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谈略

2021-06-08 01:30黄海燕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黄海燕

摘 要 古诗词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素养,对初中生的文字把控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丰富课堂模式、任务推动、借助模仿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相较于小学阶段来说,无论是文字的理解难度还是诗词本身的意蕴深厚程度,都有较大的改变,对于刚刚接触初中古诗词的学生来说,很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些诗词。因此,教师要积极研究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深入挖掘教材,将古诗词的内涵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想要学好一篇古诗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要学习的古诗词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才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在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两者的顺序往往被老师弄反了,在学习中,先用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对古诗词达到记忆和背诵,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诗词内容的教学,这样不但学习效率低下,并且古诗词本就晦涩难懂,强行记忆,效率低下,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起到反作用。老师首先应该深挖教材,将古诗词的内容以一种较为简单的白话文方式传达给学生。由于古诗词多是状物、写景或记事,白话文形式的古诗词往往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大致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背就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古诗词的学习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例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白居易运用极强的文字掌控能力和想象力,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春天江景,由于文字高度凝练,学生一下子可能无法理解。拿“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诗来说,老师可以这样解释:“花朵芬芳,多彩多姿,骑在马上在花丛中穿行,速度很快各种色彩的花朵逐渐迷了眼睛,由于还是初春,草木才刚刚发芽,因此并没有长得很长,恰好刚刚到马蹄的高度。”这样将诗词的内容描述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初春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住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变得更加简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提升了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二、丰富课堂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诗词本身的用词与现代有所差异,因此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为此,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古诗词情景短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编写诗词剧本,然后在课后进行排练,在课堂上进行情景短剧的表演。这种学习方法十分新颖,往往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将书本上的古诗词具体化成实际的剧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切身代入任务角色中,在角色中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共情思考,帮助学生把握诗词内涵,充分理解作者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一个十分高效的古诗词学习效果。

三、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

老师可以尝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对未知的内容进行探索,从而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无比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运用在教学中,借此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老师可以尝试运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古诗词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结合学习内容,为学生设立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展开对目标任务的探索,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只做辅助性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能够自己把握学习的速度和方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老师可以针对《黄鹤楼》这首诗,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诗中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愁的是什么?这个愁是否只有一个原因呢?”学生结合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之前的学习积累,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尝试从诗中找寻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对整首诗词深入的理解,在得到答案后,大家也会获得很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借助模仿的方式加深理解

课本中的古诗词往往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精挑细选而最终确定的,都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最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诗词的内涵和文字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诗词来写作,模仿的角度可以是从文学方面来开展,例如模仿诗词的韵脚、写作手法等;也可以从诗词的内涵方面来开展,比如说对于写景的作品,模仿诗词所描绘的景色,自己也创作一个类似的情景。模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而诗词的文学价值又很高,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诗词的写作手法,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在仿写场景的过程中,将自己代入到诗人的角色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仿写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需要给学生定好基本的框架,学生才能有的放矢。以《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为例,这首诗的韵脚十分整齐,老师给学生定好要求,让学生也用这个韵脚来展开诗词的写作,学生经常可以创作出十分不错的作品。

五、积极做好课后总结,保证课堂的持续教育效果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课堂后进行一个有条理的总结归纳,能够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使其在课后也能对学生产生持续性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以后,能够收获十分充足的学习体验,但这些体验还需要经过总结才能真正转化成脑海里的理论知识。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笔记,在课堂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以及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进行一个记录,根据这份学习记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换学习笔记,吸取优秀的学习经验,相互监督,共同发展。

初中古詩词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因其较为晦涩难懂的特点,一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老师要从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帮助学生先理解再记忆,以理解为主,记背为辅,并结合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展开高效率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在课后,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课堂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查漏补缺,形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学习过程。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