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2021-06-10 01:57陈献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语文

陈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伴随各种电子化产品的普及与应用,逐步改变了学生阅读方式。同样,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有效展开阅读教学,早已成为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围绕“阅读教学”,深入分析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以期有效缓解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负担,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是综合类语言学科,结合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教学内容。其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整个体系内占据重要份额。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而言,教学过程相对特殊,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基于此,语文教育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及学生认知水准,积极创新阅读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整体阅读水准可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升。

1.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阅读教学模式陈旧

參照语文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在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之时,不断改革语文教学模式。然而,即使大多教师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了阅读教学实际状况,但所选择的阅读教学方式依旧与学生发展需求不相符。此外,由于其对人本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思想存在误区,导致教师教学观念出现偏差,令语文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1]。

1.2阅读兴趣相对低下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阅读语文的重要动力,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致,才能诱发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从而提升阅读学习效率及质量。然而,当下大多教师依旧沿用“灌输式”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关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除此之外,教师针对阅读文章中重点内容讲解的也不够全面,导致学生无法精准掌握文章层次,对其深入阅读产生了重大阻碍。

2.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2.1创设情境,有效激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情景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面向中高年级学生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等资源优势,为学生打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情境。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减少课堂沉闷感,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阅读能动性,为日后顺利落实阅读教学活动夯实基础[2]。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老北京”文化。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提前收集好的老北京年文化视频,例如腊八蒜、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等,以此将春节前的准备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热闹的场景内,从而令其将目光锁定课堂。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家乡的过年风俗,说一说在过年前自己和家人都会做些什么,以及过年间的庆祝活动等。由此一来,便可促使学生直观了解课文中描写的老北京“年文化”,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体验、思维体验,确保学生在兴趣使然下主动参与课堂阅读活动。

2.2探究阅读,强化理解

相比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准均有所提高,在语文知识积累方面也得到了显著进步。在展开中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际,教师要立足学生整体认知水准,鼓励学生通过“探究阅读”等方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细致掘文章背景知识及细节内容,,以此明确文章所阐述的主旨思想与情感内涵,为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铺好路,促使其在阅读之际不断丰富语言积累,以及丰富语文思维。例如,在学习《草原》时,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可以感受到蒙古人民的风俗以及被其热情好客的待人接物习惯所感染深,刻体会蒙古人民独特的民族情感。基于此,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法了解文章特点,为组内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自然段落,鼓励学生逐句逐段地去找到提现蒙古人民热情的内容。同样,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外背景知识。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分布以及蒙古人民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并在文中圈出描写民族团结互助的语句。最后,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同学找到的最多、最准确、最快速。如此一来,通过这种探究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刻认知文章内容。

2.3课外阅读,延伸积累

小学语文是人文性学科,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方面可发挥一定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围及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课本,为了全面扩充学生知识储备范围及知识容量,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多多参与课外阅读。合理为学生选择课外读本,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见识及视野,为学生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及语文能力带来保障[3]。在实施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与其相关联的书籍或文章。如,在学习《草船借箭》后,为了令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有着更进一步的认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邀请学生在这本书中找出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片段,并“承上启下”地了解魏、蜀、吴三国形势,并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发生呢?”等等。由此可见,通过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还能真正帮助学生储备语文知识,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丰富学生语文思维、语文思想及提升阅读能力等都有一定意义。在乐队实践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激起学生阅读能动性与潜力,全面调动学生能动性。通过结合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方式,深化学生阅读情感确,确保学生在合理的情景下实施探究任务,增强“生生互动”,最终提高学生阅读水准。

参考文献:

[1]田东利.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20):57-58.

[2]张素凤.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中华少年,2018(28):244.

[3]张怀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22):17.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后宫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52400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方法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