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研究 挑战中转型 迭代中发展

2021-06-02 13:28孙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摘  要:北京市“十三五”课外、校外规划课题“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体系建设实践研究”把丰台区少年宫的专业教师发展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梯级,并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连续性、动态化专业发展过程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该课题从实践中研究、挑战中转型、迭代中发展及反思不足与未来设想四个方面分析、论述研究过程,梳理研究成果,对成就有特点的校外专业教师提出自己的思考,并指出几个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校外专业教师;梯级发展;实践研究;体系资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114-06

作者简介:孙茜,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主任。

2018年5月,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韩愈《进学解》中“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语句,来阐述“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的道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要为孩子建构面向未来的校外教育,同样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创新型的新时代校外教师。丰台区少年宫特对校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明确思路,實践中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要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教育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当好“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校外教育教师,校外教育教师要着重思考如何有效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提升校外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与持续性。

根据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发展整体水平与教师队伍质量的具体发展实际需求,课题组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分析、总结与自定义。

(一)聚焦核心概念,奠定研究基础

1.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是指由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中心等特定的校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形式,[1]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课程与活动。校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多样化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独特的内涵,有多重的任务目标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为孩子提供自由和社会化的学习环境,成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心的战略支点和突破点。[2]

2.校外教师

区别于学校公共课教师,校外教师指在学校之外从事专业教育活动的教师。本课题所指的校外专业教师是在校外教育机构从事艺术、科技、体育等学科教学的一线教师。

3.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二)分析研究实际,确立梯级重点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校外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合格、优秀的青年教师;如何培养中年骨干教师;如何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带头作用,需要校外教育机构在新教育时代下不断去探索和实践。

课题通过研究教师群体发展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建立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体系;为丰台区少年宫开发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特点的有梯次、专业化的宫本课程体系资源;以宫本课程体系的建立为载体,产生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研究校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研究模式;在校外教师的队伍建设、业务提升方面,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成熟型教师的培养方面产生一定的理论影响与可借鉴的实际意义。

1.查找文献资料,建构梯级发展思维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关键词检索,课题组发现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名称描述并不一样,且大多数是针对学校教育的教师,但从教师发展的目的来看则如出一辙。本文所指的梯级发展是针对校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的,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教师的从业年限、发展特点,结合教师自身发展、评价,将教师发展按照逐级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入门型教师、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卓越型教师,关注五个梯次教师个体和群体的连续性的动态专业发展过程。

2.落地实际调研,找寻研究重点内容

通过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年龄分布状况、(见图1)和毕业院校分布状况(见图2)可见:目前,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以青年和中年教师为中坚力量,大部分为专业院校毕业。根据多次调研的结果,课题组总结出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的发展特点:新手型教师的数量不仅比重较大,且具有学历高、专业能力强,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的特点。因此如何培养新手型教师向胜任型教师顺利过渡是完成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丰台区少年宫在卓越型教师的培养上是空白,这就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又一重点内容。

二、理念梳理,挑战中转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培养面向未来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存、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专业教师只能够简单地教授单一的知识点已经成为过去式,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综合的学科素养思维和对学情更精准的分析能力。新时代下的校外教师则更应该守住“校外教育活动育人”的基本理念,为广大青少年儿童开展大量科学、系统的校外活动,在复杂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记录、评价学生学会了什么,能够养成哪些好的习惯,是否会自己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真抓住了校外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树立项目制思维——势在必行

针对校外教育课程灵活、学科素养要求综合的特点,项目制发展思维有其必要性。丰台区少年宫作为区域内校外教育的先行探索者,必须以开展各类艺术、科技、体育活动和专业性教师培训及教研活动为抓手,实现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指导机构。

(二)建设项目化团队——必经之路

如果说项目制发展思维势在必行,那么项目化团队建设则是建构新时代面向未来的校外教育的必经之路。教师个体单一专业的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那么整合相关专业教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生的项目制师资团队才是校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建构项目化课程——重要载体

项目化课程是教师团队专业发展、项目制理念提升的重要抓手。围绕项目核心内容研发课程、实施各种活动,发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完善学生社团建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面向青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是发挥区域内校外教育引领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项目化团队建设水平的最好检验。

“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体系建设实践研究”的课题成果就是把树立项目制思维、建设项目化团队与建构项目化课程三方面作为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并以编写《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体系汇编》和《丰台区少年宫宫本课程体系资源资料汇编》作为成果形式进行总结、推广。

三、“三多”模式,迭代中发展

应对校外教育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围绕项目制概念和校外专业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丰台区少年宫在课题实际研究的过程中,提炼出“三多”培养模式,积累了些许培养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

(一)多角度培养,立体全面发展

当今校外专业教师应是多面、立体、综合的全能型教师,是项目的建设者、课程的设计者、教材的开发者、科研课题的研究者、学生素养的培育者……故丰台区少年宫建构了“转变教育理念-梳理课程意识-成就专家型教师”的立体发展思路。

