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呼啸而来

2021-06-11 09:35本刊新闻采编出版中心
决策探索 2021年9期
关键词:能源目标发展

本刊新闻采编出版中心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此后的半年多时间,“碳中和”从一个陌生的专业词语成为高频热词。

可以说,这一承诺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大势,是提升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与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对深化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承诺,不仅设定了时限,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将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寻找答案和路径,才能走向我们共同的可持续未来。”4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3060”论坛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说。

此前,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在碳中和共识达成后,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解振华提到,虽然中国提出新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需要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另一方面需要大家携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明确发展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是30年,而美国是43年,欧盟是71年,相对而言时间更加紧迫。此外,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权衡发展与碳中和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说,我国目前仍处于资源型、能耗型产品占比相对较高的阶段。我国当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处于全球比较高的水平,大量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这是个类似于脱胎换骨的过程。

事实上,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为主,占能源消费量的58%,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从资源禀赋来看,对中国而言,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困难程度要比其他国家更加艰巨。

新能源: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织的《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对2000年至2019年全球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8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整体及其20项代表性技术主题进行系统分析,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专家指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且会进一步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环节的突破。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键手段。”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首先,风能、光能等将走上电力主场。

百年来,为了获得电、热等能源,人类早已习惯了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成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主因。因此,碳中和的目标首先指向了能源革命。

“我们现有的能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光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是可再生能源,此外核能也是一类新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介绍,近年来,能源低碳化、无碳化已是国际大趋势,碳中和的目标将直接促进我国新能源体系的构建和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在有观点认为,离碳达峰还有10年,我们碳排放还可以冲个高峰。然而,碳达峰不是冲高峰,而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础步骤,这两个目标本质就是低碳转型。我国将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非化石能源为主,这是又一轮深刻的能源革命。”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他指出,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在化石能源“富煤、缺油、少气”的同时,一定要把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作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碳中和目标测算,我国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需求中占比要达到25%,这将促使我国逐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长期以火电为主的电力行业将逐步减排。

“10年来,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我国将拥有一个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这也要求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管理运行等方面随之作出一系列革命性变革。”杜祥琬说。

其次,交通、建筑、家居都将转向电气化。

与直接燃烧化石燃料相比,非化石能源电力无疑是不产生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对碳排放的“大户”——工业,杜祥琬指出,碳中和目标将促使我国工业走向电气化,轻工业中的锅炉、重工业如钢铁业的高炉都将逐步被电炉取代,各个地方也将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节能、高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对于交通运输而言,也是如此。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迅速,随着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交通行业减排有赖于绿色出行,我們将逐步建成脱碳的交通能源体系。”杜祥琬说。

实现碳减排,建筑同样要跟进。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介绍,未来,各地的居住、办公建筑建造和运行都要实现电气化。各类建筑的表面将尽可能安装光伏设备,实现光能发电,并在建筑中采用分布式蓄电,同时利用周边停车场通过智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连接。建筑内部将建成直流配电,并实现建筑的柔性用电。而对于我国北方冬季集中采暖所造成的大量碳排放,也要通过技术探索来逐步进行电气化取代,实现冬季供热的零碳热源。

“建筑减排,电气化是关键。”杜祥琬说,未来供暖、制冷、照明、烹饪、家电都要转向电气化,将催生更多节能减排的智能家居,甚至可以实现电力自发自用,“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将有一大批能源‘产消者,不仅能改变和优化能源结构,还将培育新的业态和格局”。

此外,杜祥琬强调,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有力减排和能源减碳,也将与“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未来,我们将迎来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公众将会获得更多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将彻底融入生活。

几年前,流行着这样一款网络游戏——根据你每天的吃喝拉撒和衣食住行,计算出你的碳排放。如今,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明确,人人减排、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无疑将进一步深度融入所有中国人的生活中。

