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渗透

2021-06-10 03:28李启梅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渗透策略初中语文

李启梅

摘要: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情感教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学为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情感教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渗透策略;渗透意义

前言:语言文字是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载体,但是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倾向于功利性,忽略情感内容的探索,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件无聊而乏味的事情。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重点强调人文性,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将情感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灵魂。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合理应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受到良好情感的影响和熏陶。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渗透方法

1.1 创设相应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情感教学,首先教师要以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基础,积极创造有差异的的情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要用语言和情感来叙述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视频,音乐等,积极融入趣味游戏,带给学生各种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1]。最后,有必要缩小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更好的渗透情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地面上有山脉和河流,天空上有太阳,月亮和星星,但没有人类。 女娲考虑了一下,因此她将带着一堆黄色的泥土从池中拿出来,并将其捏成小娃娃的视频,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1.2用心阅读,深刻体验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应该以阅读为基础,用心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真正的含义,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领悟文本中包含的情感[2]。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并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深刻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阅读能力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专业人士的朗读视频,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中包含的全部情感。当学生认真思考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以使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深刻体会文章形象、生动、逼真,并且带有独特含蕴的抒情韵味,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他们还将认识到,遇到不幸时,他们一定不能被厄运所淹没,必须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命运。当厄运结束时,必须勇于面对新生活,并全心投入更多的勇气。

1.3通过灵动的点拨触学生情感

在以情感为中心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内化情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灵动的点拨,以触发学生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式原则,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深入研究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单词,对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成功触动学生心灵,达到语文教学感化学生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喜欢雨?”当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说道:“是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天我们跟随汪曾祺去感受一下昆明的雨”。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这一问题:“文章中除了写雨,还写了什么?这些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这时学生会感觉到疑惑,教师则要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经过认真阅读和深入思考,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昆明的爱。

1.4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生活真相,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平,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的抒发自身的情感,从而写出更多生动、具有较强形象性的文章。关于语文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积累写作材料。另一方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积累材料。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增加课后阅读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且提高对写作过程的满意读。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情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将写作作为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将情感因素与理性认知有效地结合的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情感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表现因素,它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初中阶段的学生社会阅读不足,理性认知度较低,情感生活還不够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给予学生学习思想充分的尊重,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情感思维,增强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情感、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雷瑞洲.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方法的渗透[J]. 新课程(中学), 2019.

[2]董振君.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方法的渗透[J]. 教育(文摘版).2020

(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  广东省 惠州市  516000)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渗透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