1.转变教育理念,建构学科素养

青少年儿童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追梦者,要具备面向未来生存、生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在大量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提升素养。倘若校外教师还只是进行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那将制约学生的发展,影响校外教育发展的前进力。因此,丰台区少年宫从转变、引领校外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出发,以相关学科素养综观融合的模式,以项目制的思维协同教师团队研制、建构各个专业的学科核心素养。

2.注重教师能力,树立课程意识

课程是专业、科学、系统化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體,是教育功能校本化实施的路径,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样要在课程意识下架构才可通行。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理清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引导校外专业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导游。教师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课程目标思考到底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课程基本的素材是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定?(3)怎样带学生到达目的地?课程如何具体实施?(4)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达那里?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

3.坚持科研引领,培养专家型教师

教学与教研如同车之两辕、鸟之双翼,是教师专业发展两个不可忽视的方向。校外教师只有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针对教学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探索,运用课题、教研活动、论文撰写等方式进行科研引领,如同中医切脉、诊断、抓药一般,才能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二)多途径培养,整合梯次发展

如果说“多角度”培养为造就有特点的校外专业教师发展建构了成功的大门,那么“多途径”培养就是打开多个大门的万能钥匙。

1.继教平台+区级教研+宫本学习,保驾各梯级教师顺利发展

通过北京市教师学习平台的继续教育学习,从通识性课程、必修课两方面为校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立足丰台区校外教研室下设的四大教科研模块:管理干部沙龙,骨干教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联盟及美术、声乐、舞蹈、器乐、群文等几大教研组开展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为各梯级专业教师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聘请校外教育专家、高校师范教育教授、国内外一流学者从教育理论、专业实践、活动开展等不同途径进行校本课程学习,全面保驾五个梯次教师顺利发展、转型迭代。

2.借助市级“三个一”优质项目,整合全宫教师团队发展

2016年以来北京市开展的校外“三个一”优质项目评选活动,将所有校外开设的教育教学活动以“项目制”的思维建设、发展,旨在将项目建设课程化、育人目标素养化、授课教师团队化、研究教学一体化、教师培养制度化落在实处。丰台区少年宫各梯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依托“三个一”项目,逐步形成项目制教师团队发展的大趋势。

3.依托校外教师实践活动,提升各梯次教师专业发展

“活动育人”是校外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同理。丰台区少年宫以教师活动为主线,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展示、交流校外专业教师基本功的展评活动;提升校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听评课活动;检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微课评比活动;推介活动课程的“三个一”项目成果推广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论文撰写及课题研究等,以点带面,拉动了整个校外教育体系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

(三)多重点培养,优先特色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为使丰台区少年宫全体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把握教育理论前沿,提升专业发展,我宫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就更加注重通识性课程的培训,督促、安排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通识性课程,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2.以课程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每学期丰台区少年宫根据教师不同梯级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课程培训和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素质拓展班、各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以及各专业大师班课程,促使丰台区少年宫不同梯级的教师都获得成长,尤其是在新手型教师向胜任型教师的转变方面有很大收获。多数新手教师能够在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及参赛过程中获得突破性发展。

3.倾听专家讲座,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丰台区少年宫面向教师开展了系列专家讲座。有针对“十三五”教育文件、校外政策文件的宣讲交流;有针对“三个一”项目建设能力提升方面的专项研讨;有针对校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有针对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培养等。这些培训工作提高了各梯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加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4.“青蓝联盟”,两大难题相结合

“多重点”培养则是从课题研究内容出发,解决研究重点,这也是课题研究的特色内容。即针对新手型教师的发展,丰台区少年宫成立首届青年教师素质拓展班(简称:青拓班),将工作5年内的专业教师与成熟型骨干教師组成“青蓝联盟”,使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形成发展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外还把青年教师作为青拓班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班内教师的专业优势,设置朗诵等艺术课程和陶艺等体验课程,拓展青年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反思不足及未来发展设想

(一)激发自主发展,用好网站资源,蓄力课题持续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激发教师积极地进行专业自主发展,利用宫本网站,将教师课程资源做成线上课程,定期发布在少年宫网站上,并实时跟进,供各梯次教师自主学习。

(二)可持续眼光,适时调整标准,动态监管教师素养

教育在不断发展、理念在不断更新、教育手段在不断现代化,教师的发展过程更是动态的、持续的。课题组制定的《丰台区少年宫教师梯级发展专业素质标准》有利于目前丰台区少年宫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各梯次的教师数量和发展趋势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将不断调整、完善上述标准使其更适应教师的未来发展需求。我们将会在此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规整并建设丰台区少年宫专业教师梯级发展体系,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校外教师队伍不断蓄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江. 我国校外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6(02).

[2] 陈东升. 推动新时代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J]. 中国校外教育,2021(01).

[3] 卢晓明.新形势下校外教育机构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2018(4).

[4] 崔允,周文胜,周文叶.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丛书: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金红梅,郝秀辉,李海丽.区域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6]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高耀明,李萍.教师行动研究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