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6-10 03:55陈美荣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记叙文有效性初中语文

陈美荣

摘要:阅读是初中生获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汲取杰出文化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记叙文阅读数是所有文体的基础。仔细研究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有效性,围绕阅读步骤展开思索,可帮助学生切实提高阅读效率、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记叙文是一种文章体裁,主要以写人、写事、写景为主,通过记述与描绘等表达方式丰富文章内涵。阅读记叙文、读懂记叙文,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更要具有一定技巧。目前,记叙文阅读有效性颇受关注。

1.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有效性步骤

阅读记叙文之际,要求学生牢牢掌握记叙文特点、规律、阅读技巧,将文本体式与阅读技巧加以结合,以便摸清文本思路,展开高效阅读。具体来说,主要阅读步骤如下:

1.1理清写的内容

于记叙文而言,实践、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其主要要素。一般来讲,为了清楚表达人物、事情、人物等,读者应深入了解叙述对象。研究记叙文之际,需对这六要素展开深入摸索,以人与事为线索解读文本。在记叙文中,有的内容中所有要素“一目了然”。此外,有部分记叙文涉及的事物较多、情绪复杂,常会令读者感到“云里雾里”。为此,在阅读记叙文之时,首要问题就是弄清文本写的人物、事物等。

1.2掌握写的方式

在阅读记叙文时,需抓住文本线索,理清作者思路,体验作者所写的人、所记录的事、所描绘的景物,以此全面认知记叙文结构形式。一般来说,常见的记叙文形式有以下四种:第一,以时间顺序、事件顺序为基础的结构形式;第二,以空间变换为主的结构形式;第三,以人物活动为主的结构形式;第四,以时间逻辑性质为主的结构形式。在阅读记叙文时,作者应抓住文本主要结构特点,对文章大体进行把握,摸清文章头绪,进而逐步对各段落展开剖析「1」。

1.3掌握写作目的

阅读记叙文时,重点应放在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记叙文之上,以及了解记叙文文本写作目的「2」。首先,读者应积极归纳文章中心。在阅读以人为主的记叙文时,要抓住人物言行、动作、行为特征等。在阅读以事为主的记叙文时,要抓住事件情节。在阅读以景为主的记叙文时,应抓住景物特点、与景物相关的情感等。通过阅读、讨论等感悟主题,最终了解文章主旨。

2.初中记叙文阅读有效性对策探讨

2.1归纳答题技巧

目前,初中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占据重要比例。然而,在大多初中生眼中,认为语文书中的课本毫无意义,并不会出现在语文考试试卷中。实际上,这些初中生的观念略微片面,未曾意识到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总结答题技巧与方式。出现在语文试卷上的文章方式多种多样,但文体归根结底仅有记叙文、议论文等几种。与此同时,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型均能在语文课本中找到。为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内答题技巧的总结。立足语文教材,帮助学生习得现代文阅读技巧,以便为日后语文记叙文阅读带来便利,帮助学生提高记叙文阅读水准「3」。

2.2强化当堂测试

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讀之际,学生手中的参考书略为全面,导致学生对参考书的依赖性过高。每当教师布置课前记叙文阅读、课后记叙文阅读思考题时,学生马上就能联想到参考书,力争在参考书中找到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了记叙文阅读的主观能力、思考能力。在这种状况下,每当学生走上考场,失去了参考书,在答题之际,很容易就会出现思路不清、答非所问等现象。为此,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之际,教师应合理规避参考书,需告知学生不要过分依赖参考书,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解读记叙文中出现的各种习题。在记叙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规划时间,预留充足时间用来当堂测验,由此检验握初中生课内记叙文阅读效果。在当堂测试时,教师应注重课内提问。由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答案,准确、完整、流畅的回答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同样也能检验学生答题思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记叙文答题技巧。此外,在教学课内记叙文文章时,教学需准备同样题材的课外文章,并设置同类习题,以便有效延伸学生思路,进一步点拨学生结合课内解答题方式完成课外记叙文阅读题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最终发散学生记叙文阅读解题思维能力。

2.3注重课外练习

由于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利用课堂时间将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全部讲解完毕。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适当投入课外练习,以此补充记叙文阅读知识。立足素质教育背景,“题海战术”不是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可行途径。但不可否认,适量的练习题还是能够提高学生记叙文阅读能力的。一般来讲,能够天生拥有良好语感的学生并不多。为此,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熟能生巧”。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外记叙文阅读之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找题、自己出题,以此训练学生对记叙文文章要点的把握,增强学生在记叙文阅读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之际学会变通。如此一来,既丰富学生训练方式,又彻底打破记叙文阅读枯燥感,促使学生及时找准自己阅读中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最终提高自身阅读“实战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记叙文是常见的作品题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可迅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总结答题技巧、当堂训练、课外练习等方式,提高阅读本领,掌握更多记叙文阅读技巧,真正提高记叙文阅读有效性,形成超强的阅读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艳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记叙文为例[J].华夏教师,2018(27):53.

[2]朱巧彬.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记叙文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25.

[3]雷振华,全昌波.论初中记叙文文体教学内容的系统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5):158-162.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000)

猜你喜欢
记叙文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