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主题班会育人策略

2021-06-10 04:03谢桂东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高中生班主任

谢桂东

摘要:班会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主题班会需要班主任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来设置主题,并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在实际组织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提高对角色的认识,并能够利用集体智慧的力量。一个好的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地管理、指导高中生,培养高中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感,并丰富高中生的校园生活。因此,本文探讨了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育人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主题班会;高中生

主动优化高中阶段的课程设计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主题班会也是高中课程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主要是因为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管理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建设,可以帮助班主任分析学生的综合情况,总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改进高中课程体系、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提供科学指导[1]。

1.主题班会在德育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主题班会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德育教育更是一种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教师将向学生灌输德育的理论知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并且具有抵触情绪,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班会中,从选择主题到组织课堂,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换思想,达成共识,学生体验了德育的过程,并对适当的德育有了清晰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感觉会更深。其次,主题班会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结合。关于德育的主题班会,不仅应达到德育的共识,而且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开展德育活动和实践,通过主题班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深入德育[2]。例如在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不仅要能够在学生群体中达成一致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共识,更重要的在于讨论作为学生,应如何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从而指导学生们的行为,教育学生要学会爱护环境,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培养遵守文明礼仪的习惯。

2.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育人的策略

2.1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高中阶段,主题班会是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形成集体正确舆论的主阵地。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根据客观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内容,解决他们共同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此类主题班会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依靠班级团队的智慧和力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整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表现出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计划、设计和实施,使他们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通常精力充沛并且有强烈的表现愿望。同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有趣的活动,因此班主任必须适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并进行各种活动。为了开展各种活动,有必要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利用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专题课。例如,当开展关于“诚实”的主题班会时,开始之前,可以由班长朗诵诗歌《选择》,以帮助学生理解在许多选择中选择诚实的重要性。在主题班会上,老师可以将一些关于诚信的案例,让学生有所感悟。在主题班会结束时,让全体学生歌唱班歌。通过学生的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使学生对诚实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主题班会需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充分释放学生的集体智慧和理想,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并确保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心灵得到升华。通过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借助活动教育学生建立集体主义观念,学会团结同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保证班级凝聚力水平的提高。

2.2通过设定班规来规范学生言行

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注意引导学生的言行。学生的言行将反映学生的思想素养,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一次设定班规的班会,从而规定一些规则和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使学生可以养成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班主任可以在主题班会时制定特定的班级规则,并使用班级规则来调节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的德育素养将逐渐提高。班主任设定班级规则后,可以树立民主形象,并让学生自己在班会中创建班规。每个学生可以说自己不喜欢什么,然后总结下来就形成了班规。班主任要学生先写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最后制定适用于自己班级的班级规则。由于班规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因此他们会在平时刻意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学生还将鼓励其他学生最终发展良好的学习方式并提高学生的素养。

2.3班主任要增强自身的角色意识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高中生进行适当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必须对组织和举办主题班会的作用有所了解。换句话说,班主任的角色必须根据班会中的不同组织进行展开。角色的不断转变将促进主题班会的有效组织和发展,使高中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自我反思和总结,以实现全面提高其能力的目标。老师的角色任务是负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学生的“伙伴”。因此,在组织主题班会时,老师需要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尊重和信任学生,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助他们。当学生表现良好时,可以鼓励他们,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以确保班会顺利进行。

例如,在举行主题为“感恩”的班会时,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交谈,帮助他们想起父母和老师为他们做的事情,有哪些是感动到他们的,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寻找周围的案例。在组织班级会议时,班级委员和一些班干部负责一起讨论的特定问题。如果他们对活动过程没有清晰的了解,班主任可以与他们耐心地交流和讨论,以帮助他们定义活动过程,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分享感恩事例。班主任还可以谈论学生感动到自己的事例,通过案例的讲解,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素养,教育他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要学会感恩,从而优化教育体系。主题班会开展后,就可以关注个别学生,及时记录他们的反馈,从而改善教育成果。

结论

简而言之,作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的教育者、组织者,班主任必须抓住每次主题班会的机会,精心设计和组织班会内容,灵活使用策教学略,并不断促进高中生提高综合能力,建立健康的人格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新霞.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J]. 基础教育, 2018(11).

[2]黃正平.班主任基本功与主题班会内涵要求和策略[J]. 江苏教育, 2017(8).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931)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高中生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