与自己的西安交大背景有一定的渊源,“贵金属的研发需要与交大的材料学院合作完成,所以就选择落地在我们这里。”在他看来,贵材院的入驻让西户创业新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有了源头上的保证。

2019年引进的贵材院,如今已经汇聚了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一流人才队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以及从事贵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优势企业、研究院所和下游企业,形成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加研发的格局。

而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中,贵材院属于用地企业。据胡选利透露,企业的一部分实验室和厂房正在建设中。贵材院主要涉足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贵金属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的研发,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以及新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服务项目;科研仪器研发及制造;贵金属的仓储服务、物流服务;贵金属产品定制及加工;固废利用技术的研发;仪器、实验室及厂房的租赁等。也正是有了贵材院的引进,让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形成了“贵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易升电子——航思半导体——赛宝研究院”的材料、元器件、封装、检测的电子产业链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应当说,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自成立开始,就有着与高校技术合作的浓厚学术背景。加之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字化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许多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正是通过西户创业创新基地这样的平台,聚集创新创业资源,培育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或新颖商业模式的创业团队和企业,真正达到推动科技和商业创新的目的。

在胡选利办公室外面,挂着几个高校的实习基地与研发合作单位的牌匾。胡选利说,还有很多高校也想与基地合作,正在接洽中。“我们基地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项目的孵化工作,正在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全力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在这里的转化,打通人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0年3月10日,正值全国疫情期间,一场特殊的视频会议签约仪式却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如期举办,中国农业大学重点孵化企业——格芙集团正式在此落地。西安格芙微生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将建设微生物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重点以“测土配方施肥+微生物复合方案+优化田间管理”的方式进行技术攻关,研发户太八号提质增效技术。同时,集团公司也为研发中心量身打造了两项社会急需的生物技术——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动物肠道微生物技术。

格芙项目其实是西安追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追粟田园”)将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鄠邑区乡村振兴的一个项目。

鄠邑区目前正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特别希望能通过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加快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联合高校开展产学研活动,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农业农村注入科技动力,进一步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有效结合,为鄠邑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而在这个方面,追粟田园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

推开追粟田园的大门,迎面墙上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而门口摆放的三块公司产品简介牌,第一句话就吸引了人的眼球:“世界原来就是安全的,安心的农产品从来都不是奢侈。”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句话其实就是追粟田园董事长创办企业的初衷。

坊间流传,追粟田园董事长陈传峰当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群中听到很多校友感叹,竟然吃不到一颗放心鸡蛋,他觉得作为毕业于农大的学生,不能给校友们提供安全的鸡蛋,实在有些讲不过去了。与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其他企业老总建设家乡的情结不同,陈传峰是带着生产放心鸡蛋的抱负来到这里的。

在追粟田园办公区有一间仓库,货架上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这些都是我们在全国各地的校友推荐来的,这些安全食品经过我们的技术鉴定,如果符合我们的要求,就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平台推销出去。”追粟田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追粟田园”是国内第一批专注于精品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同时,“追粟田园”是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优质食品联盟的运营平台,与国内农业类院校建立了广泛合作。追粟田园入驻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后,成了鄠邑区专业的农产品互联网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微信商城和APP商城,现有软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创业四年多来,现有SKU(库存量单位英文简称))≥500,年销售额(2019年)2200万元,其中销售扶贫产品400多万元。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积极开发鄠邑区当地农产品。2018年3月9日,陈传峰带着鄠邑区鲜活鸡蛋、户太八号葡萄、鄠邑区猕猴桃、秦岭蜂蜜参加了CCTV-2的《创业英雄会》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鄠邑区特色农产品。2019年9月23日,农民丰收节当天,也是新开设的CCTV-17农业农村频道首播当天,陈传峰作为首期开播的“大地讲堂”主讲人再次登上了央视。目前开发销售的产品中,鄠邑区当地产品占20%。

2020年2月14日,在得知鄠邑区渭丰镇真守村和涝店镇张家村等菜农有大面积蔬菜不能及时销售的情况后,追粟田园深入田间地头,在了解了蔬菜滞销的情况后,联合中国邮政鄠邑区分公司推出“中国邮政+追粟田园+优质农产品互联网社区直供配送”模式,破解疫情期间蔬菜供应不畅难题,打造“宅配送”。这次助农惠民活动中,追粟田园免运营费、推广费,共计销售蔬菜约50吨。2020年3月15日,追粟田园作为鄠邑区电商企业参加了共植“战疫战贫”树暨产业脱贫捐赠仪式,董事长陈传峰表示,将为带贫企业提供免费的品牌策划和包装服务。

2020年4月,追粟田园着手申报扶贫产品认定工作,于9月22日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第七批公布,成功将西河村土蜂蜜、“带贫”企业渭河家禽鸡蛋申报为扶贫产品。除此之外,公司平台累计销售全国扶贫产品达20余种。

而此次格芙集团落地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目的就是将高校的最新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农民使用。

进与退

西户创业创新基地创立已经八个年头,在这八年里,整个基地的发展可以用“飞速”二字来形容。目前基地战略布局基本定位于发展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大数据五大领域,并通过陕西省贵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等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导,已经实现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据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底,基地注册企业160余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00万元,现有有效知识产权300余项。2020年完成产值82376万元,同比增长180%。完成销售收入98301.3万元,同比增长184.9%。完成利税9512.19万元,同比增长177%。完成科技研发投入4837万元,同比增长190%。

另外,在新建项目全面释放产能后,特别是陕西省贵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优势铁路设备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完成利税超过3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亿元。

在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未来规划中,所有的战略布局都是以“进”为主,而这所有的“进”则是建立在2014年基地成立时所规划、征用的1200亩土地的基础之上。

据介绍,按照基地规划,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加速器建设项目,需要占地600亩,规划建设标准厂房59万平方米,预计建成后将容纳超过200家企业入驻。预计营业收入超过6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发展势头,因为土地问题,正面临停摆的危险。

很多熟悉胡选利的人,都能看出他身上传递出来的疲惫与焦虑。2014年基地成立的时候,核心板块征用了1200亩土地,但其实真正批准办理了正式手续只有300多亩。目前没有正式下发土地证正在开挖的有300多亩,另外还有600亩土地没有清表。没有手续的土地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胡选利告诉记者,“2014年基地成立之时,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同一种方式,即先征用土地,紧接着招商,然后让企业建成一个项目,最后才向有关部门报批土地使用手续,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被国家叫停。”

这样一来,西户创业创新基地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胡选利苦恼地说:“现在基地营利情况很好,但接下来继续发展就会遇到问题。目前办理了正式用地手续的300亩土地,只能满足当下入驻的160家企业的用地。如果再要扩大招商,就没有地方了,也会使得一些想进一步发展的企业被迫离开。”

但胡选利并没有放弃希望:“所有事物發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波折,这是难免的。当初我们的发展全靠当地政府的支持,现在也一样。地方政府和我们企业一样,也在努力地寻找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可行办法。”

基于当下的状况,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正在调整战略,即一方面拓宽与高校和科研所的合作维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平台,用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推动融合发展,吸引各种高科技人才落地发展。另一方面,加深产业数字化发展主线,基地今后将关注重点培育优势,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和应用,逐步培育出一批新兴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人才,让这里成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聚集群。

(本文图片由西户创业创新基地提供,特别致谢!)

猜你喜欢
基地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时空守护者之飞船基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