减少碳排放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每个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是其现代化的一个必备标志。因此,为了减少垃圾填埋,令其高度资源化,源头上的垃圾分类必须做好。“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进行了‘无废城市的试点,力求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未来,我们将走向‘无废社会。”杜祥琬说。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除了减排,还有增汇。而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就是一条有力举措。可以预见的是,“加强植树造林,提升植被覆盖,让大自然成为碳的搬运工”这样的环保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并体现在行动中。此外,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等引导碳减排的政策工具和新技术特点,也将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产业发展机遇,影响着广大公众的生活。

多方入手构建长效机制

作为碳排放大国和煤电消耗大国,我国从碳排放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需要60~70年的时间。我国在能源消费与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行动,面临着更大难度和挑战。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的兰梓睿认为,应该多方入手,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强制度设计。碳中和目标下的长期深度减碳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减碳政策的长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非常必要。要尽早制定碳中和行动路线图,并提出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励碳排放达峰积极省份率先自主设计碳中和行动路线,并将今后40年碳中和长期目标纳入今后1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规划中,从而促进碳排放达峰路径与碳中和行动协同发展。在地方层面上,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对本地区制造业、建筑业、交通等具体部门碳中和行动路线的研究,从而明确碳中和行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尽快做好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设计工作,完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下各行业、各地区排放总量的分解机制,加强落实目标责任考核、项目碳排放评价等相关制度。

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将关键性低碳和负排放技术的长期发展规划纳入我国关键技术发展战略,与碳中和行动同步进行。在能源系统脱碳以及促进能效提高等技术持续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负排放技术,如碳捕捉利用与储存、生物质能结合碳捕捉储存以及基于自然的减排技术等。继续加大对氢能、核能以及能源储存转化等战略性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减排潜力,如数字技术产业等。此外,要加强对低碳关键性技术的保护和激励,完善低碳关键性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创新性低碳技术给予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和技术授权等政策扶持,从而提高企业在实现碳中和行动中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强市场化手段应用。利用市场化工具降低企业低碳转型的发展成本,如通过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可以将碳价纳入企业生产决策,利用碳价信号引导企业降低成本,以最小成本参与碳中和行动。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如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阶梯电价制度,加大峰谷电价差,增加节约用电的经济效益,引导公众合理用电。通过直接补贴方式降低低碳产品的实际价格,增强低碳产品价格竞争力。

四是要加强绿色金融支撑作用。积极利用气候变化投融资等绿色金融工具,将企业低碳创新成本和风险最小化。我国已发布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今后需完善气候投融资标准、创新气候投融资模式以及构建气候投融资相关政策体系,为企业自主探索碳中和发展路径提供融资途径,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和风险。在社区层面建立碳普惠金融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并持续采用低碳生活方式。逐步构建社区碳普惠金融制度的规范和标准,在碳普惠行为数据收集与处理、公众收益量化方法和收益发放形式等环节做好统一化和标准化,并将碳普惠金融平台与全国碳市场进行对接。

增强领导干部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这对各级党委政府、全体党员干部都提出了相应要求。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首先要先学一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其次要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和行动方案;最后要有长远战略眼光,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有打耐力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他相关规划计划、行动方案等,部署安排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相关工作,重点做好碳减排、碳封存、碳吸收、碳利用等工作,推动能源低碳绿色转型、产业低碳绿色转型、贸易低碳绿色转型。

目前,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认识不足,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了解不深、重视不够。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加强干部培训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干部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以生活点滴小努力达成节能减排大目标

碳中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按消费侧排放计算,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碳排放与家庭排放有关。那么,如何做才能为碳中和作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指出,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不仅要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深刻变革,还要创造改变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如完善支持行为改变的基础设施,提供增强生活便利度的公共服务,对绿色低碳生活提供激励、给出多种选择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刘长松表示,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过程,要研究制定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促使碳达峰、碳中和的全民行动变为现实;要探索更多个性化体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自发向自觉转变。比如,旅游、交通等行业可制定多样化、创新性的激励型碳补偿、碳普惠措施,为消费者践行碳中和行动提供便利条件。

在许多专家看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确立所涉及的社会层面极其广泛,早已超越了能源、交通等具体领域,未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意义甚至不亚于蒸汽机、电力、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而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它将深刻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经营报)

猜你喜欢
能源目标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