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朗读”

2021-06-10 03:55郭玉萍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郭玉萍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以及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方式以及朗读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在小学阶段,这一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因此语文老师要重视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欲望。

关键词:微朗读、小学语文、朗读兴趣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分数,要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语文朗读,要求小学生能够咬字清晰、准确无误、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但是目前老师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老师要格外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向优秀老前辈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生参与朗读兴趣不高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课堂上学生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仅仅是抽取班内几个代表进行朗读,比如语文课代表、班长、学习委员等,由于每个孩子的性格和气质不同,老师在课堂抽取学生朗读时,往往会忽视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长时间下来,这些学生将对朗读提不起任何兴趣。

1.2语文老师的指导方法不到位

现在的朗读教学提倡“五步曲”,读通—读熟—读懂—读情—读美。在以往的语文朗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通常停留在前三步,甚至将朗读的最高境界看作是背诵。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指导读课文时,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发出指令:“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于怎样读出自己的情感,没有教给方法。老师教学的方式和活动的种类也非常少,不能够激起学生对朗读的欲望。

1.3课堂上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充分

朗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语文老师需要在很短的课堂中,教授学生朗读以及讲授重点内容,课堂任务既多又重,因此很多老师分配给朗读的时间非常少。很多的内容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读一遍,没有读出内容体现的感情,没有读出文字中的美,感受美带来的愉悦。朗读很多的时候如雁掠过,但又雁过无痕。长时间下来,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将会大大降低。

2.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方式

小学生的朗读,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因而,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1设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求知欲是最旺盛的,因此,在读文本的时候,

创设问题,激发他们解决疑问的欲望。他们就会带着疑问去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给学生设疑: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它会向谁借尾巴呢?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去读文本,一次解决不了问题,会反复读,直至读通、读透,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

2.2点评激趣

老师的肯定、表扬对小学生是莫大的鼓励,更能激发他们做一件事的热情。所以,在朗读时,我们老师可以发掘他们读书中的优点加以表扬,同时可以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先扬后抑,让他们心情愉悦地改正不足,取得进步,事半功倍。例如学生在读《陶罐和铁罐》中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很多的学生都会昂起脸,做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很大声地读。我首先肯定孩子们对铁罐傲慢神态理解得很好,语音准确清晰,但是在语气上不是声音大就代表傲慢,我们可以找出句中关键词重读,读好情感。我们要注意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是说读得好、读得不错、很有感情等如此般的笼统,而是应该从语音、语调、节奏、轻重缓急、态势神情、感染力等方面合理去评价。

2.3范读激趣

学生在读书的“五步曲”中,前三步他们往往很容易就可以做好,但在后两步,他们常常会不得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范读,读出文本的味道、情感和美的境界,让学生去模仿,掌握其中的方法,更好地把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糅合在一起。如我在教《爬天都峰》一课时,学生在读到:“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总是把“啊”念第一声,读出了感叹的语气。我就作了范读,把“啊”念第二声,读出了小作者当时的吃惊,惊叹。经我一范读,学生不仅能很快掌握方法,并且理解了小作者对天都峰的高感到吃惊,读懂了文本。

2.4演读激趣

读一些对话性的文本,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朗读,学生变成了课文中的某一个人物,很容易进入情境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趣味性很强,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2.5賽读激趣

学生都有好胜心,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开展比赛读书。可以“生生赛读”、“师生赛读”、“录音赛读”……平时如果课堂上的读书时间不够充分,我会布置学生回家朗读,用录音条的形式发送给我,下一节课我会挑选部分录音不记名播放,让全体学生当评委,评选读得最好的同学授予“最佳朗读者”称号,在班群中表扬。学生兴趣盎然,在聆听中还能取长补短。

3.结语

综上所述,微朗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必不可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还能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微朗读环节,增加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度,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尽快“读”起来,全面“读”起来,有效“读”起来,真正做到让语文课“读”占鳌头。

参考文献:

[1]李春明.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52.

[2]吴玉琴.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朗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33):51.

[3]刘利华.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河北: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7:2.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